五年级下册 第三课 吹起羌笛跳锅庄 音乐教案 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 第三课 吹起羌笛跳锅庄 音乐教案 湘艺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29 14: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吹起羌笛跳锅庄》
一、教学内容
《吹起羌笛跳锅庄》选自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从低、中年级延续过来的向学生介绍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歌舞的重要单元。帮助学生树立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学共同繁荣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锅庄是藏族民间舞蹈,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羌族因居住在四川西部,故锅庄也成为他们喜爱的民间舞蹈的一种。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的见识的扩展,已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但是对歌唱习惯、歌唱方法进行时常性的引导。通过对综合课、演唱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表演教学的培养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四、教学思路
本课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体验、感悟、参与”为主线,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营造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聆听、感受、演唱、表演,来体验和享受音乐、舞蹈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体现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学习理念。通过了解相关的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
2.学跳简易的锅庄舞蹈动作,感受羌族人民的热情奔放的性格。
六、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锅庄舞步参与歌曲的表演。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歌
提问:我国的有哪些少数民族?引出课题。
(三)新课教授
1.动一动
(1)师跳简单锅庄舞,学生仔细观看舞蹈动作。
(2)师生一起跳锅庄舞,感受羌族人民奔放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从师示范舞蹈入手,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比较形象地初步感受了锅庄舞的动作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已听赏了几遍音乐。)
2.唱一唱
(1)初次聆听范唱,并击打恒拍。
(2)再次聆听歌曲,师伴舞,让学生观察舞蹈动作用什么特点。
(3)最后聆听歌曲,师生一起感受颤膝动作。
(4)拍节奏,读歌词。
(5)用“lu”模唱歌曲旋律,提醒学生口腔打开,坐姿端正。
(6)试着填入歌词,伴随颤膝动作。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师伴舞。
(8)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9)分角色A B两组演唱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演唱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既巩固了歌曲又体现了愉悦性和参与性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羌族音乐和舞蹈的美。)
(四)课堂延伸
介绍羌笛的制作及音色特点。
(设计意图:了解羌族的文化特色,实现音乐与地理、人文的整合。)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美妙的民族音乐吧!同学们,再见!
作业布置
搜集更多的地方民歌,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吹起羌笛跳锅庄
1=F 4/2
中速 欢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