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1课时 糖类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7.4 第1课时 糖类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21: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糖类
【课程目标】 1.知道糖类的组成、重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2.认识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掌握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特征反应。
3.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程度。
知识点一 糖类的组成及分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人们最初发现的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n(H2O)m的通式,因此糖类也被称为____________。
2.糖的分类
依据: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进行分类。
类别 单糖 二糖 多糖
特点 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分子 水解后能生成________单糖 水解后能生成________单糖
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代表物的 分子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注意:n取值范围不同,可理解成分子式不同
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师说·提醒】 单糖不能水解,二糖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多糖水解生成多分子单糖。
1.判断正误
(1)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类(  )
(2)糖类的分子组成可写为Cn(H2O)m,只要符合Cn(H2O)m的有机物就属于糖类(  )
(3)葡萄糖、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
(4)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都属于混合物(  )
2.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木糖醇可发生取代反应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甜味剂
3.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HCHO)、⑤丙酸、⑥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知识点二 葡萄糖
 
1.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2.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特征反应 其中含有过量的NaOH
实验名称 与新制Cu(OH)2反应 银镜反应
实验操作 注意CuSO4和NaOH的用量
实验现象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论 葡萄糖具有________,能被新制Cu(OH)2________,生成砖红色的________沉淀 葡萄糖具有________,能被银氨溶液________,生成光亮的银镜(Ag)
应用:这两个反应均可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医疗上可用于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
【师说·提醒】 上述两个反应均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即制取氢氧化铜时,NaOH溶液必须过量;配制银氨溶液时,滴加氨水的量必须使沉淀恰好溶解。
1.判断正误
(1)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2)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2%的AgNO3溶液滴入过量的2%的稀氨水中(  )
(3)1 mol葡萄糖可以和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4)葡萄糖溶液呈酸性,可和NaHCO3反应生成CO2(  )
(5)在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银氨溶液反应中,葡萄糖均被氧化(  )
2.在试管中加入2 mL 10% CuSO4溶液,滴加5滴5% NaOH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不含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官能团
B.该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实验条件是酸性
C.加热温度没有达到该反应所需要的范围
D.所加葡萄糖溶液太少,导致反应现象不明显
3.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时,需金属钠________ mol,反应后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理论上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 g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蔗糖、淀粉、纤维素
 
1.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
(1)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实验操作 验证水解产物中含葡萄糖时,要中和掉作催化剂的硫酸
实验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淀粉水解生成________,水解产物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____________沉淀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I2变________。
3.糖类的应用
(1)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
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淀粉________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草动物可以在体内消化和利用纤维素。人体内没有类似的纤维素水解酶,无法吸收和利用纤维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3)淀粉可以酿酒。写出葡萄糖生成酒精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正误
(1)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蔗糖和葡萄糖(  )
(2)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都能被消化和吸收(  )
(3)淀粉遇I2、KI、KIO3等都可以变蓝(  )
(4)为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如没有砖红色沉淀,则没有葡萄糖生成(  )
(5)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在生产中可生产燃料乙醇(  )
2.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是水解反应
B.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反应①是氧化反应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
 
题型 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
例. 某实验小组,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设计以下实验操作过程: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水浴);③加入碱液,中和至碱性;④加入银氨溶液;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再加热;⑦加入几滴碘水。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指出他们的实验目的或现象。
(1)甲: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无银镜产生。
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有银镜产生;①→⑤→②→⑦;现象:溶液变蓝。乙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①→⑤→②→⑦;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状元随笔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检验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未水解
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部分水解
③ 溶液不变蓝色 出现银镜 完全水解
【变式演练】———————————你学会了吗?
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淀粉水解的程度,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
①NaOH溶液 ②盐酸 ③新制的Cu(OH)2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课时 糖类
夯基提能·一遍过
知识点一
1.碳水化合物
2.两分子 多分子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即学即练
1.答案:(1)× (2)× (3)× (4)√
2.解析:从给出的木糖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中只有羟基一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
答案:A
3.解析:①纤维素、③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②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C2(H2O)2,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④甲醛分子式为CH2O,可写作C(H2O),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⑤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不符合Cn(H2O)m组成,不符合题意;⑥乙酸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
答案:B
知识点二
2.C6H12O6  CH2OH(CHOH)4CHO  —OH(羟基)和—CHO(醛基)
3.还原性 氧化 Cu2O 还原性 氧化
即学即练
1.答案:(1)√ (2)× (3)√ (4)× (5)√
2.解析: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不仅需要加热,还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B
3.解析:(1)根据葡萄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推断,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时,5 mol羟基消耗5 mol Na,生成2.5 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5 mol×22.4 L·mol-1=56 L;(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完全酯化时,从理论上讲,1 mol葡萄糖需5 mol乙酸;(3)若使1 mol葡萄糖完全转化为CO2和H2O需6 mol氧气。
答案:(1)5 56 L (2)300 
(3)134.4 CH2OH(CHOH)4CHO+6O2―→6CO2+6H2O
知识点三

(2)葡萄糖 氧化亚铜(Cu2O)
2.蓝色
3.(1)葡萄糖 C6H12O6+6O26CO2+6H2O
葡萄糖2CH3CH2OH+2CO2↑
即学即练
1.答案:(1)√ (2)× (3)× (4)× (5)√
2.解析:反应②是分解反应,反应⑤是氧化反应,反应①是水解反应。
答案:D
素养落实·重拓展
例 解析:(1)溶液中不存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葡萄糖,证明淀粉还没开始水解。(2)有银镜产生,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水解液变蓝,证明淀粉还有剩余。(3)淀粉已完全水解,加入碘水时溶液不变蓝。
答案:(1)证明淀粉还没开始水解 (2)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3)溶液不变蓝
变式演练
解析: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在水解液中加入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再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至碱性,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