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9 00: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实验用品】
1.器材:试管、天平、量筒、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架、橡胶塞、乳胶管、胶头滴管、玻璃导管、陶土网、玻璃棒、药匙、棉花、镊子、火柴。
2.试剂:浓硫酸、铜片、硫粉、铁粉、Na2S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H2SO3溶液、品红溶液。
【实验步骤】
1.-2价、+4价硫转化为0价的硫及-2价硫转化为0价的硫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
甲: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
乙:紫红色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S2-能被H2SO3及酸性KMnO4________生成________。
2.+6价的硫转化为+4价的硫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加热有________生成,品红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浓硫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O4(浓)+Cu
3.0价的硫转化为-2价的硫
(1)实验装置及操作
(2)实验现象:混合物继续保持________,最后生成________固体。
(3)硫粉和铁粉反应的方程式:Fe+SFeS。
【问题探究】
1.在上述实验中,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实验1中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塞住试管口的作用是什么?
3.SO2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否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4.铁粉和硫粉在空气中混合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即学即练
1.实验室研究不同价态元素的转化,对于物质的制备和应用至关重要。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S(+6价)→S(+4价)。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D盛放的试剂应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BaCl2溶液 b.KI淀粉溶液
c.FeSO4溶液 d.NaOH溶液
e.品红溶液
(3)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溶液几乎为无色,且试管中有较多的白色固体。试管中溶液显无色,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
(4)实验结束后,若要证明装置A中白色固体为无水CuSO4,需要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硫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a2SO3,是常见的亚硫酸盐,是白色、单斜晶体或粉末。对眼睛、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可污染水源。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工业上主要用于制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药品、漂白织物等,还用作还原剂、防腐剂、去氯剂等。
请回答:
(1)亚硫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Na2S+3Na2SO4,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亚硫酸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2)现有试剂: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亚硫酸溶液。
①要证明亚硫酸溶液具有还原性,应选用________试剂;会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证明亚硫酸钠溶液具有氧化性,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试剂;会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脱氯剂等。为探究 Na2SO3 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性质预测]
(1)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属于 S 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实验验证]
资料:酸性条件下,KMnO4 被还原为无色的 Mn2+。
[分析解释]
(2)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能说明 Na2S 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4)甲同学认为实验ⅱ 的现象不能直接得出“Na2SO3具有氧化性”。
①对淡黄色浑浊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S;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在酸性条件下,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S;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S。
②设计实验ⅲ证实了假设a和b不是产生S的主要原因。
实验ⅲ:向Na2S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未变浑浊。
(5)结合实验ⅱ和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ⅱ中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小组欲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三种价态(0价、+4价、+6价)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
选用试剂:硫黄、浓硫酸、二氧化硫、氯水、硫化氢、铜片、氧气。
实验记录(画“—”部分不必填写):
实验编号 预期的转化 选择的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S―→SO2 硫黄、氧气 —
② SO2―→S 二氧化硫、硫化氢 —
③ SO2―→H2SO4 二氧化硫、氯水 氯水褪色
④ 浓硫酸―→SO2 —
问题讨论:从三种价态(0价、+4价、+6价)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还可得到规律:当硫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________性,处于最高价时只有________性,处于中间价时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性。
(2)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Cl2 B.Na
C.Na+ D.Cl-
E.SO2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实验步骤]
1.(2)淡黄色沉淀 褪色 淡黄色沉淀 (3)氧化 单质S
2.气泡 无色
3.(2)红热 黑色
[问题探究]
1.提示:
转化前的含硫物质 转化后的含硫物质 价态变化
Na2S S -2→0
H2SO3 S +4→0
H2SO4 SO2 +6→+4
S FeS 0→-2
2.提示:吸收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3.提示:能。SO2中的硫元素显+4价,硫酸中的硫元素显+6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在+4价、+6价之间不存在中间价态,SO2虽具有还原性,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因此可以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4.提示:①Fe与S反应,②S与O2反应,③Fe与O2反应等。
即学即练
1.解析:(1)装置C是安全瓶,作用是防止倒吸。(2)装置B是检验二氧化硫的,盛放试剂为品红溶液,D用于尾气处理,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装置A中固体变为白色。(4)若要证明装置A中白色固体为无水CuSO4,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将冷却后的装置A中物质缓缓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答案:(1)防倒吸(或作安全瓶) (2)e d (3)吸水 (4)将冷却后的装置A中物质缓缓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解析:(1)Na2SO3中的S是+4价既可以被氧化成+6价也可以被还原成-2价,所以Na2SO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2)①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可以选用比较强的氧化剂,并且要有比较明显的现象,应选择溴水比较合适。当溴水被还原成Br-的时候溶液颜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4H+;②Na2SO3中的S虽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偏弱,所以在选择试剂时应该选择比较强的还原剂Na2S与其反应,而且现象比较明显,生成单质S使溶液变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离子反应方程为+2S2-===3S↓+3H2O。
答案:(1)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2)①溴水 溴水褪色 +2Br-+4H+ ②硫化钠溶液、稀硫酸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S2-===3S↓+3H2O
3.解析:(1)Na2SO3中氧元素为-2价,钠元素为+1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2)由资料可知,酸性条件下,K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Mn2+,Na2SO3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3H2O。(3)向Na2SO3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浑浊,生成S,说明Na2S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4)①空气中存在O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S2-+O2===2S↓+2H2O。②实验ⅲ:向Na2S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溶液未变浑浊,说明没有S生成,稀硫酸可以提供假设a的和H+,提供b中的H+。(5)实验ⅲ证实了假设a和b不是产生S的主要原因,实验ⅱ中Na2SO3和Na2S反应生成S,离子方程式为+2S2-===3S↓+3H2O。
答案:(1)+4 +2Mn2++3H2O (3)加入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浑浊
(4)①4H++2S2-+O2===2S↓+2H2O
②稀硫酸 +2S2-===3S↓+3H2O
4.解析:(1)①硫黄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②SO2具有弱氧化性,可氧化H2S中-2价的硫元素:SO2+2H2S===3S+2H2O;③SO2具有较强还原性,可被Cl2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④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被Cu还原而生成SO2。(2)Cl2中氯元素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SO2中硫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因而Cl2和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1)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预期的转化 选择的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蓝紫色火焰 —
② — SO2+2H2S=== 3S+2H2O
③ SO2+Cl2+2H2O=== H2SO4+2HCl
④ 铜片、浓硫酸 —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还原 氧化 氧化(或还原) 还原(或氧化)
(2)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