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3 月月考试卷
高二 化学 考试时长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 B.乙酸的实验式:C2H4O2
C.乙炔的球棍模型: D.甲醛的结构式:HCHO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A.CH4和 C4H10 B.C2H2 与 C4H6
C.溴乙烷与 1,2-二溴丙烷 D.甲醇与乙二醇
3.下列构建碳骨架的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4.中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食物中的“麻”与“辣”一般来自于山椒素、辣椒素及它们的衍生
物。羟基 -α- 山椒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如下图:
以下关于羟基 -α- 山椒素和辣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有顺反异构体
B.两者都含有 3 种官能团
C.两者都能使溴水和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从辣椒素的结构推断,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定比它在植物油中的溶解性好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1页(共 8 页)
5.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黄芪素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
B.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6.下列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不.具.有.逻辑关系的是
A.由于苯环影响甲基,故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烯烃、炔烃分子中有 π 键,故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
C.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故苯酚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醛、酮均含不饱和极性键,故与之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中显 —δ 的部分加在 C 上
7.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乙炔具有还 B.检验溴乙烷水 C.检验乙醇与浓硫酸 D.验证乙酸、碳酸、苯
原性 解产物中含有 Br- 共热生成乙烯 酚的酸性强弱
8.有 9 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乙烯;⑧环己
烯;⑨乙醛。其中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9.下列有机物的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浓溴水可鉴别苯酚稀溶液、甲苯、四氯化碳
B.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以用 NaOH 溶液,再进行分液
C.CH2=CHCHO 中官能团的检验:取适量试剂于试管中,先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加入溴水
D.用红外光谱可区分乙醇和二甲醚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2页(共 8 页)
10.如图是兴奋剂的某种同系物X的结构,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X 与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3mol NaOH
B.1mol X 与足量的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6mol Br2
C.X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X 可与 NaHCO3 溶液作用产生气泡
11.间苯三酚通过甲基化反应可以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3,5-二甲氧基苯酚。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操作①),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
(操作②),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 175 33 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出甲醇的操作①是蒸馏
B.间苯三酚与 3,5-二甲氧基苯酚的核磁共振氢谱分别有 2 组峰和 3 组峰
C.用FeCl3 溶液可以鉴别间苯三酚是否完全转化为 3,5-二甲氧基苯酚
D.洗涤有机层(操作②)时,可使用NaOH溶液
12. 1,4—二氧六环 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是它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3页(共 8 页)
则 C 可能是( )
A. 乙烯 B. 乙醇 C. 乙二醇 D. 乙醛
13.格林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可由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制得,格氏试剂可与羰
基发生加成反应。相关反应表示如下:
i.格氏试剂的制备:RX+ Mg RMgX。
ii.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反应: 。
若利用上述反应合成 2-甲基-1-丁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
A.2-溴丁烷和甲醛 B.一溴甲烷和丁醛
C.一溴甲烷和丙酮 D.溴乙烷和甲醛
14.有机物 M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 中酮羰基邻位甲基的 C—H 键极性较强,易断键
B.推测 M 转变为 N 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可以通过质谱法对 M、N 进行区分
D.该条件下还可能生成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4页(共 8 页)
二、填空题(共 5 个小题,共 58 分)
15. (10 分)书写下列有机反应的方程式
(1)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制备乙烯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3) CH2Br与足量的 NaOH 水溶液加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4)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
CH2
C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酚和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 分) 有机物 G 是茉莉花香气成分中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其中 C 是最简单的烯
烃,其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 的分子式为 C9H10O2,试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 转化为 B:___________,C 转化为 D: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E 生成 F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B 和 F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具体反应条件):___________;
(3)含有苯环的 B 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___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
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遇 FeCl3 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5页(共 8 页)
17.( 12 分)碳骨架的拼接和断裂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ⅲ.
Ⅰ. 有机物 M 和杀菌剂 N 的合成路线如下:
(1)CH2=CH—CH=CH2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顺式聚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2)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①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3)反应 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兔耳醛(结构见下图)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中作添加剂,其合成流程(部分产物及反应条
件中已略去):
(兔耳醛)
(4)物质 A 的结构简式是 。
(5)C→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6页(共 8 页)
18.(12 分)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 PMnMA 的合成路线如下:
化合物 A HB 2, CH3 CH(CH3)2(对孟烷)催化剂 Ni
H2/Ni,
(CH3)2CHCl F
-H2O
化合物C 反应I
D E
催化剂
浓 H2SO4 反应II H PMnMA
催化剂
G
(C4H6O2)
己知芳香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1)B 为芳香烃。
①由 B 生成对孟烷的反应类型是 。
②(CH3)2CHCl 与 A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A 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2)1.08g 的 C 与饱和溴水完全反应生成 3.45g 白色沉淀。E 不能使 Br2的 CC14溶液褪色。
①F 的官能团是 。
②C 的结构简式是 。
③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a.B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 不存在醛类同分异构体
c.D 的酸性比 E 弱 d.E 的沸点高于对孟烷
(4)G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 3:2:1 ,G 与 NaHCO3反应放出 CO2,G
的结构简式是 。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7页(共 8 页)
19.(12 分)某小组探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条件。已知银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
(1)向试管中加入 1 mL2%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 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
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2)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试管内壁产生银镜。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文献记载:碱性条件有利于银镜产生。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该说法。
实验 实验 试剂 混合液 pH 现象
Ⅰ NaOH 10 常温产生银镜
加热一段时间
Ⅱ 浓氨水 10
无银镜
Ⅲ 无 8 加热产生银镜
①对比实验 和 ,证实了文献的说法。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碱性条件有利于银镜产生的原因: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Ⅰ和实验Ⅱ,实验Ⅱ未产生银镜,结合以下机理,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Ⅱ未
产生银镜的原因 。
CH3COO-+Ag
④甲同学为了验证实验Ⅰ和实验Ⅱ现象差异的本质原因,向实验Ⅱ加热后的试管中又滴加了
几滴________溶液,很快出现了银镜。
(4)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醛的银镜反应用银氨溶液而不直接用 AgNO3溶液的原因
实验Ⅳ:2%AgNO3 溶液 1mL (pH≈5),加入 2%氨水 22 滴;再加入 3 滴新开瓶的 40%的乙
醛溶液;水浴加热 3 分钟,出现光亮的银镜
实验Ⅴ:2%AgNO3 溶液 1mL (pH≈5),加入蒸馏水 22 滴,再加入 3 滴新开瓶的 40%的乙醛
溶液;水浴加热 3 分钟,无明显现象
甲同学认为:2%AgNO3溶液应该比用其配制的银氨溶液更易氧化乙醛,而实验Ⅴ中无明显
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解释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5)综上,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有利条件是强碱性条件和加热。
高二化学 3 月月考试卷第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