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6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单元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1949年9月
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
1950年
1950年10月
1952年底
1953年7月
1949年10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世界
1955年
1947年
1949年
8月
1949年10月
“冷战”开始
北约成立
中苏建交
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中国
二、时空观念
三、知识结构
背景
时间 地点
中心议题
内容
意义
四、考点梳理
考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北平
1949年9月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
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时间
地点
庆典流程
意义
四、考点梳理
考点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②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
③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④举行阅兵式的群众游行。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巨变 巨变 核心领导 指导思想 概况
第一次 辛亥革命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
第三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使中国开始富强起来
中国近现代的三次巨变
背景
概况
意义
四、考点梳理
考点三:西藏和平解放
①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早日解放西藏。
②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 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①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②1951年5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③从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人民解放军各路进藏部队先后到达拉萨,进驻西藏各地。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背 景
目的
概 况
意 义
四、考点梳理
考点四: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入侵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援助。
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涌现出这么多英雄人物:黄继光勇堵敌人机枪射口;为保证战斗胜利,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
③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背景
概况 时间
法律 依据
措施
结果
意义
四、考点梳理
考点五:土地改革
(1)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3)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1952年底。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上为解决土地问题都有哪些尝试?
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2.电影《长津湖》有一个片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请问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越南战争
C
A
五、考场显身手
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次改革( )
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成立了人民公社
C
A
五、考场显身手
5.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五、考场显身手
B
C
7.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参与“此战”的中国军队是 ( )
A.中国工农红军 B.新四军和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D
8.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
A.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B.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五、考场显身手
9.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C
10.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50%以上的耕地;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耕地,处于无地少地的状态,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A
五、考场显身手
11. 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12.某同学在学习完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
图一:解放军进入拉萨
图二: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图二:农民分到了土地
五、考场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