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4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
超市购物
12÷3=4(个)
想:把12个 平均分成3份,
求每份是几。
12个
个
个
个
复习导入
说说图意并列式
6÷2=3(盘)
盘
想:求6里面有几个2。
6个
说说图意并列式
儿童用品区域
6元
8元
7元
?元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格。
问56元能买几个计数器。
探究新知
活动一
(1)请你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写一写或算一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2)每个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3)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怎样解答?
一个计数器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计算。
56÷8 = 7(个)
6元
8元
7元
?元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解答正确吗?
56÷8 = 7(个)
一个计数器8元,7个一共是8×7 = 56(元)。算对了。
答:56元可以买7个计数器。
6元
8元
7元
?元
我有24元钱, ,可以买几个?
只能买一种玩具哦!
同桌互动
一人补充数学信息,一人回答。
6元
8元
7元
?元
我有45元钱,
买了5辆玩具小汽车。
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钱?
45÷5 = 9(元)
答:一辆玩具小汽车9元。
(1)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2)如果45元买了5辆玩具小汽车。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钱?
56 ÷ 8 = 7(个)
45 ÷ 5 = 9(元)
活动二
(1)独立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同桌说一说
答:56元可以买7个计数器。
答:一辆玩具小汽车9元。
相同点:①都是用除法 ②都是已知总钱数
不同点:总钱数 一件商品的价钱=个数
总钱数 个数=一件商品的价钱
日用品区域
练习巩固
(1)买6块毛巾,一共需要多少钱?
5×6 = 30(元)
(2)用36元可以买几个茶杯?
36÷9 = 4(个)
答:一共需要30元。
答:用36元可以买4个茶杯。
8元
9元
5元
6元
1.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用30元能买几顶帽子?
30÷6 = 5(顶)
答:用30元能买5顶帽子。
8元
9元
5元
6元
2.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买3个面包27元。
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钱?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27÷3 = 9(元)
10-9 = 1(元)
答:促销的面包每个9元,每个比原来便宜1元。
你有哪些收获?
1.总钱数 一件商品的价钱=个数
总钱数 个数=一件商品的价钱
2.当我们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用除法来解决。
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
找找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平均分解决问题?和家人说一说。
3.
儿童游乐项目价目表
碰碰车(每辆坐2人) 8元/人
小飞机(每架坐3人) 6元/人
过山车(每排坐2人) 9元/人
(1)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18÷2 = 9(辆)
答:18人要坐9辆碰碰车。
4.将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28÷7 = 4(段)
答:可以分4段。解决问题(除法)
龙湖阳光实验学校 204班 蔡洁漫 2025年3月25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通过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丰富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复习平均分两种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平均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
(二)探究新知
1.看图理解题意。(走进儿童用品区)(出示教材P41例3情景图)
师:看一看图片,你都知道了什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图中告诉了每个长颈鹿玩具是6元,每个计数器是8元,每个皮球是7元。我还知道了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小组合作要求
(1)请你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写一写或算一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2)每个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3)小组代表上台
小组汇报
预设1:我是用画图法,一个8元可以买一个计算器,求56元里有几个8
预设2:我是用列算式,56 8=7(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
预设:一个计数器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计算。
师:56除以8如何计算呢?
预设:用乘法口诀来算,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回顾检验,经历过程。
师:那这道题解答正确吗?要干什么?预设:检查。
师:没错,就是检查解答是否正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把求出的答案7个,当作已知信息,带入到情境中算一下,如果是7个计数器,每个计数器8元,需要花的钱数就是7×8=56,算出来的总价钱和题目中给的信息56元一致,说明做对了!
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56元可以买7个计数器。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一起说了说“知道了什么?”,然后大家交流了“怎样解答?”,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5.探究数量关系,比较
师:同学们,你会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了吗?接下来要考考大家如果你有24元你想买什么?同桌合作(一人列算式一人补充信息)
预设:24÷8 24÷6 24÷7=?
师:请同学观察三道算式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用除法,都是知道总钱数,一件商品价格求数量。
老师也想买东西,如果老师有45元,想买5辆玩具小汽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算式吗?
预设:一个玩具小汽车多少钱?45÷5=9
师:你为什么用除法?预设:把45元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元,用除法计算。
师:观察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用除法。都是知道总钱数,但是第一题是还知道一件商品的价钱求个数,第二题是还知道个数求一件商品的价钱
小结: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一件物品的价钱,求能买多少件物品,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要买的物品件数,求一件物品的价钱,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到日用品区看看
(三)练习巩固
1.(1)买6块毛巾,一共需要多少钱?
用36元可以买几个茶杯?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2.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买3个面包27元。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钱?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找找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平均分解决问题?和家人说一说。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你知道了什么?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怎样解答? 56÷8=7 (个)
解答正确吗? 查 8×7=56(元)
答:56元可以买7个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