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教学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教学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1: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登快阁
黄庭坚
1045年,江西九江的双井村,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孩子在抓周时一把抓住了毛笔,就不再松手。他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5岁时即熟记《六经》,7岁便可写诗,19岁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了第一名。23岁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了三甲第一名。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宦海沉浮。
新课导入
1095年,他被贬谪黔州(今重庆市彭水),从此,失意的他便与这一方灵秀的山水草木结下了情缘。仕途失意,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在乱世浊俗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狷介自持。山谷遗风也在这一方山水之间,传承流芳,绵延不息。
新课导入
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意境鉴赏,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 -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知人论世
黄庭坚
(1045 -1105 )
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有感而发。
写作背景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写作背景
解题
《登快阁》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初读诗歌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
黄庭坚
诗歌朗诵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诗歌划分
1.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
2. 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了却:完成。
3. 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4. 倚:倚靠。
5. 落木:落叶。
诗歌注释
6. 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
7. 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8.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9. 弄:演奏。
10. 与白鸥盟: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诗歌注释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释义:
诗人自嘲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后,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心情,在快阁中四处周览,倚靠栏杆欣赏晚晴的景色。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显得更为辽阔,在朗朗明月下,澄澈的江水如练,分明地流向远方。
诗歌释义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释义:
因友人远离,诗人失去了弹琴的兴致,朱弦指的是琴弦,佳人指知己或知音,只有见到美酒时,诗人的眼中才会流露出喜色。青眼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
诗人想象自己从万里之外乘船归来,在船上吹起长笛,诗人的心愿意与白鸥结为朋友,表达了归隐的意愿,白鸥象征着自由无拘的生活
诗歌释义

赏析文本
《晋书》卷四十七:
傅咸为人清正耿直,屡屡批评在朝廷执政的杨骏。杨骏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既有权势,又有倚仗,对此很是不快。其弟杨济平素与傅咸颇有交情,于是就写信劝傅咸:“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意思是在官场中,要懂得糊涂才是聪明,太过清醒反而是痴呆。因此,杨济这番话中的“痴”,既指天性的迟钝,又指执着于信念而不能随机应变的“痴性”。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赏析文本
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自嘲之语,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
“了却”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赏析文本
既包含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厌倦,又含对自然美好景致的热爱,内心的闲适、愉悦
我办完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杜甫《缚鸡行》:“注目寒江倚山阁”
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首联: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喜爱
赏析文本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落木、千山、天、澄江、月
简洁辽阔、空旷明净
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
赏析文本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柳宗元:“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
化用
赏析文本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
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
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
衬托:借落木、月影衬托天地的宽广、清明的美丽秋景。
颔联:表现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
赏析文本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伯牙摔琴谢知音。《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阮籍青白眼事。《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斜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正眼)”
用典
赏析文本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横”字有何妙处?(结合炼字题)
“横”的意思是把酒杯平端起来。诗人只有见到美酒,才把酒杯端起来,眼中才有喜色。一个“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衬托了出来。
颈联:表现作者知音难觅、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与孤寂
赏析文本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只有自称“痴儿”的黄庭坚才能与之为伴。
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感到痛苦,而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与世无争的弃官归隐生活。
赏析文本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记叙。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
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言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登快阁
赏析文本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对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
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向往
赏析文本
1、高洁孤傲、潇洒自由、睥睨天下
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飞翔天宇、举身天外的白鸥正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积极用世、蔑视庸俗、鄙弃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
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诗中刻画的鸥鸟也是一种潇洒翱翔于万里浩瀚天宇的桀骜不驯之形象。
鸥鸟意象内涵
知识扩展
2、远离心机、思想单纯、与世无争
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海翁无机,鸥故不飞”
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于是相处甚好;人没有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也会远之。虽然那时鸥鸟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鸥鸟的无巧诈之心的美德在这里已初有体现。
鸥鸟意象内涵
知识扩展
3、淡泊寡欲,闲适归隐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飞鸟与人相亲无猜,正扣住一个“幽”字,表现出作者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
鸥鸟意象内涵
知识扩展
4、漂泊无依,凄凉孤独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里的沙鸥有一种漂泊凄凉的身世之叹,杜甫孤独无依,栖身无所,像沙鸥一样漂泊于茫茫天地之间。
杜甫《雨四首》:“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
他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伤怀中挣扎,举目无亲、饥寒交迫的饥鸥形象正是饥寒的诗人自己。
鸥鸟意象内涵
知识扩展

扩展阅读
鉴赏一: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题: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一样吗?请分析。
明确 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意境 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
扩展阅读
鉴赏二: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灏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经过岳阳,写下此诗。
问题: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这首诗塑造出一位胸襟开阔,不畏磨难,在政局动荡之际坚守理想和节操的卓立不群的诗人形象。
扩展阅读

巩固练习
2、《登快阁》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趣相似的诗句是的“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亭时所观景象,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登快阁》中的“ ”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4、《登快阁》中用典抒发自己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一联是“ ”。
5、《登快阁》中表明诗人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诗句是“ ”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