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
作家作品
关增建
1956 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系国内同类著作的首部。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曾两度介绍其计量史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
关增建
计量史话
作者名称关增建
作品时间2012年03月
《计量史话》是201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关增建。
关增建
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
作者名称 关增建
作品时间 2005年10月01日
《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是200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全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计量史所做的系统论述和分析,全面揭示了中国近现代计量的产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文题解读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天文学上:框定争论的范围
旷世之争:点明争论时间之久
文中主要指“浑盖之争”
一部科学史著作
本文出自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一篇普及天文学知识的科普性文章
文本梳理
(一)单音字
安谧(mì) 槃(pán) 滂沲(tuó)
周髀算经(bì) 晷(guǐ)影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模模型(mó)模子(mú) (2)重重差(chóng)重量 (zhòng)
2.语境辨析法
(1)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2)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二、写对字形
(1)wéi(帷)幕wéi(维)和 zhuī(锥)子 (2)破zhàn (绽)积diàn (淀)dìng(锭)子
(3)zhuàn(撰)写酒zhuàn(馔) (4)无法biàn(辩)解biàn(辨)别
(1)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后多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2)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3)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
(4)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6)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7)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
(8)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记忆成语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1)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曾集合群臣,公开宣讲盖天说。对于他的主张,天文学家中不以为意者大有人在,但梁武帝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
(2)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穿于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的圭臬(guī niè)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儿辩日”问题
语言运用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
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四种观点一“天圆地方 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以及它们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相互关系,进而引出核心话题“浑盖之争”。
第三部分(第10-15段) ,引经据典,列举事例,具体介绍“浑盖之争”。
第四部分(第16段) ,概括并高度评价“浑盖之争”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作用与意义。
文章结构
文本主旨
本文回顾了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争论,介绍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的结构主要学说,以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场持续千年之久的学术争论为话题,追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普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有关宇宙结构模式的各个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优缺点。完成下表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说名称 基本观点 优缺点
“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在“浑盖之争”中,中国古人秉持的原则有哪些?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科学传统?
学习重点
为了体现科普文的科学性,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学习难点
有人认为,本文主要指“浑盖之争”,交代“天圆地方”说、“宣夜说”内容和文章中心无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个观点么?请阐明看法
学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