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0 05:3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8张PPT。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
“文革”是场灾难,走过沧桑,文革中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这段恶梦,更希望我们的子孙能从一个离奇荒唐而又毛骨悚然的故事里和屈死的冤魂们一声声的呐喊中,寻找到悲剧的成因和防止悲剧重演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痛定思痛,才能真切地体会创伤的悲怆和它所蕴含的价值。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江青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林彪反革命集团形成及在在文革中兴风作浪。
毛主席是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毛主席是天才,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
——林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是谁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发动呢?他今后的工作重点 什么?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摘编《文化大革命简史》 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摘编《文化大革命简史》 只有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才能把被走资派篡走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66.5.16“五一六通知”陈伯达中




组江青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人?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指责“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要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号召炮打司令部。思考:“司令部”指的是什么?资产阶级司令部,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矛头实际指向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 青年学生争相阅览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全国立刻进入到“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混乱局面中。1、红卫兵运动内乱的表现有哪些?3、夺权狂潮和造反派的激烈武斗二、十年内乱(1966-1976)2、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赞红卫兵
红卫兵,军容壮,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革命战歌震四方, 牛鬼蛇神无处藏。 红卫兵,决心强, 灭资兴无当闯将, 彻底摧毁旧世界, 共产主义放光芒。
文革小诗
1、红卫兵运动 从1966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接受检阅者达上千万之多,迅速风靡全国。这是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的壮观场面。红小兵毛主席语录和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论发行量之大,世界上大概只有《圣经》可与之媲美。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向“红太阳”献忠心红海洋、群情沸腾、三呼万岁!
万岁!万万岁!!1966年8月17日夜,北京第二中学的红卫兵拟就《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宣布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之后,首都北京的红卫兵开始走上街头“破四旧”。他们把基于中共意识形态政治正确的思想文化上的破旧立新,简单化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一系列物化形态的破坏行动。新华社对此进行了连续的肯定性、歌颂性报道,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好得很》(1966年8月23日):“许多地方的名称、商店的字号,服务行业的不少陈规陋习,仍然散发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气息,毒化着人们的灵魂。广大革命群众,对这些实在不能再容忍了!”“千千万万‘红卫兵’举起了铁扫帚,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这些代表着剥削阶级思想的许多名称和风俗习惯,来了个大扫除。”却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因此这股潮流迅涌速向全国,各地红卫兵竞相效仿:冲击寺院、古迹(包括山东曲阜的孔庙、孔林),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名家字画,取消剪指甲、美容、摩面、洁齿等服务项目,停止销售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色彩的化妆品、仿古工艺品、花发卡等商品,砸毁文物(海瑞墓、龙门石窟佛头、善本图书),烧戏装、道具,勒令政协、民主党派解散,抓人、揪斗、抄家,从城市赶走牛鬼蛇神,禁止信徒宗教生活,强迫僧尼还俗……甚至打擂台似的相互竞赛,看谁的花样翻新出彩。没有受保护的文化遗产,没有受保护的私人财产、私生活领域,没有受保护的人身自由(连老人的胡子都当成四旧来革除),破四旧成了践踏法律、肆意妄为的绝对律令、通行证件、神符魔咒。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砸校牌烧古籍毁文物被破坏的故宫大门批斗彭德怀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周小舟(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1969年6月9日,元帅) 刘盼遂(1966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 杨朔(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周瘦鹃(1968年,现代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闻捷(1971年1月13日,作家、诗人) 范长江(197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新华社总编辑,著名记者)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赵九章(1968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气象学家) 焦启源(1968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 范乐成(1968年,武汉医学院副院长) 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家)?绝食身亡 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1969.1.31?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储安平?前光明日报总编、1966年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李翠贞?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1966?开煤气自杀 沈知白?音乐理论家?1968?自杀 言慧珠(1966年9月21日,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请参看章诒和条目) 上官云珠(1968年11月22日,著名女电影演员)病中跳楼身亡 顾而己(1970年6月18日,电影艺术家) 胡慧深(1967年12月4日,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1968年4月7日,著名黄梅戏演 容国团(1968年6姜永宁?乒乓球国手?1968.5.16?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傅其芳?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68.4.16.?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李达(1966年8月24日,武汉大学校长) 杨端六(1966年9月,武汉大学教授)
向达(1966年11月24,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 张东荪(1973年,著名哲学家) 顾准(1974年12月3日,病逝,经济学家,思想家) 钱海岳(1968年,挟持至南京明孝陵活活摔死,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志新(1975年4月4日,遭割喉并枪决,“五七干校”宣传干事) 遇罗克(1970年3月5日,被处决,北京工人,《出身论》作者) 史云峰(1976年12月19日,惨遭枪决,工人) 马连良?京剧表演大师?1966.12.16 蔡楚生(1968年7月15日,著名电影导演) 田汉(1968年12月10日,《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作者) 赵树理(1970年9月23日,中国曲艺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作家) 潘天寿(1971年,著名画家) 盖叫天(1971年1月15日,病逝,著名京剧演员) 林昭(1968年4月29日,惨遭枪决,北京大学学生) 储安平(1966年,光明日报主编,著名记者) 黄绍竑(1966年8月31日,政务院政务委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罗广斌(1967年2月10日,共青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长,《红岩》作者) 李立三(1967年6月22日,中国工人运动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 陈琏(1967年11月19日,陈布雷之女、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翦伯赞?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1968.12.18?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傅雷夫妇(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译家)傅雷服毒自杀,妻子朱梅馥随之上吊自杀 陈梦家(1966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诗人) 邓拓(196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总编辑,作家)?服毒致死 李平心(1966年6月20日,历史学家) 老舍(1966年8月24日,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陈笑雨(1966年8月24日,文艺评论家) 刘永济(1966年底,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 叶以群(1966年,文艺理论家) 2、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识分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劳而获的精神贵族”,白白让工人农民养活,具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从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考察,使知识青年“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农村进行思想改造,以实现“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培养劳动者”
1955—1958年上山下乡8.7万人,1962—1966年人数增长15倍,到1967—1969年增长为54倍,470万人。1973—1977年,又有858万青年被卷进上山下乡大潮。那时,上山下乡成为政治动员方式推进的政治运动,是“文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干部下放(69年)大批国家干部下放到各地的五七干校劳动3、夺权和造反 “文化大革命”的进一步扩大:“一月革命”——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夺取党政大权,受到毛泽东的支持,全国进入了“全面夺权”阶段。革命! 造反!夺权!夺权狂潮和造反派的激烈武斗全副武装的造反派世纪冤案 刘少奇(1898-1969)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到开封不足1月就被折磨致死,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甚至连人都没有。死后两天即以“刘卫黄”的名字火化,直到1979年3月5日骨灰才被移至郑州保存;1980年5月14日刘少奇骨灰运送到北京;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19日刘少奇骨灰撒向大海。据说在刘少奇骨灰回京的时候,郑州突降大雨,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候,又降大雨。真是“天公有情挥长泪,人性复归待何时”。   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逝,终年71岁。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之死 (1969·11)国家主席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说明了什么?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1980年5月17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一万多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四五运动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逝世,这是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的照片1976.1周恩来逝世毛泽东逝世(1976.9)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当时中国是否存在着许多反动人物?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阶级矛盾?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你的观点。并不如毛泽东所说的那么严重,因为经过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后,剥削阶级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了,阶级矛盾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已经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了。2、既然毛泽东的判断是错误的,毛泽东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中国人相信他?全国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盲目相信?毛泽东利用高度集中的权利大搞个人崇拜,他从“人”变成了“神”;封建王朝虽然推翻了,人们头脑中迷信权威,盲目跟从,盲目崇拜的思想没有根除。
历史回望,拨开云雾见真相探究3、“十年文革”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文革所造成政治上的损失:230万干部被牵连
据统计,“文革”十年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被审查的干部有29885人,占干部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达75%。据最高人民法院1980年9月统计,仅因刘少奇问题而受株连的“案件”就有2.6万多件,被判刑的达2.8万多人。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文革所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
经济上,“文化大革命”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7年 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文革”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 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 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文革”期间,有5年经济增长不超过 4%,其中 3年负增长:1967年增长-5.7%,1968年增长-4.1%,1976年增长-1.6%。(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由于“文革”的破坏,仅1974年到1976年,全国就“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文革所造成文化上的损失:造就2亿多文盲
文化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到1968年底,中科院仅在北京的171位高级研究人员中,就有131位先后被列为打倒和审查对象。全院被迫害致死的达229名。上海科技界的一个特务案,株连了14个研究单位,1000多人。受逼供、拷打等残酷迫害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达 607人,活活打死 2人,6人被迫自杀(《科技日报》2008年3月17日)。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高考,交白卷也可以上大学。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表明,当年全国文盲半文盲多达2亿3千多万人。(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全国大量文物受砸毁,古迹被破坏,对中国,以至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砸烂,例如: [1]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属建筑遭严重破坏,并刨挖陵墓內存物抢夺一空,最後全部夷为平地。[2] 仓颉庙多处石碑被毁,陵墓遭刨挖……
名满天下的84岁上海书法家沈尹默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担心”反动书画”累及家人,老泪纵横地将毕生积累的自己的作品,以及明、清大书法家的真迹一一撕成碎片,在洗脚盆里泡成纸浆,再捏成纸团,放进菜篮,让儿子在夜深入静拿出家门,倒进苏州河
……文革结束时城市居民生活:10年工资不增反降
先看市民生活。城市市民基本上靠工资生活。然而,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第897-898页)。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住房相当困难。改革开放初期,上海180万住户中,按国家标准,有 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占了总户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三代同室的119499户;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316079户;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85603户;两户同居一室的44332户;人均居住 2平米以下的268650户。住房大多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厨房,卫生间很多是几家合用。(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结束时农村居民生活:1亿人每天赚1毛钱
再看农民的生活。安徽农村最有代表性。1977年6月,中央任命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先后来到芜湖、徽州、肥东、定远、凤阳等地调研,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惊。他后来回忆说:“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田纪云:《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安徽凤阳县有个前王生产队,紧靠津浦铁路。这个10户人家68口人的生产队,4户没有门,3户没水缸,5户没有桌子。队长史成德是个复员军人,一家10口人只有一床被子、7个饭碗,筷子全是树条或秸秆做的。安徽农村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时期中国人信仰沦丧:
今中国人普遍难以建立信任关系问题,以及道德沦丧问题,甚至腐败成风问题都是文革时期人整人,人斗人,互相出卖,互相揭发,互相批斗的教育结果。因为不论是当时无法无天的红卫兵还是被批斗的知识分子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甚至祖父母。这些经受了精神折磨的人的子女普遍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也就是说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一代甚至几代人都在承受着文革的负面影响。   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邓小平阅读上面材料,说一说“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哪些教训?教训: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阶级斗争虽仍存在,但绝不可扩大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主与法制;必须把保持政治上的安全团结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
鉴古知今,悲剧岁月警钟鸣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