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二高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2.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指出,民主制是对大众自由的限制,实行民主制其实只是无政府状态,然后导致专制暴政。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也指出,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他们的观点反映出( )
A.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 B.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缺陷
C.民众希望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D.雅典知识分子重视人的价值
3.黑格尔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这句话意在说明( )
A.地理差异使文明具有多元性 B.海洋对人类文明影响更大
C.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沿海比内陆居住环境优越
4.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5.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政府官僚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封君封臣制在维系和协调封建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维护地方封建统治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 )
A.解决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B.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C.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D.无法集中中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6.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 )
A.其文明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B.深受拜占庭的宗教影响
C.继承并创新了拜占庭文化 D.与拜占庭历史传统相似
7.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列史实中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①阿拉伯商人在欧亚地区从事贸易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③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④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奥斯曼帝国财政税收系统由财政总监掌管,直接向苏丹负责。国库的收支必须完全按照他的指令来进行。帝国的主要财政收入是土地税、贡赋、人头税等。为了确保财源,帝国每隔三四十年就要调查一次纳税人口,材料反映了( )
①君主集权程度较高②帝国税收系统比较完善
③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④征税是对全国人口控制的重要原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D.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10.16世纪,西班牙大帆船横渡大西洋,将在新世界所抢夺和获得的贵金属运向了欧洲。这些贵金属的大量流入并没有给欧洲人带来所期盼的财富,而是带来了远在中国和印度都能明显感受到的通货膨胀。这一现象导致欧洲( )
①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②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③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④传统经济关系受到冲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来,德意志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仍然是用拉丁文写作的。只是那些信奉新教的地区,为了使作品能够为更多读者所接受,才开始试图使用当地语言创作。至于天主教地区,则认为拉丁语是一种地位更高、更合乎教养的语言。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德意志民族文化发展程度较高B.宗教改革主导了文学发展方向
C.拉丁文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D.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具有长期性
12.伏尔泰认为,宇宙就是一架巨大而协调运转的机器,一切都是按照数学力学规律运动的。要理解物质运动,必须假定有个“第一推动者”存在,上帝只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在创世之后,便不再干预。伏尔泰这一认识( )
A.受到了科学革命的影响 B.促进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 D.推进了古典文化的复兴
13.从全球视角下审视,美国的独立战争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仅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因为它创新性的制度建设,在历史上,小国易民主但力量弱,大国力量强但易专制,而美国构建了一个既有力量又确保民主的新型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开创政党政治的先河 B.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C.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D.确立了邦联制的国家结构
14.用在俾斯麦身上,“大政治”指的是一种以“铁”和“血”,即现代科技和军事作实力支撑,在列强之间维持巧妙平衡的“强权政治”。在1871-1890年担任德意志帝国宰相期间,俾斯麦强调外交对于内政的优先性。据此可知,俾斯麦的“大政治”( )
A.源于德国君主立宪的优势 B.力求对外扩张以获取生存空间
C.增加德国实现统一的难度 D.运用外交方式实现欧陆的霸权
15.1802年起,拿破仑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设立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教育管理的核心机构,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在帝国大学的体系下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了对法国历史和帝国荣耀的宣扬。拿破仑的主要意图是( )
A.加强君主专制B.培养科技人才 C.发展大学教育 D.宣扬国家意识
16.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 )
A.标志着明治维新的开始 B.体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C.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D.落实了殖产兴业的政策
二、材料题(4大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这是不是说是属于每个人的东西呢?法律是为所有的人制定的,对于有私人纠纷的人来说,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至于职街,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优于他人,这并非由于他的出身,而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功绩,使他获得重要地位。反之,贫穷并不能使一个有才能为国效力的人,因为地位卑微而被埋没。
-摘编自(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权利主体只能是罗马市民。公元212年,卡里卡拉帝授予殖民地臣民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狭隘有限,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罗马市民资格的普遍授予不仅使帝国内所有的臣民都成为罗马市民,而且确认了所有人(除奴隶外)在法律上的平等,从而带来了私法权利的统一。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积极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主体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这些神职人员要么服务于市民的需求,要么在男女修道院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200座新城市;意大利北部以及低地国家拥有当时最密集的城镇网络。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在德意志邦国,3000座城镇中只有约200座人口超过1万。
材料二欧洲人口在1000年到1300年间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到14世纪早期,人口又开始下滑,主要原因大约是疾病(黑死病)的蔓延,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但饥荒、疾病和战争依旧时不时地阻碍人口的增长。然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许多西欧城市中商界精英不断增长的财富显示出他们的发展相对不需要依附土地贵族。1350年到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并简要分析12-13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并概括这些变化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显著成就是政教分离,推动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教育。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嗣后的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殖民地海地和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经过长期斗争,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挣脱了法、西、葡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独立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2卷)》
材料二亚当斯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于使美国获得独立的这场革命深以为憾,因为它给法国树立了榜样。如拉法耶特侯爵刚从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回到法国就呼吁:“现在就发动一场起义,抵抗是神圣的使命。”还有下面的理论:政治权力源于接受权力统治的人民,权力应当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凡不是据此构建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法国人一度也信奉并欢呼美国人的观念:政府的灭亡就是自由的开端。
-摘编自【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结合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光山二高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B C A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D D B
17.(8分)(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答对任意两点)意义:雅典民主政治促使雅典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答对任意两点)
(6分)(2)变化:由罗马公民扩大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原因: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等。(答对任意两点)
18.(6分)(1)主要特征: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城市人口较少,但组织机构众多;主要由市民和神职人员组成。(任意2点)
主要原因: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社会治安得到改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任意2点)
(8分)(2)新变化:人口得到恢复并缓慢增长;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君主统治得到强化,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任意2点)
历史影响:促进了工商业阶层的兴起,有利于西欧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转型,也为现代欧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任意2点)
19.(6分)(1)影响:推动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共和政体的创建提供了前提;促进了美国资
本主义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宗教自由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鼓舞了广大拉丁美洲地区人民的解放运动。(答出三点即可)
(6分)(2)相同点: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都推动了共和政体的建立;在政治构建中都采用了妥协机制。(答出三点即可)
20.(12分)示例
论题:近代欧洲掀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阐释:14~18世纪的西欧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冲破了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带领着人们进入了科学的理性时代,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动员。
小结: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
(说明:比较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异同点、分析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因果关系等都可。言之有理即可。
其他论点如: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与早期殖民扩张;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