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
2024—2025学年第 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卷)
年级历史
(本试卷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3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个 题,每 题 2分,共 40分)
1. “ 在中国 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 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
次发 于公元前 221年,第 次发 于 1911年,第三次在 1949年。” 材料中的第三次“ 命” ( )
A. 建 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取得了反帝 争的完全胜利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使中国成为独 主的国家
2. 周恩来曾经说过:“ 新 主主义 命 历史,就是从天安 到天安 ” 。你认为这两个“ 天安 ” 分别与
哪 重 历史事件有关( )
A. 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
C. 五四运动 新 化运动
D. 亥 命 新 化运动
3. 1949年,“ ” 开始成为最为流 的政治词汇。从“ 解放军” “ 到使 的” 币” 、乃 每
天 过的“ 路” “ 场” 等,“ ” 词频繁地出现在 活的 。这表明我国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已经进 社会主义社会
C. 代表 会制度已确 D. 真正成为国家主
4. “ 喜 拉雅 再 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 也有源,藏族 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歌词
中 藏 “ 苦变甜” 的历史始于
A. 第 届政协会议召开
B. 开国 典的举
C. 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 藏 治区成
5. 彭德怀在 篇报告中指出:“ 它雄辩的证明: 侵略者 百年来只要在东 海岸上架起 尊 炮就可以
霸占 个国家的时代 去不复返了。” 其中“ 它” 是指( )
A. 抗 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藏和平解放
第 1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6. “ 处处埋忠 ,何须 裹 还。” 泽东的 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 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
陵园。他和 继光、邱少云等 为中国 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 英雄 B. 命烈 C. 最可爱的 D. 两弹元勋
7.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 地改 运动的是( )
A. 万 河 归 ,五亿群众庆新
B. 地还家 河改 ,妖氛敛迹农 翻身
C. 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
D. 主席挥 指 向,合作化道路宽
8. 为了深 学习和研究 地改 运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史料,其中可作为第 史料运 的是( )
A. 以 地改 运动为题材的 说《暴 骤 》
B. 亲历 地改 运动的 写成的回忆录
C. 从互联 检索获取的 地改 运动的资料
D. 市博物馆保存的 地改 运动时期的 物
9. 到 1950年底, 新解放区完成了 地改 ,实现了 农 “ 耕者有其 ” 的愿望。某村翻身的农
昼夜不停地拉 垫地,把 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 。1951 年,全国粮 产量达到 14000万吨, 1949年增
26. 9%。这表明 地改 ( )
A 解放了农村 产 B. 巩固了 主政权
C. 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 貌 D. 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 “ 燕 ,穿花 ……,今年这 更美丽,我们盖起了 ,装上了新机器。” 这 歌曲在 20世纪 50
年代 泛传唱。与歌词中“ 盖起了 ,装上了新机器” 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地改 的基本完成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 五” 计划的实施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11.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 时期,58%的翻译 员致 于翻译 程技术,其中翻译的书籍中,译 俄 的书籍
占了 38%到 45%, 其他语种的翻译分别只占到 3%到 6%,这 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新 化运动时期
C. 抗 战争时期 D. “ 五” 计划时期
12. 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 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 产量 棉花产量
第 2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年增 率 60% 35.2% 3.7% 4.7%
A. 我国建 了 较均衡的 业体系 B. 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 业
C. 计划项 主要集中在东北 D.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 业化
13. 中华 共和国诞 时,原来遗留下来不多的 业 70%集中于占全国 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狭 地带;
“ 五” 期间,苏联援建的 156个 型项 中 80%在内地,694项重点 程有 472项在中 部,占 68%。这
说明“ 五计划” ( )
A. 集中 量发展重 业 B. 使 业体系全 建
C. 实现社会主义 业化 D. 使 业布局得到调整
14. “ 鞍 轧钢开红花,‘ 解放’ 牌汽 跑中华,喷汽式 机翔蓝天, 江 桥武汉架” 这 歌谣所歌颂的
成果的取得是在
A. 第 个五年计划期间 B. 年探索时期
C. “ ” 时期 D. 改 开放时期
15. 第 四届全国 次会议和全国政协 四届 次会议于 2024年 3 在北京举 ,来 全国各地的
代表和政协委员们 聚北京,共商国是。回到 70年前,第 届全国 代表亲历的活动是( )
A. 选举了中央 政府委员会 B. 作出了 朝作战保家卫国的决议
C. 编制了第 个五年计划,进 业化建设 D. 制定了第 部《中华 共和国宪法》
16. “ 第 条中华 共和国全国 代表 会是最 国家权 机关。” 这 宪法条 的 次出现表明
( )
A. 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建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
C. 国内主要 盾有待转化 D. 代表 会制度的确
17. 电视剧《 宅 》讲述 是北京“ 同仁堂” 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 族资本家 店在新中国成 初
期应 的发展道路是( )
A. 公私合营 B. 独 经营 C. 产合作社 D. 股份制经营
18. “ 到 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 经济的命脉,私营 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 存。 部分资本
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 势所趋。” 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 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 背景
B. 的
C. 内容
第 3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D. 作
19. 泽东指出:“ 中国 命第 步,改变这个半殖 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 个独 的 主主义的
社会。第 步,使 命向前发展,建 个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 命的第 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 “ 五” 计划的超额完成 B. 三 改造的完成
C. 中华 共和国的成 D. 地改 的完成
20. 如表反应了 1952—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国营经 合作社经 公私合营经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
年份
济(%) 济(%) 济(%) (%) 经济(%)
1952
19.1 1.5 0.7 71 8 6.9
年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年
A. 解放了 产 ,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 实现了 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转变
C. 我国开始改变 业落后 貌,向社会主义 业化迈进
D. 提 了农 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简答题(本题共 2个 题,第 1 题 4分,第 2 题 6分,共 10分)
21. 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第 4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2. 结合所学并根据下列示意图,分别写出“ 五计划” 、“ 三 改造” 、“ 1954年宪法” 的历史意义。
第 5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省实验中学
2024—2025学年第 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卷)
年级历史
(本试卷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3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个 题,每 题 2分,共 4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第 6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简答题(本题共 2个 题,第 1 题 4分,第 2 题 6分,共 10分)
【21题答案】
【答案】 ①.①开国 典(新中国成 ) ②.② 藏和平解放 ③.③抗美援朝 ④.④ 地改
【22题答案】
【答案】(1)“ 五计划” :到 1957年底,第 个五年计划绝 部分指标 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
业落后的 貌,向社会主义 业化迈进。
(2)三 改造:到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 业和资本主义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
了 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 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的社会变 。我国从此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54年宪法:《中华 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
映 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 共和国全国 代表 会是最 国家权 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
法的形式确定了 代表 会制度。
第 7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