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独 作业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 选择题两个部分。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 效。
第 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 题 1 分 )
1.春秋战国时期, 对礼崩乐坏的局 ,孔 主张克 复礼;法家主张世易事异,弃礼从法;道家则认
为礼是束缚, 为 治; 墨家主张要简化礼仪,兼爱 攻。这反映出诸 百家 ( )
A. 主张重塑有序社会 B. 思想的争辩与共鸣
C.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 赢得统治者的 持
2.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 汉兴,扫除烦苛,与 休息。 于孝 ,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
载之间, 于移 易俗,黎 醇厚。周云成康,汉 景,美矣!” 与中内容相符的是 ( )
A. 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皇之治 D. 贞观之治
3.《晋书· 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 的情形是:“ 天下 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 帛殷 , 乎家
给 矣。” 当时南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重视 产 C.社会较为安定 D.北 的南迁
4.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 尔罕发掘出 量 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 宗
猎豹和武则天泛 图( 如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 ”的内容 致。以上
材料说明 ( )
①图像史料与 献史料相互印证 ②丝绸之路促进了东 的 化交流
③盛唐 化对中亚地区影响深远 ④端午节划 是撒 尔罕特有习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材料 楚越之地,地 希(稀),饭稻羹 ,或 耕 耨…… 积聚
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 “ 苏湖熟,天下 ”
——南宋谚语
材料三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南宋时期南 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 商业贸易繁荣
C.唐朝中期经济重 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 南移最后完成
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时间轴中③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 )
初三历史 第1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 国家的产 与发展 B. 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 多 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史料记载:“永乐三年,(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 洋,将 卒,携 币。造 船, 苏州泛海
福建,复 福州五 扬帆, 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 诏,因给赐其君 不服则以武慑之。五
年九 ,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 。”由此可知,郑和下 洋 ( )
① 种国家 为 ②推 和平,震慑不服,维护国家安全
③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 明 ④开辟海洋事业,铺平亚 欧航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
A.张仲景——“ 医圣” ——创编出了“ 五禽戏”
B.杜甫——“ 诗仙” ——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 类作战 式的巨 变化
D.宋应星——《天 开物》——“ 中国 17世纪的 艺百科全书”
9.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 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 第 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 家报纸评
论道:“ 中国为东 团 物,势已动……今欧洲之 ,虽 夫野 , 不以 分中国为 者。” 下列属于
对材料中“ 不平等条约” 的历史评论的是 ( )
A. 中国半殖 地化程度 加深 B.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允许 本在通商 岸开设 D. 开放沙市等为商埠
10.鲁迅说:“ 于中国所谓的 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 “ 以夷制夷',倒是想“ 以夷
制华”。然 ,夷 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 套“ 以华制华” 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 以华制华”
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
A.甲午中 战争 B.《 丑条约》的签订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 江 流,也不 个洪峰, 是以 个接 个思潮的涨落①变法图强
②政权是由枪杆 中取得的” ③“ 三 主义” ④“ 联俄、联共、扶助农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12.报纸、杂志是我们了解时政热点的重要渠道。下图杂志中最有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
A.“ 师夷 技以制夷”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国,平均地权”
C.“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D.“ 只有这两位先 (德先 和赛先 ),才可以救治中国……”
13.“ 它” 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 主主义 命转变为新 主主主义 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
化运动更加深 地健康发展,深化了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它” 是指 ( )
初三历史 第2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
C. 泽东开辟井冈 道路 D.中国 农红军 征
14.下列图组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埔军校 北伐誓师 会 国 党逮捕 命群众
A.资产阶级 主 命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
C.中华 族的抗 战争 D. 解放战争
15.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与该战争相关的诗句是( )
A.帝制千年久,武昌 义催 B. 炬南昌举,镰锤耀九州
C.中 遗愿继,北伐 昂 D.天堑 渡横, 兵夺泸定
16. 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在 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了许多重
要会议,为中国 命和建设指明了 向。下列示意图①处应填写( )
A. 找到了中国 命的正确
道路 B.作出了党的 作重 转移的决定
C.提出了建 抗 族统 战线 D.标志着中共从幼年 向成熟
17. 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部壮丽的史诗。下列诗句描述的事件发 在 征期间( )
①红军荟萃井冈 ,主 形成在此间 ②娄 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 帜竖
③ 沙 拍云崖暖, 渡桥横铁索寒 ④钟 起苍 ,百万雄师过 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下图为某学 的课堂笔记,其中?处可填的是( )
初三历史 第3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 古代希腊罗 化 B. 古代埃及 明
C. 封建时代的阿拉伯 化 D. 古代印度 明
19.物理科代表巧 电路图表示 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 权 的转移(如图:打开 S1,闭合 S、S2,L
灯亮)。其意指(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 本
2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 主》 书中说道:“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 巧匠创造的
件只能使发明 成名发财, 落到他 之 就变成 处的美丽艺术品。” 托克维尔强调的是( )
A.美国的 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
B.美国联邦宪法与美国国情相适应,具有其独特性
C.美国联邦宪法 件中看不中 的艺术品
D.美国联邦宪法是美国 排除外部思想影响 独 发明的
21. 20世纪 30年代, “ 起初怀疑苏联为新社会制定的计划,许多 都认为它们 定会失败。随着
系列五年计划的展开,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代替。” 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缓解了社会危机 B. 物质 活 平极 提
C. 独特模式推动 业化的实现 D. 赫鲁晓夫改 取得巨 成效
22. “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够救美国, 外乎是政府在 产过剩条件下,直接把过剩劳动 和国家 业化
过程所创造的设备 产能 结合起来,去做国家投资的基础建设,开发中 部。” 体现这 内容的措施是
A. 积极扩 产 B. 抑制消费需求 C. 实施以 代赈 D. 恢复银 信
23.下 是张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图 资料。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络技术的研发 B.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C.妇 地位的提 D. 与 然的和谐相处
24、不断涌现的在线直播、短视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实体经济与信息
技术深度融合,物质产品的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 平不断提 ,借助信息 络、 数据等信息技术,
可以在世界的任何 个 落为实物产品的使 者提供信息技术 持。由此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
是( )
A.科学技术的创新 B.国际环境的稳定
初三历史 第4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C. 国政府的引导 D.各国之间的合作
第 部分 选择题 (共2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 近代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 示意图中的字 A、B所代表的内容。(2分)
材料 传统的世界格局是以欧洲 国均势为中 ,由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 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仍然是 个以欧洲 国为中 的格局。美、 的崛起和扩张实质上是欧洲格局的扩 和延伸。 雅尔
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 的地位 去不复返。随着美苏崛起,两极 量
为国际结构中 , 洋时代逐渐过渡到太平洋时代。 ——摘编 陈从阳《凡尔赛 华盛
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较研究》
(2)依据材料 ,说明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两 不同之处。(2分)
材料三 美苏双 彼此都深陷于冷战体系中,他们都为此付出了相当 的代价。冷战政治使美苏关系僵化,
阻碍了双 创造性地应对世界体系内 益丰富的多样性。不过有证据表明,苏联在此 付出了 美国
更 的代价。 ——摘编 《50年战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付出的代价 美国更 的原因。(1 分)
材料四 “ 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 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 20世纪 50年代后,东
欧和 欧各国却惊 地东 再起。这 复兴同中国 益增 的实 和 信 起导致了 种全新的世界政治
格局。美苏短暂的 要地位让位于 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 主义的恢复 少从政
治上看来是如此。”
——摘编 斯塔夫 阿诺斯《全球通史》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 暗淡” 和“ 东 再起” 的主要原因。(2分)
(5)材料四表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世界应该如何迎接这 趋势的到来?
(2分)
2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 为追求 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断奋勇争先、救亡图存,直到
1949 年开启了古 中国凤凰涅槃、浴 重 的新征程, 舞了华夏 满怀信 、携 向 前
续写新华章、建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内忧外患的冲击】
材料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 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 样,麻 不仁,妄 尊
。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 觉悟了,知道 学 洋不可。
初三历史 第5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 中的“ 学 洋” 具体指什么运动?(1 分)
【甲午战败的震撼】
材料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痛下决 以 之法来取代祖宗之法。戊戌变法的核 物康有为向光绪皇帝
上呈了《 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且毫不讳 变法若采鉴 本, 切已 。不幸,戊戌变法因
诸种因素 未成功。主事者或流亡海外,或 溅闹市,光绪皇帝失去权 ,处于软禁状态中。
——王建朗 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中戊戌变法“ 以 之法来取代祖宗之法” 在哪些 触动了传统的封建
制度?(2分,答出两点即可)
【 族沉沦的回应】
材料三 1894年,孙中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 强等多项改 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
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 部编版《中国历史》( 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 ,概括孙中 救国 式的变化。(不得照抄原 。)(1分)
【改天换地的壮举】
材料四 中国最初的 克思主义者多为知识分 ,如陈独秀、李 创等,他们没有财源资助建党;在 20
世纪 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不可能找到社会援助,……1920年 4 ,维 斯基(共产国际代表)
来到中国,他从经济上援助了党的筹备。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成 之初制定的最低纲领有何意义?(1分)
【创造 命的新 向】
材料五 井冈 道路的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即从国情出发选择 命道路。以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在秋收起义失利转 井冈 后,正是 通过总结经验, 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深 分析后,
才认识到农村是中国 命的中 和主要阵地,从 开创了井冈 道路。
——摘编 陈晓美、凌引《井冈 道路: 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开篇》
(5)依据材料五回答,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六 党指挥枪是保持 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 与 的 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
的真理。
——整理 《追寻党指挥枪的三个历史节点》,载《解放军报》2021 年 6 4
初三历史 第6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6)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党指挥枪” 发端于南昌起义、定型于古 会议的依据。(2分)
27.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促进统 多 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 秦朝以前, 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 诸夏” 或“ 中国” 只是 个笼统的概念,
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朝,“ 中国” 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 个明确政治制度
的庞 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 国 和 众。
——摘 《秦汉史》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史实说明“ 直到秦朝,‘ 中国’ 字有了具体的表现” 。(1 分)
材料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 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 (平 )可 以做宰相,可以为公
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 常 的弹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写出材料 中“ 这种制度” 的名称,并根据材料 概括这 制度的影响。(2分)
材料三 元朝同宋 样,把地 分成路、府、州、县, 实际上元代的地 政权不交在地 ,乃由中央派
中书省管理。 省 官是中央官, 亲 降临到地 。 ……所以 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 政府,
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 政制度的名称及其创新之处。(2分)
材料四 统治者为将国家认同的边治思想发展为可以富边惠 的制度, 商周时起,就开始设置边治机构,
制定边治制度,科学有效施政,从 创造出 个有机的中华“ 统” 帝国。
—— 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 这 主题,拟定 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
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 )(3分)
初三历史 第7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注意:所有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初三历史 第8 共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25年春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独 作业
参考答案
、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A D B B D A B C D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B C D C A B B C C B A
、 选择题
25
(1)A:第 次世界 战。(1 分)B:冷战(或两极格局)。(1 分)
(2)以欧洲 国均势为中 变为以美苏两极 量为中 ;(1 分) 洋时代变为太平洋时
代。(1 分)
(3)苏联在冷战中牺牲经济来发展军事,导致苏联最后的解体。(1 分)
(4)“ 暗淡” 原因: 战和 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实 和地位。(1 分)“ 东 再起” 原因:
战后,欧洲 向联合,建 欧盟,提 了欧洲的经济实 和国际地位。(1 分)
(5)多极化。(1 分)各国应该放弃武 和冷战思维,建 合理和平的世界新秩序:各国应
该守望相助,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建 类命运共同体;等等。(1 分)
26
(1)洋务运动。(1 分)
(2)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 上书 事。经济 : 励私 兴办 矿企业,
发展农、 、商业。 化 :开办新式学堂;废除 股 ,改试策论。(任选 2点,2分)
(3)放弃改良,转向 命。(1 分)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 次提出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主 命纲领。(1 分)
(5)观点:井冈 道路的实质是从国情出发选择 命道路。(1 分)依据:中国共产党 在
秋收起义失利后,通过总结经验,深 分析中国国情,认识到农村是中国 命的中 和主要
阵地。从 开创了井冈 道路。(1 分)
(6)依据:南昌起义中共创建了 的军队。(1 分)古 会议确 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1 分)
27.
(1)原因:秦 统 ,建 起我国第 个统 的多 族的封建国家
(2)制度:科举制。
影响:平 可以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3)制度: 省制度。
创新之处: 省 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4)观点:中国古代有效的边疆治理推动统 多 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论述: 汉设 域都护府,标志着 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朝为了对边疆进 有效的治
理,设宣政院管辖 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国
家统 ;清朝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 北边疆;乾隆帝平定回部 和卓叛乱;清朝设
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清朝设置驻藏 ,监督 藏地 政务,巩固边疆,促进了统 多
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报告查询 :登录zhi 或扫描 维码下载App
( 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2) ; (2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 (1分)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 2B铅笔填涂,修改时 橡 擦
净。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 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4) (1分)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5) (2分)
(6) (2分)
27.(8分)
(1) (1分)
(2) (2分)
(3) ; (2分)
(4)
(3分)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25年春学期九年级历史 度独 作业
准考证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9] [ 9] [ 9] [ 9] [ 9] [ 9] [ 9] [ 9]
、选择题(共24分)
1 [ A] [ B] [C] [D] 6 [ A] [ B] [ C] 11 [ A] [ B] [C] 16 [ A] [ B] [C] 21 [ A] [ B] [ C] [ D]
2 [ A] [ B] [ C] [ D] [ D] 7 [ A] [ B] [ C] [D] 12 [ A] [ B] [C] [D] 17 [ A] [ B] [ C] 22 [ A] [ B] [ C] [ D]
3 [ A] [ B] [ C] [ D] [ D] 8 [ A] [ B] [ C] [D] 13 [ A] [ B] [C] [ D] 18 [ A] [ B] [ C] 23 [ A] [ B] [ C] [ D]
4 [ A] [ B] [ C] [ D] [ D] 9 [ A] [ B] [ C] [D] 14 [ A] [ B] [C] [ D] 19 [ A] [ B] [ C] 24 [ A] [ B] [ C] [ D]
5 [ A] [ B] [ C] [ D] [ D] 10 [ A] [ B] [C] [D] 15 [ A] [ B] [C] [ D] 20 [ A] [ B] [ C]
[D] [ D] [ D]
、 选择题(共26分)
25.(9分)
(1) A: ;B: (2分)
(2) ; (2分)
(3) (1分)
(4) ; (2分)
(5)
(2分)
26. (9分)
(1) (1分)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