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年三月份阶段性学情诊断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 10N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起飞推力超过 107N
C.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重约 0.03N
D.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50N
2.2024年巴黎奥运赛场上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下列场景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他选项
不相同的是( )
A.运动员将铅球掷出 B.球拍将乒乓球击出
C.运动员将弓拉弯曲 D.跳板将运动员弹起
3.如图所示,小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
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作用点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大小有关 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4.小聪和小明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们都恰好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
臂张开伸直。已知小聪比较高、手臂比较长,小明比较壮、力气比较大。当他们都两臂张
开伸直时,他们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大小情况是( )
A.小聪的拉力更大 B.小明的拉力更大
C.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下面关于力学说法错误的是( )
A.降低物体重心,增大物体支撑面可以增加物体的稳定程度
B.洒水车沿道路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惯性减小
C.磁悬浮列车与气垫船是通过使摩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
D.踢出去的足球受到踢力、重力和阻力
第 1 页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当书突然停住时,橡皮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左倾倒
B.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可以跳得更远,这是利用惯性
C.丙图中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因为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丁图中汽车的安全气囊可以减小乘客的惯性
7.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 F1和 F2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 B. C. D.
8.下列各种动作,若无其他辅助,在水平地面上无法保持的是( )
A. B. C. D.
9.自行车的设计蕴含着许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下列设计哪一项是为了减小摩擦( )
A.用力捏车闸刹车 B.车轴处装有滚轮轴承
C.轮胎表面有花纹 D.脚踏板表面凹凸不平
10.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大扫除中,总重为 200N的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小华用 1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 )
A.350N B.50N C.150N D.0N
第 2 页
11.(双选)如图,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了一副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镜对书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书对眼镜的支持力与眼镜对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眼镜所受的重力与书对眼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多选)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木块。小朱用水平推力 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
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的大小随时间 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在 0~1s内木块受的摩擦力 f为 100N
B.在 1~3s内木块受的摩擦力 f为 300N
C.在 1~6s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始终为 200N
D.在 0~6s内木块受的摩擦力 f先变大后不变
二、填空题(21分)
(1题) (2题) (3题)
1. 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比赛于 2024年 12月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国乒在赛事中表现出
色(如图所示),不仅延续了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展示了在个人赛中的卓越竞技水平。
乒乓球在双方运动员之间来回飞舞,说明力可以改变 ;击球瞬间球拍和乒
乓球都会发生一定的形变,说明力的作用是 。
2. 如图所示是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形。运动员
和滑雪板总质量为 100kg,运动员和滑雪板受到的总重力大小为 N;此时他所受重
力的方向总是 的;运动员在离开跳台后,由于 会继续向前
运动一段距离。(g=9.8N/kg)
第 3 页
3. 如图所示,一个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 发生了弹
性形变,杯子受到重力和桌子对杯子支持力的关系 。
(4题) (6题) (7题)
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点,使细线处于伸直状
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 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 B
点时,小球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此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则小球将 (选填“静止”“沿 BC方向运动”“沿 BD方向运动”或“沿 BE方向运动”)。
5. 小红在超市中用 10N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突然在道中间有一位老奶奶,小红立即用 15N的力向后拉车,购物车减速向前运动,此时
购物车受到的合力为 N。
6.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
F2=3N。那么物体 B受物体 A的摩擦力大小为 N,物体 B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
大小为 N,方向 。
7.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喷气发动机喷出气体,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假如在喷气升空过程中,
作用在火箭上的重力消失,火箭将 (选填“加速下落”或“匀速上升”“加
速上升”或“立即静止”)。
8.第二十四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启幕,这座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
瞬间化身为亚洲冰雪运动的璀璨舞台。在短道速滑赛场,冰刀与冰面激烈摩擦,划出一道
道白色的痕迹。运动员起跑瞬间,用力蹬冰,推动他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去。比赛中,运
动员们弯着腰滑行,冲向终点后仍要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最终才能稳稳的停在冰面上。
从上面的划线阅读材料中找出两个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 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
举例 冰刀与冰面激烈摩擦,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 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1
2
第 4 页
9.如图所示为根据“力与运动”的有关内容绘制的知识结构图,请将图中内容填写完整:①
处应为 ,②处应为 。图中线条表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③这根线
前后知识蕴含的物理意义是:力是 (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三、作图题(4分)
1.如图所示,吊灯挂在悬绳上静止不动,画出吊灯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木块对斜面 2N压力的示意图。
(1题) (2题)
四、实验题
1.(4 分)下表是同学们在研究“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
(1)实验中用 (请填写测量工具)分别测出 1 个或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 并
把数据填入下表中。
钩码数/个 质量 m/Kg 重力 G/N
1 0.05 0.49 9.8
2 0.10 0.98 9.8
3 0.15 1.47 9.8
4 0.20 1.96 9.8
5 0.25 2.45 9.8
(2)请你补全表格中缺少的项目: (写明字母和单位);
(3)根据分析处理表格中的数据,请写出实验结论: 。
第 5 页
(4)(不定项)由于各地 g 值相差较小,请你结合学.过.的重力知识,为提高测出 g 值的准确性,
找出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有哪些( )
A、应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
B、选择质量较大的物体
C、多次测量同一地点的 g 并求出平均值
D、多次测量不同地点的 g 并求出平均值
2.(5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 (选填“相同”或者
“任意”)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相同;
(2)实验时,用小车在水平面前进距离反映 ;
(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 ,运
动时间越长,进而推断: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做 运动。
3.(5 分)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每个钩码的
重力均为 1N。
(1)在图甲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小车是否保持 (选填“静
止”或“加速运动”)状态;
(2)他们利用图甲进行多次实验发现,两边的钩码个数不同时,小车将加速运动,说明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大小应 ;
(3)图甲中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后,保持两边钩码数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
度后放开,小车将转动回到原来位置,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上;
(4)小华同学发现图甲中装置不好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于是他用轻薄卡片代替了小车来探究,如图乙所示。你认为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
A.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把卡片剪成两半 C.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第 6 页
(5)如果将小车换成轻质弹簧测力计,如图丙所示,在左右两端各挂上重 2N 的钩码。若忽
略绳重和摩擦,则可推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7 分)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甲、乙、
丙所示,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宇用测力计缓缓,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
(1)在图甲实验中,小宇首先以 4cm/s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示数如
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接着,小宇又以 8cm/s的速度拉动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与之前示数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相比甲实验,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乙实验在木块上增加砝码,
是为了增大 的压力。(填序号“A.砝码对木块”、“B.木块对木板”或“C.木板对
桌面”)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
力越 ;
(3)小宇继续找来另一个接触面粗糙的木板,以相同的方式做了丙图实验,对比乙、丙两次
实验现象可知:
(4)小宇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 f 随压力 FN具体变化的图象,
如丁图,利用上述实验现象和结论结合丁图,可得出长木板 (填“a”或“b”)的接触
面更粗糙。
(5)小宇还发现,原来实验在操作中较困难,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
实验中用力 F 向右拉着木板运动,在木块稳定后增大 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 7 页
五.(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厉害了我的桥-----------港珠澳大桥
2018年 10月 24日上午 9时,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正式通
车。大桥东接香港,西接海、澳门,全程 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现在驾车从
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 45分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
之一。港珠澳大桥分别由三座通航桥、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道、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
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细成,世纪工程的完美建成,少不了斜拉索的力学奥秘。
图甲是其中一座斜拉式通航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共 42根钢索,桥塔两侧对称的多
根钢索将桥面紧紧拉住,防止垮塌,一根钢索与桥面夹角为 30°,它对桥面的拉力为 F = 5
×106N。可简化为图乙所示,工程师为有效减小每根钢索的拉力进一步抽象为图丙的结构
来设计。斜拉桥跨度大,可方便大量轮船在桥下通行,桥塔高度适中,结构稳定,使水陆
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整座大桥从设计到建造无不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标准”。
丁
(1)桥梁可以根据其形状和结构分类。常见的桥梁包括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斜拉桥,请问
港珠澳大桥中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属于( )
A、梁桥 B、拱桥 C、斜拉桥 D、悬索桥
(2)“正交分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等效处理方法,如图丁所示,力 F可以分解为相互垂
直的两个力 F1、F2,如图乙所示,已知江海直达船航道斜拉桥部分,钢索与水平桥面成θ=30°
角、大小为 5×106N的拉力 F,F1表示其中一根钢索竖直向上的分力 F1=Fsin30°
(其中 sin30°= 1 2),问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上所有钢索竖直向上的合力为 N
(3)港珠澳大桥在设计时,考虑桥梁负载增加时保持桥梁结构稳定、不易弯曲问题。以下哪
种几何元素构成的物体稳定性好呢?( )
A、三角形结构 B、平行四边形结构 C、长方形结构
第 8 页
六.大计算(7 分)
有一辆质量为 3000kg 的汽车,在某路段匀速直线行驶时,司机看到标志牌如图所示,已
知该车装有货物 10t。问:(g=10/kg)
(1)该车和货物总重为多少 N?
(2)在此路段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照标准,该车是否违反规定?
(3)若该车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 0.02 倍,求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大?
第 9 页
初三学年三月份阶段性学情诊断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A D B A C B D BD ACD
二、填空题
1、物体运动状态 相互的
2、980 竖直向下 惯性
3、桌面 一对平衡力
4、不是 静止
5、10 25
6、5 2 水平向左
7、喷出的气体 加速上升
8、合理即可
9、静止状态 不受外力 改变
三、作图题
(1 题) (2 题)
四、实验题
1、(1)弹簧测力计
(2)G 与 m之比/(N·kg-1)或 G 与 m 之比/(N/kg)
(3)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4)ABC(错选、漏选均不给)
2、(1)相同 初速度(或速度)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匀速直线
3、(1)静止 (2)相等 (3)同一直线 (4)B (5)2
4、(1)1.8 不变 (2)B 大
(3)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b (5)不变
五、(1)C (2)1.05×108 (3)A
六、大计算
(1) m 车=3000kg=3×103kg m 物=10t=104kg
m 总=m 3 4 4车+m 物=3×10 kg+10 kg=1.3×10 kg
G 总=m 总g=1.3×104kg×10N/kg=1.3×105N
(2)指示牌含义:通过此路段(每)辆车(总)质量不允许超过 20t
m 总=1.3×104kg=13t
13t<20t
所以没有违法规定
(也可以比较重力)
(3)由题可知,
f =0.02G 总=0.02×1.3×105N=2.6×103N
因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F 牵引力=f =2.6×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