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 3 月练习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1p B.2d C.3f D.4s
2.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NaOH 的电子式:
B. 基态 Cl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 基态 Fe2+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
D.H2O 的 VSEPR 模型: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1s < 2s < 3s < 4s
B.在电子云图中,用小黑点表示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电子
C.原子中,电子从 n=4 的状态跃迁到 n=3 的状态时,将释放能量
D.CH4 和 NH +4 的 VSEPR 模型相同
4. 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
化学键 C-H Si-H C=O C-O Si-O C-C Si-Si
-1 411 318 799 358 452 346 222
键能 / kJ ·mol
A.稳定性:CH4> SiH4 B.键长:C=O< C-O C.极性:C-H< C-O D.SiH4比 CH4更易生成氧化物
5.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ⅥB 族
B.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3d5 4s1
C.铬原子第 3 能层有 5 个未成对电子
D.Cr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K 的第一电离能
6.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Cl > S > Na
B.卤素单质的熔点:I2 > Br2> Cl2 > F2
C.羧酸的酸性:CH2ClCOOH > CCl3COOH
D.相同条件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2H5OH > CH3(CH2)4 OH
7.Nh(中文名“鉨”)的原子序数为 1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 的原子核内有 113 个质子 B.Nh 是 d 区元素
C.Nh 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D.Nh 的原子半径大于同主族其他元素
8.下列过程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碘升华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金属钠熔融 D.氯化钠溶于水
9.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Ca8Y)Fe(PO4)7]”。
Y(钇)是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8Y)Fe(PO4)7是一种磷酸盐 B.电负性 O>P,嫦娥石中 P 显正价,O 显负价
C.在元素周期表中,O、P、Fe 均属于 s 区元素 D.原子半径:O<P
1
10.“律动世界”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主题年活动报告中,提到了一种具有净水作用的物质,它由 Q、W、X、Y、
Z 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组成。该五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元素 信息
Q 基态原子只有一种形状的轨道填有电子,并容易形成共价键
W 基态原子有 5 个原子轨道填充有电子,有 2 个未成对电子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 Y、Z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能反应
Y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3 周期、第ⅥA 族
Z 焰色反应为紫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Q < W < Y B.第一电离能:W < X < Z
C.简单离子半径:X < W < Z < Y D.这种物质只含离子键
11.法匹拉韦是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B.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C.分子中形成 σ 键与 π 键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15: 4
D.分子中 C-N 键的键能大于 C-F 键的键能
12.碱金属氯化物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NaCl 和 CsC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NaCl Cs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 中 a 为 Na+
B.CsCl 中 Cs+周围紧邻 8 个 Cl-
C.离子键本质是静电引力,静电场是圆形对称,因此离子键无方向性。
D.已知离子键强弱与阴阳离子的半径成反比,与阴阳离子的电荷数成正比。据此氯化
钠中离子键强于氯化铯中离子键
13.下图表示某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的杂化过程。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的是sp3 杂化 B.图中的s轨道可能属于K层
C.杂化后,pZ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 D.杂化前,p轨道可能比s轨道的能量低
14.H2O2 是常用的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在 H2O2分子中只有 σ 键没有 π 键
B.H2O2 为非极性分子,O 原子采取 sp3杂化轨道成键
C.H2O2 能与水混溶,不溶于 CCl4
D.H2O2 分子间作用力强于 H2O 分子间作用
2
15. 很多含巯基(―SH)的有机化合物是重金属元素汞的解毒剂,如化合物Ⅰ、Ⅱ(结构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两个化合物中 S 原子均采取 sp3杂化
B.在两个化合物中 C―C―C 键角均是 180°
C.两个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化合物Ⅱ的水溶性不如化合物Ⅰ
16. 工业上通常利用反应 2Al2O3(熔融) 4Al + 3O2↑来获得单质铝,反应时还需要
向 Al2O3(熔点 2050 ℃)中添加 Na3[AlF6]以降低熔化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 和 Na3[AlF6]熔化时会破坏离子键
B.金属铝由“自由电子”和 Al3+之间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C.[AlF ]3-6 的中心离子是 Al3+,其配位数为 6
D.可将该反应中的 Al2O3换成 AlCl3(熔点 194℃)进行电解获得单质铝
17. B―N 键与 C―C 键是等电子结构。将环己烷中的 C―C 键用 B―N 键进行代替,科研工作者合成了具有储氢
能力的 X、Y、Z。Y 经受热分解,产生 5 %的质量损失,并得到高纯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N 是极性共价键
B.1 mol 分子 Y 受热分解得到 6 mol H2
(Y 摩尔质量 86 g/mol)(H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
C.分子 Y 与 Z 互为同分异构体
D.环己烷、X、Y、Z 所含的电子数目一定相等
18.将 CoCl2 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
[Co(H O) ]2+ + 4Cl- [CoCl ]2-2 6 4 + 6H2O △H。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已知:[Co(H 2+ 2- 2-2O)6] 粉红色 [CoCl4] 蓝色 [ZnCl4] 无色
下列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Co(H 2+ 2-2O)6] 和[CoCl4] 的 Co2+配位数之比为 2︰3
B.由实验①可知平衡逆向移动
C.由实验②可推知△H < 0
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 ]2-4 < [CoCl ]2-4
3
19.依地酸铁钠是一种强化补铁剂。某实验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探究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已知:依地酸
根是常见的配体,邻二氮菲可与 Fe2+形成橙红色配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现象②和③推测,依地酸铁钠中不含 Fe(III)
B. 依据现象②和⑤推测,依地酸铁钠中含 Fe(II)
C. 依据现象①、②和③推测,SCN-与 Fe3+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强于依地酸铁钠
D. 依据现象①、④和⑤推测,与依地酸根相比,邻二氮菲与 Fe2+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20.兴趣小组为探究 FeCl3 在溶液中显黄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试剂 a 试剂 b 现象
① 3 m L 试剂 b 0.2 mol·L-1 FeCl3 蒸馏水 溶液为黄色
② 0.2 mol·L-1 FeCl 2 mol·L-13 盐酸 溶液为浅黄色
③ 0.2 mol·L-1 Fe(NO3)3 蒸馏水 溶液为浅黄色
3 mL 试剂 a
④ 0.2 mol·L-1 Fe(NO3)3 2 mol·L-1 硝酸 溶液接近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的溶液颜色比①中的浅,主要是因为 Fe3+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B.由③④可知,Fe(NO3)3 溶液显浅黄色与 Fe3+水解有关
C.由以上实验可推知,FeCl3 溶液显黄色与 Fe3+水解、Cl-存在均有关
D.由以上实验可推知,导致②③溶液均为浅黄色的原因相同
4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3 题,共 40 分。
21.(18 分)水丰富而独特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1)对于水分子中的共价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判断,属于 键;依据 O 与 H 的电负性判断,
属于 共价键;从分子极性角度判断,水分子为 分子。
(2)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杂化轨道类型为 。
(3)下列事实可用“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解释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常压下,4℃时水的密度最大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 160℃
c.水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强
(4)水是优良的溶剂,常温常压下 NH3 极易溶于水,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写出两
条)。
(5)酸溶于水可形成 H + +3O ,H3O 的电子式为 ;由于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不同,会对微
粒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如 NH3 中 H―N―H 的键角大于 H2O 中 H―O―H 的键角,据此判断 H3O+和 H2O
的键角大小:H +3O H2O(填“>”或“<”)。
.( 分) 3-与许多金属离子或 +22 10 [FeF6] NH4 形成的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基态 Fe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钢铁表面成膜技术是钢铁防腐的重要方法。工业上利用某种转化液使钢铁表面形成致密的 K3[FeF6]膜以进
行防腐,该转化液是含 2-KF、HNO3、(NH4)2S2O8(或 H2O2)等物质的溶液(pH ≈ 2)。 S2O8的结构如
下:
①比较 O 原子和 S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H4)2S2O8能将 Fe2+氧化为 Fe3+的可能原因是含有“-O-O-”结构
b.依据结构分析,(NH4)2S2O8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
c. 2-S2O8 中“S-O-O”在一条直线上
③ 转化液 pH 过小时,不易得到 K3[FeF6],原因是_______。
(3) +[FeF ]3-6 与 NH4 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化合物(NH4)3[FeF6]中的化学键类型有
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23. (12 分)实验小组研究硫酸四氨合铜(Ⅱ)( [Cu(NH3)4]SO4·H2O)晶体的制备。
【实验一】制备[Cu(NH3)4]SO4 溶液
甲:向 2 mol/L Cu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标记为浊液 a)中加入过量
6 mol/L 氨水,沉淀不溶解。
乙:向 2 mol/L CuSO4溶液中滴加 6 mol/L 氨水,产生蓝色沉淀,再向浊液中继续滴加过量 6 mol/L 氨水,沉
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1)画出四氨合铜配离子中的配位键: 。
(2)甲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研究甲、乙中现象不同的原因。
【提出猜测】ⅰ.Na+可能影响[Cu(NH3) 2+4] 的生成。 ⅱ.NH +4 促进了[Cu(NH3)4]2+的生成。
5
【进行实验】
①将浊液 a 过滤,洗涤沉淀,把所得固体分成两份。
②向其中一份加入过量 6mol/L 氨水,观察到 ,说明猜测ⅰ不成立。
③向另一份中加入过量 6mol/L 氨水,再滴入几滴 (填试剂),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说明猜测ⅱ成立。
【实验反思】
④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为什么 NH +4 能促进[Cu(NH3)4]2+的生成: 。
【实验二】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资料:
ⅰ.[Cu(NH3)4]SO4·H2O 受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与 CO2 和水反应;
ⅱ.[Cu(NH3)4]SO4·H2O 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所得深蓝色溶液中获得的晶体中往往含有 Cu(OH)2、Cu2(OH)2SO4 等杂质 。
(4)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从乙所得深蓝色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Cu(NH3)4]SO4·H2O 的措施是 (写出二
条即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