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台湾省+7.7认识家乡(共3课时课件20+30+26张)-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6 台湾省+7.7认识家乡(共3课时课件20+30+26张)-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08:58:1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时 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地理悦读】
  2021年,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占制造业总值的51%,其中以半导体产业为核心,半导体产业的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何如此发达 【目标导航】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经济发展特点。(区域认知)
运用资料,说明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综合思维)
基础知识预习
一、经济发展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来,_________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2.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形成以___
_______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3.___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4.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
硅谷”,其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但是,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未能自主掌握核心技
术,高度依赖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对外贸易

子工业
祖国大陆
新竹
二、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是必然要求。通过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这一重要途径,继续创造条件,扩大两岸同
胞直接交往,促进两岸各界交流,培养两岸同胞真诚相助、_________、共享机遇、
共担荣辱的深厚情感。
互惠互利
名师提醒
台湾发展对外贸易的条件
1.有利条件:优越的位置、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吸引外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不利条件: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岛内市场狭小。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情境创设 
  2020年,台湾集成电路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35.5%,最大市场为祖国大陆。台湾省多个产业属于大陆产业链的一环,其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图1是台湾省地图,图2是台湾岛物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1
台湾省的新竹市是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其中集成电路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祖国大陆。说出新竹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
答: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运输便利等。
思考2
在大陆的各大超市,人们经常能见到来自台湾省的农产品。台湾省农业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知识归纳 
台湾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变式训练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暑假,贝贝同学到台湾进行研学旅行。读台湾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贝阅读研学资料发现,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台湾最大的贸易伙
伴是_________。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
上升,形成以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2)贝贝研学时发现台湾岛多山,人口集中分布在该岛的_____(选填“东部”或“西部”)
沿海平原地区。
(3)贝贝准备返程,在机场候机时被告知因受_____(填气象灾害)和暴雨的影响,航班被
迫延迟。
祖国大陆
电子工业
服务业
西部
台风
【解析】第(1)题,台湾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形成以电子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第(2)题,台湾省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台湾省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第(3)题,台湾省东部处于台风多发区,机场候机时可能会受到台风和暴雨的影响, 导致航班延迟。
1.读台湾岛地图(右图),下列有关台湾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短急,内河航运发达
B.铁路环岛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C.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西部平原
D.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课后作业测评
A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台湾岛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发展航运,内河航运不发达;受中部多山地的影响,铁路环岛分布;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西部平原;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下图示意台湾岛农业用地分布和新竹市科学园区分布。读图,完成2~3题。

2.台湾岛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内陆地区 C.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
3.新竹科学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气候湿热 ②高等院校众多 ③森林广布 ④交通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D
【解析】本题组考查台湾省耕地分布及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第2题,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沿海地区。第3题,高新技术产业一般分布在科技发达(高等院校众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森林广布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关。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势不可挡。图甲为台湾省示意图,图乙为台湾省三大产业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台湾省三大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占比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占比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
C.第三产业占比比重一直在增加 D.1985年后,第三产业占比快速增长
5.改革开放初期,祖国大陆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条件是( )
①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②资金充裕,先进的管理经验
③文化相近,同源同宗 ④政策引导,政府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C
6.台湾省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包括( )
①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②海岛多港口,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的出口和工业产品的进口
③吸收和利用外国资本
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解析】本题组考查台湾省的经济特征。第4题,据图可知,第一产业占比波动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波动上升;1985年后,第三产业占比快速增长。第5题,祖国大陆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大陆有政策、市场、劳动力等优势,台湾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优势;大陆与台湾省同属一脉,文化相近,便于沟通;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政策对于吸引台商投资支持力度较大。第6题,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工业区,产品种类多;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劳动力资源丰富;台湾省面积较小,矿产和能源原料匮乏,但海岛多优良海港,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台湾省吸收和利用外国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
  2023年1-11月,台湾省对祖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品及服务输出额占台湾省总输出额的35.4%。图1为我国东南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台湾岛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图3为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没有河流 B.中东部气温高,西部气温低
C.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D.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福建省是台商投资的主要集中区,两地“商缘相连”。福建省吸引台商投资的有利条
件有(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建厂
②福州、厦门等地海运便利
③两省地域文化相近
④两省距离较近,运输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D
9.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 )
①扩大彼此产品的销售市场
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台湾省向祖国大陆输送能源矿产
④扩大交流,促进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及与大陆的联系。第7题,读图可知,台湾东部地区有河流;中部气温较低,四周气温较高;西部地区地形较平坦,人口稠密;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第8题,福建省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条件有福州、厦门等地海运便利,两省地域文化相近,福建省离台湾省近,人流、物流方便。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为主。第9题,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扩大彼此产品的销售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台湾省发展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台湾要进口原料,而不是台湾省向祖国大陆输送能源矿产,输送的主要是工业产品;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创新。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江西至台湾的首趟铁海联运专列于2022年1月10日下午开通,列车所运货物将通过铁海联运模式直运台湾高雄、基隆等多个港口。图甲示意江西至台湾铁海联运图,图乙示意台湾岛地形。
(1)从南昌至高雄的铁海联运路线大致呈___________走向。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都
具有_______、_______的优点,铁海联运为大宗货物的运输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
供了更大可能。
(2)赣台铁海联运货物从南昌出发,东至福建省的厦门,渡过_________(填海域)至台湾
高雄、基隆等港口。
(3)台湾岛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有专家认为B段未来建成海底隧道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回答一点即可)
答: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小,通行较为安全可靠。
西北—东南
运量大
运价低
台湾海峡
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沿铁路线分布,沿海分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台湾省城市分布特点等相关内容。第(1)题,读图可知,从南昌至高雄的铁海联运路线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都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优点,适合长途运输,铁海联运为大宗货物的运输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大可能。第(2)题,赣台铁海联运货物从南昌出发,东至福建省的厦门,渡过台湾海峡至台湾高雄、基隆等港口,台湾省和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第(3)题,台湾岛的中东部为山地,四周为沿海平原,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平原,台湾岛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沿铁路线分布。第(4)题,B段是台湾海峡段,未来可能建成海底隧道形式,主要原因是台湾海峡多台风、暴雨、海雾和风暴潮等,海底隧道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小,通行较为安全可靠。(共30张PPT)
第六节 台湾省
第1课时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地理悦读】
阿里山山势雄伟,气候凉爽,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你知道阿里山位于哪里吗 【目标导航】
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区域认知)
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根据材料,明确台湾拥有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综合思维)
基础知识预习
一、祖国的宝岛
1.基本概况
(1)位置:位于祖国_________,东临太平洋,西隔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南隔_________与菲
律宾群岛相望,北临东海。
(2)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_______、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
岛等许多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面积与人口: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338万人(2021年)。
2.地形:台湾岛地势_________,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2/3,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
陵、西部多___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3.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_________气候,终年长夏无冬,雨多风强。
4.资源:资源丰富,有“_________”“水果王国”的美称;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短缺。
东南沿海
台湾海峡
巴士海峡
钓鱼岛
东高西低
平原
玉山
热带季风
植物王国
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与我们是同宗同祖的骨
肉同胞,海峡两岸同胞_________、同文同种。
2.台湾___族人口约占全省的98%,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_____;_____族人口约占全省
人口的2%。通用_______、_______和客家话,习俗习惯与福建和广东差不多,至今保
留着闽南古风。
同根同源

广东
高山
普通话
闽南话
图解知识
台湾岛树种丰富的原因
名师提醒
台湾岛水能丰富的原因
拓展延伸
台湾之最
台湾最高的山峰——玉山;
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
妙招巧记
台湾美称及原因
东方甜岛—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盛产稻米
水果王国—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盛产兰花
植物王国—森林资源丰富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台湾岛的自然环境
情境创设 
  台湾是我国的宝岛,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右图为台湾岛示意图。
思考1
请描述台湾岛的海陆位置。
答:位于祖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北临东海。
思考2
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其对河流、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答:东高西低。大多数河流自东向西流,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思考3
据图分析台湾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地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知识归纳 
台湾岛的自然环境
变式训练 
(2023·天津学业考改编)读台湾岛位置及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台湾岛的地理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东临东海,南临太平洋 D.位于中纬度亚热带地区
(2)关于台湾岛的地形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
B.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C.地形多山,平原位于西部,地势东高西低
D.地形多山,山脉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A
C
【解析】第(1)题,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台湾岛位于低纬度,南部位于热带地区,北部位于亚热带地区。第(2)题,台湾岛地形多山,平原位于西部,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每年都有许多台湾同胞踏上回乡寻祭祖之旅。图甲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图乙为台湾岛气候类型与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5题。
课后作业测评
1.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四周环海,其濒临的海域有(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黄海、南海 D.东海、南海
2.台湾岛上的河流特点不包括( )
A.多发源于东部山地 B.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
C.长河较多 D.流速较快
3.关于台湾省气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夏季湿热,冬季干冷
C.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雨热同期
D
C
B
4.香蕉、甘蔗等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
A.西部平原 B.北部平原
C.东部山地 D.河流上游
5.台湾同胞纷纷回祖国大陆寻根祭祖,说明了( )
A.两岸距离近在咫尺,隔海相望 B.两岸交通快捷便利,交往频繁
C.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D.两岸经济相互依赖,利益攸关
A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台湾岛的位置、台湾岛的地形和河流、台湾省的气候、台湾省的人口构成。第1题,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不临渤海和黄海。第2题,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岛上的河流多发源于东部山地,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河流大多短小湍急。第3题,台湾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台湾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雨热同期。第4题,读图可知,香蕉、甘蔗等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第5题,台湾同胞祖辈大多来自大陆,如今纷纷回祖国大陆寻根祭祖,说明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6.台湾被誉为“祖国的宝岛”的原因是( )
①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是“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②东部沿海降水少,日照充足,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③岛上长河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矿藏多种多样
④动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丰富,有“植物王国”“水果王国”的美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自然资源。台湾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被誉为“海上米仓”,盛产甘蔗,被誉为“东方甜岛”;台湾东部沿海为迎风坡,降水多,不利于海盐晒制;台湾岛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台湾动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丰富,有“植物王国”“水果王国”的美称。
  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7~8题。
7.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丰富 B.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慢
C.受气候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8.在台湾岛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发生了弯曲,对其说法
及原因正确的是( )
A.向北侧凸出,海陆位置 B.向北侧凸出,纬度位置
C.向南侧凸出,地形地势 D.向南侧凸出,人类活动
C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第7题,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东部地区降水比西部丰富;台湾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湍急;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的影响,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第8题,台湾山脉的存在导致同一纬度地区台湾山脉区域的等温线会向南凸出(等温线向南部高温地区凸出则实际温度低),故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向南凸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读台湾省示意图,下列能说明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是( )
①台湾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②气候类型与我国同纬度省级行政区类似
③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祖籍多为福建省、广东省
④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台湾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气候类型与我国同纬度省区类似,但这不能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祖籍多为福建省、广东省,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
10.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岛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相似性。自海南惠台措施实施以来,琼台交流合作呈现出台资企业增加、对台货物贸易大幅增长、台湾籍人才在琼创业就业不断增多的特点。图甲为是海南岛、台湾岛位置及地形图,图乙和图丙分别为海口和台北气候资料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与特征】
(1)台湾岛和海南岛的铁路均呈环状分布,说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地形因素。海南岛和台湾岛中部地形均较高,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平原。
【环境与资源】
(2)台湾岛和海南岛都有我国著名盐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位于岛屿的背风地区,降水少,晴天多。
(3)台湾岛和海南岛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请分析其原因。
答: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落差大。
(4)台湾岛上河流众多,但大多短小、湍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狭小
地形崎岖
【合作与发展】
(5)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台商在海南投资建厂,两地实现合作共赢的有利条件。
答:自然方面:海南和台湾自然条件相似,便于引种优质新品种。社会经济方面:资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推动两地合作共赢;两地同根同源,文化交流密切,有助于融合共赢。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岛自然条件等相关知识。第(1)题,台湾岛和海南岛铁路呈环状分布,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岛屿四周地形比较平坦。第(2)题,读图分析,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均位于岛屿的背风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第(3)题,读图分析,台湾岛和海南岛均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第(4)题,台湾岛上河流众多,但地域狭小,故河流大多短小;由于地形崎岖、落差大,故水流湍急。第(5)题,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台湾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琼台两地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海南和台湾自然条件相似,便于引种优质新品种;资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推动两地合作共赢;两地同属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语言、文化交流密切,有助于融合共赢,推动两地经济的发展。(共20张PPT)
第七节 认识家乡——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
【地理悦读】
  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景观最丰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你知道该丹霞地貌位于哪里吗 【目标导航】
运用地图,说出福建省泰宁县的位置和自然特征。(区域认知)
根据资料,认识泰宁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区域认知)
了解泰宁县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采取的保护措施。(人地协调观)
基础知识预习
一、独特的景观
1.地理位置:泰宁县位于福建省_____部,武夷山脉中段_____侧。
2.地势:由_____向_____倾斜。
3.地形:西北端为_____地貌,东南端为_________。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5.水资源:降水多,_______丰富。
6.丹霞地貌三大奇观:“水上丹霞”“___________”“洞穴博物馆”。
7.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0年,福建泰宁与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
丹霞
低山丘陵
水资源
峡谷大观园
二、家乡开发——以旅游资源为例
1.丰富的旅游资源:2005年,泰宁县获批建立_____________。2010年,泰宁丹霞获批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深度融合,发展_________、旅游商品加
工业,一业带多业的成效显著。
三、合理规划——生态优势助绿色发展
1.划定了丹霞地貌保护区的_______和缓冲区界线。
2.积极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将“_____”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3.泰宁县优越的_________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世界地质公园
观光农业
核心区
绿色
生态环境
诗说地理
某清代诗人写道:“怪石都从天上生,活如鬼神伴人行;海之内外佳山水,到此难容再做声。”这描绘的是泰宁县丹霞地貌。
拓展延伸

泰宁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是深藏于闽西北绿色林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泰宁古城体现了明代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泰宁县旅游资源的开发
情境创设 
  泰宁县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南部丹震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它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人类活动遗迹、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等广泛分布。
思考1
泰宁县吸引着众多游客,应如何对泰宁县旅游资源保护性地开发
答:控制游客数量、在景区附近建设地质博物馆、引导游客文明参观等。
思考2
泰宁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等。
变式训练 
泰宁县发展旅游业,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
A.发展经济 B.促进交流 C.保护自然环境 D.扩大旅游规模
【解析】为了实现泰宁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当提倡生态旅游,保护自然地理环境,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扩大旅游规模不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促进交流不是泰宁县发展旅游业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C
1.有关泰宁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B.境内地形较为单一,以山地为主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D.东南侧为低山丘陵,主城区位于河谷盆地
【解析】本题考查福建省泰宁县的自然地理特征。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泰宁县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丹霞地貌,东南侧为低山丘陵,主城区位于河谷盆地。
课后作业测评
B
2.下列关于泰宁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东南侧为盆地
③城区主要位于河谷盆地 ④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福建省泰宁县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端为丹霞地貌,东南侧为低山丘陵;城区主要位于河谷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
C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福建省尤为盛行赛龙舟,如闽南的九龙江,每年端午节期间的龙舟赛持续十天,场面非常壮观。读福建省地图,完成3~5题。
3.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的是( )
A.福州 B.厦门
C.泰宁 D.梅州
4.图中甲山脉是( )
A.武夷山脉 B.秦岭
C.南岭 D.太行山脉
5.福建省境内很多河流的上游不适宜赛龙舟,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支流少 D.落差大
C
A
D
【解析】本题组考查福建省泰宁县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第3题,由已学知识可知,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的是泰宁。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山脉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武夷山脉。第5题,赛龙舟宜在江面宽广、水流平缓的河段,河流上游一般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宜开展赛龙舟活动;福建省降水多,气温高,河流上游支流多。
  泰宁县是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下表为泰宁县气候资料表。据此完成6~7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7.9 9.9 13.3 18.7 22.7 25.6 28.1 27.8 25.1 20.4 14.9 9.5
降水量/
毫米 79.6 122.8 219.1 243.7 259.0 320.4 130.8 145.7 90.2 60.4 63.9 48.7
6.下列不属于泰宁县丹霞地貌奇观的是( )
A.“地质博物馆” B.“水上丹霞”
C.“峡谷大观园” D.“洞穴博物馆”
7.目前,泰宁县为了振兴乡村发展,正着力于发展茶叶产业。据表分析,泰宁县种茶的
有利气候条件是( )
A.阴冷潮湿 B.炎热干燥
C.温和少雨 D.温暖湿润
A
D
【解析】本题组考查福建省泰宁县的旅游和农业。第6题,泰宁县是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三大奇观;峨眉山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第7题,泰宁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阴冷、不干燥,降水丰富,适合茶树生长。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境内山岭耸峙,地形起伏,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全省山地丘陵中,海拔1 000米以上的占土地总面积的3.25%,500~1 000米的占土地总面积的32.8%,200~500米的占51.48%,低于200米的占12.47%。图甲是福建省地图,图乙是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1)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_____海峡与祖国宝岛相望。
(2)福建省地形特征是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
(3)①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_____,其干流流向大致为自_____流向_____。
(4)福建省与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其独特优势是( )
A.武夷风景 B.戏曲之乡 C.著名侨乡 D.自然资源丰富
(5)在地图上找出福建省的主要城市,这些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台湾
山地
丘陵
西北高,东南低
闽江
西北
东南
C
沿海、沿河分布
【解析】本题考查福建省的相关知识点。第(1)题,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第(2)题,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第(3)题,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第(4)题,福建省是我国的侨乡之一,依靠独特的侨乡优势,福建省与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本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第(5)题,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都分布在沿海、沿河的平原上。该省的城市一般都分布在沿海沿河、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