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文本解读
《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 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神话故 事,在古诗词中,早已是写滥了的套子。多少名家咏 七夕,每每感叹双星聚少离多。秦观词《鹊桥仙》, 能于俗套中翻反传统,出新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 新意呢,透露出秦观的何种情趣呢 这是学生在学习 中需要体味的东西。
情景导入
中国的则有四大爱情传说
爱情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白蛇传
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 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而在这首 《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 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 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 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 《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 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 秦观的《鹊桥仙》了。
情景导入
古时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之神话,汉末应劭《风俗通》
中已有记载: “织女七夕渡河, 使鹊为桥。 ”
自《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 星,皎皎河汉女”的描写以来,
各代诗人都咏入篇什。遂取以为 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一般为双调,五十六字——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 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
鹊桥仙
知人论世
秦观 (1049—1100)
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 淮海居士,高邮人。与黄庭坚、晁(cháo)补之 、张未(lěi)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北宋婉约派词人,内容多写男女情爱,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 美,情韵兼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
● 著有《淮海集》,代表作有《鹊桥仙》
《望海潮》《满庭芳》等。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 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 能是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 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 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 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 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云(xian)
迢(tiáo)
整体感知
鹊 桥 仙
秦观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本词,思考词
的上下两阕分别写1什么
鹊桥相会
鹊桥会别
上 阙
下 阙
文本研读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 ,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 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 指秋风白露。金风:秋风, 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 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 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 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 唐赋》。
文本研读
纤云弄巧,飞 星传 恨 ,
银汉迢迢暗 度。
金风玉露一相 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
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 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 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
侣 。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 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 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 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的朝欢暮乐
文本研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纤云弄巧”引出会织彩云的织女, “飞星 传恨”引出急切想见到自己心爱的妻子的牛郎。 “银汉迢迢暗度”写七月七日夜,他们从天帝强 划的迢迢银河两边双双暗度。
品 读
文本研读
探究鉴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纤”,言云之轻柔;“弄”,运用拟人手法,言云之变幻
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衬托
了织女的心灵手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
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 的光芒,和前面“纤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衬托了情 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 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 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使牛郎织女的感情更显深沉。
“暗度”衬托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探究鉴赏
"飞星传恨”为何是“恨”,而不是"爱"
“恨”是指不能相见的离愁别恨。前面说,织女能把轻柔多
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是多么心灵手巧,而
就是这样一位聪慧灵巧的妻子却与丈夫远隔天涯海角,怎能不
叫人想起分离的苦恨呢。表面写别恨,实写真爱,没有真爱,
哪来的别恨。
探究鉴赏
品读
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会。
作者只写这么简单的两句:一是说相逢的时节,二是 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的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文本研读
探究鉴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运用了什么抒
情方式
①寄情于景
②直抒胸臆
探究鉴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运用了什么抒 情方式
“金风”指秋风,点明相逢 的时节(秋天的早晨),受 一 “ 金”字修饰,极言时间之珍贵, 相聚之难得;“玉露”指秋天的 露水,受一“玉”字修饰,突 出 晶莹剔透的特点,象征着他们的 爱情纯洁和高贵。
①寄情于景
②直抒胸臆
探究鉴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运用了什么抒 情方式
“便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作 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 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 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 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 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 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 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①寄情于景
②直抒胸臆
上阙小结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变化多姿
相思之深,离别之苦
相见之难
圣洁之至,恩爱至极
化景物为情思
品读
这一句,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此所谓:“既 见而惊,惊而后喜,喜而反疑是梦。”
一次短暂的相聚却是此后长久分离的开始,此情此景,
让人如何承受呢 因为来自不易,所以难能可贵,所以他们 短暂的相聚比人间夫妇的朝朝暮暮更让人感动,更让人留恋 。这就是“胜却人间无数”的所在。
柔情似水,佳期入梦,忍顾鹊桥归路。
文本研读
探究鉴赏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比喻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 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里的水, 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 不易。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 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
探究鉴赏
“忍顾鹊桥归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
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或心理描写亦可)的方法。
“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忍顾鹊桥归路”写不忍心回 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不说“忍踏”而说“ 忍顾”,这一细节表现他们难舍难分、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是词的结句,意思是写两个人的爱情若是象织女和牛郎那样, 真挚牢固又长久,又那里在乎什么表面上的时时相守、朝朝暮暮!
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的相爱,坚定不移, 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到这,词的主旨就升 华到一个哲理高度。这是其一。
只要两情久长,真心相爱,即使不是天天在一起,也胜过朝夕相 处卿卿我我的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其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 读
文本研读
下阙小结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情之绵长
相逢短暂、梦幻
离别之苦
豁达的爱情观
化短暂为永恒
主题意蕴
这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词。词人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
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 郎织女相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
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与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 的感情结合,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 恋的句子是" 两情若是久长时 ,_ 又岂在朝朝暮暮”。
(2)秦观在《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
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的句子是“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3)秦观在《鹊桥仙》里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佳期相会时的情景,
II
也因而不忍离去的句子是“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I 忍顾鹊桥归路
I
I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