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篇名句默写
1.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太白在《蜀道难》中以星宿的触手可及和作者的主观感受写蜀道之险、行路之难的句子是“ , ”。
(2)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3)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4)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5)固时俗之工巧兮, 。(《离骚》)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诸侯为了削弱秦国,“ ”来招纳天下的贤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却“ ”,最终“从散约败”。
(2)《离骚(节选)》第三段中“ , ”两句用“佩带”来比喻诗人高洁的品格。
(3)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大业未成,让后世英雄惋惜不已的两句是“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 。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3)《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句子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3)杜甫《蜀相》中“ ? ”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怀情谊,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4)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委婉地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 ”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长声叹息,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诗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蜀相》中的“ , ”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4)《望海潮》中“ , ”采用互文手法奏响了国泰民安的幸福之音,对仗工整,情韵悠扬。
(5)《扬州慢》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
(6)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 ”,又用“空”字表达情感,如“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2)李白《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3)西湖作为杭州最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从古至今年,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不惜用最美的辞藻描写西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描写西湖景观的诗词和大家分享:“ , 。”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水”在中国诗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鲍照笔下“ , ”以水起兴,感慨人生;李白诗中“ , ”写急流飞瀑,冲击山崖,更显蜀道艰险;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细察深思,得出结论“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 ”;面对钱塘江潮,柳永高歌“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水之形,水之象,描摹不尽;水之思,水之叹,绵延不绝。比兴是《诗经》常见的表现手法,《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两句是:“ ,无食桑葚。”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3)《蜀相》一诗中,杜甫用“ , ”两句高度概括了蜀相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
(4)《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许句是“ , ”。
(5)《临安春雨初霁》中流露出诗人不得已而来京的无奈心理的诗句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离骚》中“ , ”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 ”。
(4)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5)《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气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 , 。”
(2)《扬州慢》中“ , ”两句,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物在城非的深沉感慨寄托在了具体的物象之中。
(3)《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
(4)《客至》中,杜甫笔下的“ , ”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
(5)《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以“ , ”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
(2)南粤中学的校训中有“自强”“弘毅”四字,前者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者则出自《论语》的“ , ”。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有好的开端的君主诚然多,然而“ ”,之所以会这样,并不在于“难易”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很多君主处于忧虑之中,便竭尽诚意来对人,得志之后,其便“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 , ”两句表达了人只能听凭造化决定寿命长短,其结果都将归于消亡的感慨。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夜乘小舟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栖息的鹘鸟“ ”的惊叫声以及“ ”这两种声音,渲染了石钟山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氛围。
(3)李白在《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的名句,“鸟”能翱翔于天空,这一意象常现于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如“ , ”。
14.补写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 , ”两句将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描写了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面上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3)李密《陈情表》中,写出自己孤独的情景和缺少心灵的安慰的两句是“ , ”。
(4)“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至死不变的美好志向的两句是:“ , 。”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平正道直行, ”,“推此志也, ”,给予了屈原很高的评价。
(3)《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诗句是“ , ”。
(4)《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 。”
(2)《过秦论》中“ , ”两句,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陈胜起义一呼百应,得到广泛支持的场景。
(3)《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 , ”的经验教训。
(4)《离骚》(节选)中表明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引路人的句子是:“ , !”
(5)《蜀道难》中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6)《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是:“ , 。”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鲍照》)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杜甫》
③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李白》)
⑤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
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⑦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⑧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8.名篇名句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宁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
(2)旧时凡遇祭祀、婚嫁、安葬等大事,都会选吉利日子举行,称“择吉”。《诗经·氓》中“ , ”两句恰能印证这一习俗。
(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 , ”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4)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 ”一句写激浪冲撞岩石倒流形成回旋的急流;“ ”一句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
19.默写
(1)《屈原列传》中,强调小人当道,正直之人不为所容的两句是“ , ”。
(2)《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北筑长城,对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句是“ , ”。
(3)《书愤》中“ , ”一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 ”。
(5)《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6)《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 ,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用两种动物,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意在告诫人们要诀别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 , ”,表达了挽回过去不太可能,而着眼今后,未来可期的意思。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一句来批评,并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
(4)柳永在《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西湖国泰民安的图景,其中从声音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两句是“ , ”。
(5)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王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刘义隆想要效仿古人,建立“ ”那样的大功,但由于行事草率,仓促北伐,最终却落得“ ”的惨败,这对比透露出辛弃疾反对轻率用兵的思想。
(3)读书小组要开展“报国之志”诗歌专题探究活动,小刚负责“戍守守疆,保家卫国”板块的诗句整理,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很多,比如“ , ”就很好。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写自己家门冷落,人丁不旺的句子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
(2)《诗经·卫风·氓》中沉痛地指出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 , 。
(3)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4)《蜀道难》中李白用“ , ”两句以反衬手法突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人走就难上加难。
(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用讽喻手法表明诗人之“闲”的两句是“ , ”。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 , ”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客至》一诗中描写绿水缭绕,鸥鸟盘旋,春意荡漾的美丽春景,但又在其中蕴含了寂寞之情的语句是“ , ”。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 ”,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语句,都以流水比喻时光,表达时不我待的感慨。
(2)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2023年9月—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 ”一句来夸赞杭州人口众多,还可以用其中的“ ”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
(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5)2024年是龙年,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比如“ , ”等。
25.默写。
(1)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的居所“归来堂”就取义于《归去来兮辞》,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 , ”。
(2)“木”在诗句中有多种含义。如《登高》“ , ”中,“木”的意思是“树叶”;《蜀道难》“ , ”中,“木”的意思是“树”。
(3)杭州自古被誉为“人间天堂”,宋代柳永在《望海潮》中写到:“ , 。 。”
(4)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拟行路难(其四)》中不能安于宿命的鲍照,“ , ”;《客至》中刚刚安居草堂的杜甫,尽管盘中菜肴简单,且“ ”,也愿与邻翁对饮;《登快阁》中知音难觅的黄庭坚,也只能无奈慨叹“ ”。可见酒是液体的诗,诗成了情酿的酒。
(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6)在姜夔的《扬州慢》中,“ , ”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长满荠菜和野麦,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7)屈原《离骚》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表达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句子是“ , ”。
26.默写。
(1)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2)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 ,躬亲抚养。(李密《陈情表》)
(4)何方圜之能周兮, 。(屈原《离骚》)
(5)李白《蜀道难》中“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李白《蜀道难》)
(6)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7)而倔起阡陌之中, 。(贾谊《过秦论》)
2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诗人,在《离骚》中,他因为“ ”,而因此流泪叹息,拥有美好品德的他,宁愿“ ”,也坚决不学小人苟合取悦于人。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自己对破旧的项脊轩进行翻修,他对屋顶稍做修葺,目的是“ ”,然后他又开窗砌墙,让日光反射进屋,原本昏暗的房间顿时“ ”。
(3)“雪”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有时描写的是严寒景象,如“ ”;有时则用来比喻江水浪花之类,如“ ”。
28.理解性默写。
(1)《离骚》中,“ , ”与《汉乐府》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
(3)古人喜欢以“花”“月”等意象入诗,请分别写出唐诗中首字和尾字为“月”的诗句:首字为“月”的诗句是“ ”,尾字为“月”的诗句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参考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枯松倒挂倚绝壁 三顾频烦天下计 虽九死其犹未悔 偭规矩而改错
2.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逡巡而不敢进 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茝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5.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舅夺母志 门衰祚薄
6.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隔夜黄鹂空好音(夜静春山空/凤去台空江自流/空山新雨后) 塞上长城空自许(怀旧空吟闻笛赋/是非成败转头空)
7.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8.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怒涛卷霜雪 于嗟鸠兮
9.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10.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11.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12.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能克终者盖寡 (则)纵情以傲物
13.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4.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5.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16.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7. 吞声踯躅不敢言 花径不曾缘客扫 出师未捷身先死 猿猱欲度愁攀援 念桥边红药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忠而被谤
18.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飞湍瀑流争喧豗
19.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20.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21.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2.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23.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24.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参差十万人家 重湖叠 清嘉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5.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樽酒家贫只旧醅 青眼聊因美酒横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6. 忍尤而攘诟 三顾频烦天下计 祖母刘愍臣孤弱 夫孰异道而相安 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以手抚膺坐长叹 率疲弊之卒
27. 哀民生之多艰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使不上漏 室始洞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苍山负雪 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
28.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月上柳梢头(月涌大江流/月是故乡明/月落乌啼霜满天/月出惊山鸟) 长安一片月(举杯邀明月/举头望明月/海上生明月/莫使金樽空对月/烽火连三月/我寄愁心与明月/又闻子规啼夜月/小时不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