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30 09:44:21

文档简介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常见的气体由分子构成,而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常见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体单质由原子构成。常见的盐由离子构成。
2.微粒的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3)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3.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2024毕节T3)
性质 常见现象
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微粒在不断运动 玫瑰花香;沸水泡茶后散发清香;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微粒之间有一定空隙 空气能被压缩;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40mL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联系
解释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的构成(2024安顺T3B)
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2024铜仁T11(1)]
(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①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外各层电子数之和;②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 一般小于4个 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大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稀有气体原子 8个(氦气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结论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2024六盘水T8(1)②]
4.原子的质量
(1)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带单位。
(2)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3)近似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5.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种类 形成 所带电荷 举例
阳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形成 正 镁离子:Mg2+;铵根离子:
阴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得到电子形成 负 硫离子:S2-;碳酸根离子: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2024黔东南州T9(1)②]
6.原子和离子的判断阳离子:
知识点三 元素
1.元素
(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就种类而言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符号
(1)书写: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如H宏观表示氢元素,微观表示1个氢原子。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温馨提示:①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②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某矿泉水中含有钙、钾等,这里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3.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他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硅、铝、铁、钙等。
(2)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氢、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
(3)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其次是碳、氢、氮。
(4)太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知识点四元素周期表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氢元素为例)(2024遵义T5,2024毕节T4)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和 。
(2)常见的气体由 构成,而稀有气体由 构成。常见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体单质由原子构成。常见的盐由 构成。
2.微粒的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 。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3)微粒是在不停地 的,且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 。
3.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2024毕节T3)
性质 常见现象
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微粒在不断运动 玫瑰花香;沸水泡茶后散发清香;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微粒之间有一定空隙 空气能被压缩;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40mL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 的一种粒子 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 在化学变化中
联系
解释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的构成(2024安顺T3B)
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2024铜仁T11(1)]
(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①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外各层电子数之和;②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 一般 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原子 一般 4个 不稳定
稀有气体原子 个(氦气为 个)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结论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2024六盘水T8(1)②]
4.原子的质量
(1)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带单位。
(2)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3)近似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4)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 的总和。
5.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种类 形成 所带电荷 举例
阳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 形成 镁离子: ;铵根离子:
阴离子 原子(或原子团) 形成 硫离子: ;碳酸根离子: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2024黔东南州T9(1)②]
6.原子和离子的判断阳离子:
知识点三 元素
1.元素
(1)概念:质子数(即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就种类而言可分为 、 (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符号
(1)书写: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
(2)意义:宏观表示 ,微观表示 ,如H宏观表示 ,微观表示 。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H表示 。
温馨提示:①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②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某矿泉水中含有钙、钾等,这里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3.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他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硅、铝、铁、钙等。
(2)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次是氢、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3)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碳、氢、氮。
(4)太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知识点四元素周期表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开头的是 元素,靠近尾部的是 元素,结尾的是 元素。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 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氢元素为例)(2024遵义T5,2024毕节T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