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一 爱护水资源
1.全球水资源概况(如图所示)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国家节水标志
2.爱护水资源措施(2024贵阳T1)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二 水的净化
1.常见水的净化方法
方法 原理及作用
沉淀 静置,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物,可加入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加速沉降
过滤 使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以将其除去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2023省卷T11(1)]
杀菌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除去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除去所有杂质
点拨:①上述方法净化程度依次由低到高,蒸馏净化程度最高,且以上方法中只有蒸馏能得到纯净水或使硬水软化;②只有杀菌消毒涉及化学变化,其他方法都只涉及物理变化。
2.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
3.生活中的净水装置
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净水装置
装置解读:
(1)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纱布的作用是隔离。
(2)活性炭净水装置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目的是减缓水流速率,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4.蒸馏装置
(1)蒸馏烧瓶下面应垫上陶土网,防止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暴沸。
(3)冷凝管中冷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5.硬水与软水(2024贵阳T5)
(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该种杂质的水。
(2)鉴别
(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用蒸馏。
【即时训练】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D.农林和园林浇灌应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知识点三 探究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详见“实验梳理实验4”)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杯壁发热。
结论:氢气在空气中可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水,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氢气的性质与用途[2023省卷T9(4)]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填充气球
化学性质 可燃性 与氧气反应:2H2+O22H2O(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作高能燃料
还原性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H2+CuOCu+H2O;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冶炼金属
4.氢气的验纯
(1)原因: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方法:如图,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并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轻微的声音,说明氢气较纯。
【即时训练】可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实验4 电解水实验
【基础过关】
1.实验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023省卷T9(1)]
2.实验装置
(1)电解水时,需要接通直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3.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玻璃管(或试管)内液面下降,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和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4.生成气体的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且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点燃前先验纯)。
5.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宏观上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说明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拓展延伸】
6.反思与评价
(1)电解水实验也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原因是该方法会耗费大量电能,不节能(合理即可)。
(2)在实验操作中正负极两试管(或玻璃管)中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
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稍大;
②氧气有可能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例】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中产生的气体是 O2(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主题四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一 爱护水资源
1.全球水资源概况(如图所示)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国家节水标志
2.爱护水资源措施(2024贵阳T1)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二 水的净化
1.常见水的净化方法
方法 原理及作用
沉淀 静置,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物,可加入 [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加速沉降
过滤 使颗粒较小的 杂质与水分离,以将其除去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2023省卷T11(1)]
杀菌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除去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除去所有杂质
点拨:①上述方法净化程度依次由低到高,蒸馏净化程度最高,且以上方法中只有蒸馏能得到纯净水或使硬水软化;②只有杀菌消毒涉及化学变化,其他方法都只涉及物理变化。
2.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
3.生活中的净水装置
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净水装置
装置解读:
(1)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纱布的作用是隔离。
(2)活性炭净水装置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目的是减缓水流速率,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4.蒸馏装置
(1)蒸馏烧瓶下面应垫上陶土网,防止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暴沸。
(3)冷凝管中冷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5.硬水与软水(2024贵阳T5)
(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 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该种杂质的水。
(2)鉴别
(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实验室用 。
【即时训练】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D.农林和园林浇灌应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知识点三 探究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详见“实验梳理实验4”)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产生 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杯壁发热。
结论:氢气在空气中可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水,水中含有 元素和 元素。
3.氢气的性质与用途[2023省卷T9(4)]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填充气球
化学性质 可燃性 与氧气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作高能燃料
还原性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 ;可观察到 色粉末逐渐变为 色 冶炼金属
4.氢气的验纯
(1)原因: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 ,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方法:如图,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并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 ,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轻微的声音,说明氢气 。
【即时训练】可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实验4 电解水实验
【基础过关】
1.实验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3省卷T9(1)]
2.实验装置
(1)电解水时,需要接通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3.实验现象:电极上 ,玻璃管(或试管)内液面下降,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和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4.生成气体的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 ;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且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 (点燃前先验纯)。
5.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宏观上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微观上说明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拓展延伸】
6.反思与评价
(1)电解水实验也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原因是 (合理即可)。
(2)在实验操作中正负极两试管(或玻璃管)中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
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稍大;
②氧气有可能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例】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 和1个 构成的。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