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 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17跳水 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0 11:39: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跳水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疯狂的决定
佚名
①空军少尉罗贝尔特正在12000米上空飞行,这是他第一次离地进行双重操纵训练,很是兴奋。他不是独自驾驶战斗机,飞行教官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监视飞行。直到现在,一切顺利。
②22时45分,火苗突然从机身右边的喷气发动机射出。教官立刻判定是缺油烧了发动机。教官当即下令:“离机。”
③与此同时,罗贝尔特反复操纵飞机。首先,他关闭自动驾驶仪,使飞机至少能在驾驶员被弹出的时间里,继续保持几秒钟的水平飞行。当他打开保护驾驶舱的有机玻璃盖时,一股时速700千米的狂风立即冲进驾驶舱。紧接着,教官命令罗贝尔特跳出去。
④罗贝尔特遵命,拉动他的弹射椅操纵杆,可毫无反应。他把头转向教官,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教官被冲进来的旋风紧紧压在驾驶舱的隔板上。因为一下子失去氧气,他昏过去了。
⑤罗贝尔特知道,他的教官九死一生。可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刚22岁,只做了地面上的各项模拟飞行,还从未面对过这样的情况。他的第一反应是,解开自己,去关心教官。可这有何用?昏厥过去的教官即使被推出舱外,也不能打开降落伞。可让他待在飞机上,最多3分钟,就会窒息而亡。
⑥对罗贝尔特来说,唯一可行的就是在飞机解体前赶快跳下去,对不幸的教官,他毫无施救办法。除非……年轻的飞行员突然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绝不能扔下教官自己跳。留给他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他要碰一碰运气。
⑦罗贝尔特紧握操纵把柄,驾着飞机往大气层直冲,在那里,教官将重新获得氧气。如果飞得够快,他也许会准时到达。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因为右边的发动机始终在喷火,每一秒钟都有爆炸的危险
⑧战斗机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呈45度角往下直冲。罗贝尔特再也不能合上眼睑,因为眼睑被风翻转过来,但他始终握住操纵把柄,默念着飞行秒数,尽力估摸着飞行高度,拉平机身。最后他用送话器发出呼救信号:“我是战斗机2243号的实习飞行员罗贝尔特,请帮助我,我已失明。”
⑨很快,地面传来回应,是基地训练长官的声音:“您处在1700米空中,我们将使用雷达引导您。”
⑩此时是23时17分,距罗贝尔特的“噩梦”开始时已有32分钟。6分钟后,战斗机成功着陆。10分钟后,飞行教官在医务室里苏醒。
实习飞行员罗贝尔特用3天时间恢复了视力。但是,他一生留下弱视。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请你阅读文章,找出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罗贝尔特第一次离地进行双重操纵训练就遇到了危机。
B.罗贝尔特并没有听从飞行教官的指挥,所以才会发生意外。
C.罗贝尔特在基地训练长官的帮助下驾驶战斗机成功着陆。
D.罗贝尔特最终成功救下了飞行教官,但自己却视力受损。
2.(情节梳理)罗贝尔特在遇到危机时是怎么做的?请分析罗贝尔特的思维过程,补全导图。[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危机:狂风冲进驾驶舱,教官被压在隔板上昏迷了 办法一:(1) 结果一:教官没办法打开降落伞
结果二:教官会窒息而亡
办法二:自己在飞机解体前跳下去 结果:(2)
办法三:冒着飞机随时会爆炸的危险,驾驶飞机往大气层直冲 结果:(3)
3.(人物形象)你认为罗贝尔特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解开自己,去关心教官 教官独自面临死亡,自己获得逃生的机会 战斗机成功着陆,自己和飞行教官获救,自己一生留下弱视
3.我认为罗贝尔特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在遇到危机时,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并选择最优的办法,为自己和飞行教官寻得生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五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托尔斯泰
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1. 提出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 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组长整理同学的发言。
4.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明确学习任务
问题一: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
想一想,孩子爬上桅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水手有没有关系?找出文中描写水手的语句。
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走到横木上?
交流学习成果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猴子放肆摘帽
男孩哭笑不得
(水手们哈哈大笑)
猴子逗孩子生气
男孩气得脸红追猴
(水手们大笑起来)
猴子将帽挂横木
男孩气急走上横木
(水手们笑得更欢)
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①读一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②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
③在朗读中表现出猴子的调皮和孩子的“气极了”。
问题二: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说处境十分危险的?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读出水手们的紧张。
交流学习成果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②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③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万分危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1.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救孩子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
2.小组交流:逐个分析以上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能救下孩子。
推测思维,领悟智慧
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
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被褥;
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
找直升飞机;
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交流学习成果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想一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船长的什么品质?
站在最高横木的顶端心惊胆战,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
榄杆底下是甲板
大海风平浪静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自己手里有枪
想办法让孩子跳到水里,然后让水手去海里救上来。
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表现了大家心急如焚。
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交流启示
起因:众水手拿猴取乐
经过: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
横木
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入水中,
水手们救起孩子




跳水
遇到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类文阅读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便下令返航。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类文阅读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类文阅读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现代文阅读100篇》
类文阅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学设计
课题 17.跳水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能自主运用思维导图等图示法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重难点 1.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能自主运用思维导图等图示法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根据情节,讲述故事 1.师引导:上节课文学习了《跳水》一文,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借助情节图示,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1)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2)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2.结合提示,师生共同评价。 二、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学生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二)交流学习成果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①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a.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②想一想,孩子爬上桅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水手有没有关系?找出文中描写水手的语句。 ③想一想: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预设:正是因为水手的这几次笑才导致猴子越来越放肆,抢了孩子的帽子往桅杆上爬,还不停的逗弄孩子,同时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取笑也让孩子越来越生气,情绪越来越失控,才不顾危险爬到桅杆上去追猴子,一步步陷入险境。 师小结:故事的情节发展非常紧凑,可以说水手在故事的推进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议一议: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预设: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⑤指导朗读,读出猴子的调皮,读出水手们的快乐,读出孩子的生气。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走到横木上?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①读一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预设: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②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气急了”指因生气而着急了;“气极了”指气愤到了极点。)感受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体会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猴子的调皮,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的“气极了”。 (3)此刻,你想对孩子说什么?(遇事要冷静,不要那么冲动)你想对水手说什么?(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说处境十分危险的?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①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②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③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指导交流: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预设:万分危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3)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读出水手们的紧张。 三、推测思维,领悟智慧 1.师引导: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救孩子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梳理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2.小组交流:逐个分析以上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能救下孩子。 ①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厚厚的被褥:孩子掉下时不一定能落在预估的位置——不可行。 ②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位置预估不一定正确,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位置预估准确,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不一定能接住。——不可行。 ③找直升飞机:时间不允许。——不可行。 ④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由于位置特殊,这种办法成功的希望太渺小。——不可行。 …… 3.孩子为了拿到帽子,身处险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他是怎么做的?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船长出现了,举枪瞄准孩子,逼迫他跳到水里去。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想办法让孩子跳到水里,然后让水手去海里救上来。) (2)想一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预设:当时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如果让他往回走,再从桅杆爬下来,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而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如果让孩子跳进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从常理来看,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正好船长手里拿着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逼迫孩子跳下海,这样的话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3)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船长的什么品质?(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师小结:在孩子处于危险、大家全都吓呆了的关键时刻,船长出马,处置果断、利落,成功化解了危机,展现出非凡的创造性思维与冷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在朗读中表达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4.“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段话中的“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预设: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表现了大家心急如焚。 5.“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孩子在绝境中得救了,此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预设: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6.你从船长的表现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预设: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师小结:船长看见儿子身陷险境,没有惊慌失措,他镇定、果断地想到逼迫孩子跳水的办法,救了孩子一命,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作业设计 1.完成分层作业。 2.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篇。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跳水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一、根据情节,讲述故事
请同学们借助情节图示,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1)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2)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二、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二)交流学习成果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
①孩子爬上桅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水手有没有关系?找出文中描写水手的语句。
②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③议一议: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走到横木上?
(3)你想对孩子说什么?你想对水手说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说处境十分危险的?
(2)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三、推测思维,领悟智慧
1.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救孩子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
2.小组交流:逐个分析以上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能救下孩子。
3.孩子为了拿到帽子,身处险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他是怎么做的?
(1)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2)想一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3)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船长的什么品质?
4.“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段话中的“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5.“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孩子在绝境中得救了,此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6.你从船长的表现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