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10: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提起战争,你们会想到哪些词语?
荷花淀


作者简介
原名孙树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孙犁
1913-2002
本文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荷花淀是河北中部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属海河流域,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组织起水上游击队,配合武装部队作战。他们平时努力劳动,坚持生产,一遇敌人进犯,就迅速地组织起来投人战斗,有效地打击了敌人。
字音正形
白洋淀 锭子 吮吸 晌午
菱角 棱角 扑棱 吆喝
泅水 凫水 围剿 着慌
据点 拮据 涨落 红涨
dìng
shǔn
diàn
shǎng
líng
léng
lēng
he
qiú

jiǎo
zháo

jié jū
zhǎng
zhàng
任务一
概括故事情节
阅读小说,理清情节,以标题形式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1—31
32—61
62—85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编席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商议探夫
探夫
未遇
归途遇险
伏击歼敌
迅速成长
意外相见
文章的行文顺序和线索分别是什么?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时间顺序
小说的线索是人物活动。一条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的活动,一条是以水生为代表的地区队的活动,二者分分合合,共同谱写了英勇抗日保家卫国的乐章。
两条线索
双线交织
小说有两条线索,青年妇女们的活动
【女】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小说的主线;地区队的行动【男】大都是侧面交代,仅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小说以青年妇女们的成长结尾,合乎情理,广泛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积极性,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小说中双线交织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①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②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挖掘。(深化主旨)
④拓展了广度深度,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丰富小说的内容)
⑤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任务二
赏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
描写 技巧
描写 角度
①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称工笔);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③烘托、映衬、象征等;
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主题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
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主题方面
①交代故事展开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①引出主要人物,交代人物身份;
②揭示人物心情(心理);
③表现人物性格;
④暗示人物命运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
分别有什么作用?
1、第1-3自然段
2、第40自然段
3、第61自然段
第一至三自然段
所写之景:
皎月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薄雾轻浮,清风徐徐,荷花飘香,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美丽的家乡……
作用:
①环境:为人物提供背景,渲染氛围。展现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为“话别”提供地点、时间与和谐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和谐欢愉的氛围;
②人物:引出主要人物,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③情节: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送夫参军、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④主题: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寄寓作品的主题。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是人物眼中的景,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展现了人物对家乡与生活的爱。
第40自然段
①烘托人物心情开始由忧变喜。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儿失望、伤心的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了感染,增强了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也渲染了一个恬淡、宁静、令人陶醉的诗意氛围。
②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下文的紧张、激烈作了铺垫,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正午风光
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第61自然段
景和人高度和谐
日光下的荷花淀
运用了比喻,将密而舒展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高高挺出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①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体现内容)
②渲染一种严阵以待的气氛,暗示这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暗示情节)
③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人物内心、形象)
④洋溢着歌颂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思想感情(主旨)。
白洋淀夜景
午间淀上风光
荷花淀
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
诗 化 的 景物
情景和谐
诗情画意
化景为情
环境描写
三处景物描写及作用
烘托心情
暗示情节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
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任务三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结合文中描写水生嫂语言的句子,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文语句 人物心理 性格特点
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侧面试探。
(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们几个哩?
温柔、体贴、贤惠
聪慧、机敏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对丈夫的回答不满意,再次追问。
怎么了,你?
水生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有蹊跷,再次追问,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
细致、体贴
课文语句 人物心理 性格特点
(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责怪中含有赞扬。既埋怨丈夫事先不和家里商量,舍不得丈夫离开,又对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感到自豪。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阻拦,也不会阻拦。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想到,丈夫一去,家里的担子都落到她身上,不禁心生担忧。
深明大义,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丈夫的依恋。
(鼻子里有些酸,但并没有哭)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对于丈夫给予的理解感到欣慰。二人相互体谅、理解和支持,这是他们在牺牲个人利益卫国保家的认识上的心灵相通。虽然不是豪言壮语,却是农村妇女爱国主义思想具体的表现。
坚强内敛、顾全大局
课文语句 人物心理 性格特点
(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嗯。
对丈夫的不舍、担心,在民族危机面前,选择舍小家而成大家,同时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家庭的重担。
情深意重、
吃苦耐劳
嗯。还有什么?
(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水生鼓励妻子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温柔和顺、
贤惠体贴、
吃苦耐劳、
爱国爱家
水生嫂:勤劳纯朴,温柔体贴,聪慧坚强,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的进步特点。
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的一位革命战士。
课文语句 性 格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妇女们商量去探望丈夫时说的话,各具特色,细心体会妇女们的话,各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她们的个性特征。
机智伶俐(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直率爽朗(毫不掩饰对丈夫的思念。)
稳重谨慎(水生嫂谨记丈夫的叮嘱,考虑问题比较周密成熟,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埋下伏笔。)
冒失性急(探夫心切、不顾一切、心直口快)
忸怩羞涩(口是心非,自己想去,不好意思说,推脱到婆婆身上)
乐观可爱的水乡女儿群体形象
妇女们胜利归来后说的话,体现了她们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有什么作用?
课文语句 性 格 作用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得。”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打仗有什么出奇 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 “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不值钱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不甘示弱
乐观自信、坚强勇敢
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
1.塑造了一群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农村妇女形象,展现了革命根据地妇女的精神面貌。
2.妇女们的不甘示弱,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生动地表现了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任务四
分析细节描写
《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小说全篇共描写了四个场面:“月夜织席”“夫妻话别”“中途遇险”“荷塘歼敌”。小说涉及了战争,但只是把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战争作为背景,而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小说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