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2016.05
特别提醒: 1.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
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
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代结束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美建交
4.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
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主要是指哪国?率领军队出国作战的司令员是谁?
A.日本,陈毅 B.越南,邓小平 C.韩国,林彪 D.美国,彭德怀
6.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
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
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建设,下列哪项是“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9.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
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改革制度 C.土地改革制度 D.改革开放制度
11.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 斤,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B.大跃进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 D.福建实行包产到户政策
12.某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
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3.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名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负却又不甘沉沦的名族,终于走
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A.潜艇部队的建成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4.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
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他毕生致力于杂交稻研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豪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
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他是
A.钱学森 B.王淦昌 C.王大珩 D.袁隆平
16.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A.普及全民教育 B.发展高等教育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D.改革开放
17.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18.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
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9.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以“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宗旨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B.上海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
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
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
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优先发展什么工 业 (2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2分)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
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
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
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4)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22.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①农民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图②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 (只填数字序号) 。(二)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图片 (只填数字序号)。(2分)
(2)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2分)
图片 图②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图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地主土地所有制 转变为 农民土地所有制 转变为
(3)图片①“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1分)
(4)图片④“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1分)
2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我国必须对外开放?(1分)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好处。(1分)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2分)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们泰州属于哪一经济开放区?(1分)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 ——经济开放区——内地。(1分)
2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19 ( http: / / www.21cnjy.com )54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共同倡导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材料二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立异的……” ——周恩来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材料三 1950年,美国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禁运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
材料四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
统?(2分)
材料五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4)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的哪一个重大事件? (1分)
材料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根据材料六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同时,也取得了
巨大的外交成就,请问这一重大成就是什么?(1分)
(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