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很少交流,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 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 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 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 地理环境导致其衰落
2.(一位考古学家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考古学家旨在表明()
A. 西班牙人的入侵打破了美洲的文明隔绝状态
B. 美洲内部的诸文明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C. 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文明模式
D. 美洲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3.西亚地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其中关于洪水的神话,被希伯来人继承并传播到古希腊,并流传至今。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也通过描绘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展现了古希腊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这说明
A. 神话传说成为古代文学的主要内容 B. 文化交流促进文明扩展
C. 文学作品是了解古代社会重要载体 D. 东西方的文化日渐趋同
4.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江堰 太阳历 金字塔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1到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A. 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B. 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C. 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 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张()
A. 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 B. 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
C. 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D. 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作用
6.《拉丁美洲史稿》一书中写道:“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对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
A. 旨在强调亚欧文明的先进性 B. 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C. 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D. 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7.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程。这意在( )
A. 强调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B. 表达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C. 突出区域文明同源特征 D. 说明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
8.尼罗河在埃及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被称为“永恒的磐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些可以用来说明( )
A. 世界文明呈现出交融特征 B. 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特征
C.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相似性 D. 农耕文明拥有扩张潜能
9.15世纪末之前,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当时,印第安人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15世纪末之前导致美洲大陆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 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隔绝 B. 疾病的传播与种族灭绝
C. 美洲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10.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程。这意在()
A. 强调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B. 表达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C. 突出区域文明同源特征 D. 说明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
11.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我们了解历史,尤其是早期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下列史诗解读正确的是()①《吉尔伽美什》 ②《荷马史诗》 ③《摩诃婆罗多》 ④《罗兰之歌》
A. ①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反映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情况
B. ②是古代罗马文学的早期代表,成为后世西方文学的重要题材
C. ③是反映早期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文献史料
D. ④属于②其中的一篇,以楔形文字的形式保存留世
12.对于“国家”的考古学标准,维尔·戈登·柴尔德提出的城市、金属和文字“三要素”说影响深远。但是,中美洲地区诸文明没有金属,南美印加文明没有文字。对此,合理的结论是( )
A. “三要素”说仅适用于亚欧地区 B. “三要素”说可以灵活运用
C. 美洲一些文明尚未进入国家阶段 D. 文明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13.古希腊艺术是古罗马艺术的源头,但二者发展中也呈现出一定差异。古希腊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古罗马则是个人英雄主义与民粹主义横流。造成这种差别的直接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繁荣程度不同 B. 二者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C. 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不同 D. 二者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
14.古代印第安文明与亚欧文明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山地,又有小型平原,也有大片石灰岩地貌;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由此可知,古代美洲文明()
A. 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性 B. 土地的利用率较高
C. 长期落后于亚欧文明 D. 公权力组织能力强大
15.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A. 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 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 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 D. 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16.读下图。下列项中,对①、②、③、④区域的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①区域广泛使用
B.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村落和文字出现于②区域
C. 位于③区域的万神殿历经近2000年仍然保存完整
D. 出现于④区域的某部历法经修订后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处于两个大陆和两种文明类型之间,俄罗斯始终努力追赶西方,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它无法阻挡来自亚洲的东方文化。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在俄罗斯占据的欧亚地缘空间发生碰撞,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亚文化。
——摘编自李英玉《俄罗斯文化的欧亚属性分析》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遗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他们不能从临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
(3)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 ,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衡哲先生早在1927年所撰的《西洋史》中就指出:“中古文化与上古的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洋近代文化的渊源,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却又各个不同。希腊文化的精神是和谐,罗马文化的精神是秩序,中古文化的精神是出世观念。西洋近代文化的精神,则又是趋近希腊罗马文化的入世观念了。”陈乐明和周弘在他们合著的《欧洲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欧洲虽有希腊、罗马、基督教的共同文化源泉,但是最早进入现代的,是西欧。东欧的发展自古不同于西欧,它的文明处于西欧文明的‘东缘 ,兼有斯拉夫和小亚细亚的影响,虽在拜占庭时代强盛一时,但越接近近代,与西欧的差距越明显拉大。”
——摘编自郭灵凤《欧洲文化建设——文化对话与认同建构》
围绕欧洲文化的发展,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1)特点:主动性;开放性;融汇东西方文化(融合欧亚文化);尤其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原因:地处欧亚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曾受蒙古的统治;统治阶层的努力,重视对拜占庭精髓文化的继承。
(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中日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日本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3)认识:美洲大陆由于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导致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较为滞缓,后因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因此隔绝、封闭的文化必然导致衰败或毁灭,文化在交流中进步,文明的交流也促进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18.【答案】(1)①、②、③、④。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贡献: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
影响: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19.【答案】示例
观点:欧洲文化具有多元文化色彩。
阐述:古希腊文化提倡公民精神与人文精神,对欧洲近代政治和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罗马文化的精神是法治和秩序,影响欧洲近代法律和制度建设;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推崇宗教神学,主导人们的思想观念,至今仍对欧洲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影响,东正教对俄罗斯政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影响深刻;近代以来,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断有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迁移到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多元化;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欧洲文化的多元化色彩更加浓厚。
总之,从古代到现代,欧洲文化在传承中创新,欧洲文化多元化色彩不断加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