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一、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思路
1.与酸的反应: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比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强。
2.与盐溶液的反应:若置换反应能发生,则该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3.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弱。
4.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开发利用的越晚,如Fe、Cu、Al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是Cu、Fe、Al。
二、探究、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详见《精讲本》——“实验8”)
1.(娄底中考)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B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H2SO4溶液 D.ZnCl2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C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2024临夏州中考)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C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4.(遵义桐梓县二模)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和AgNO3溶液中,发生如下实验现象:
金属 a b c
稀盐酸 a溶解并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AgNO3溶液 a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无明显变化 c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D )
A.a>b>c B.c>b>a C.b>a>c D.a>c>b
5.(黄石中考)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
甲 乙
A.M>X>Y>Z B.M>X>Z>Y C.X>M>Z>Y D.X>M>Y>Z
6.(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为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
(1)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要验证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c。(填序号)
7.(2024重庆中考)锂(Li)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
(1)Li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Li+。
(2)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铝箔,通常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铜箔,为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更活泼。
【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稀盐酸中,金属丝表面产生气泡者更活泼。
【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金属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者更活泼。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方案二(填方案序号),该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8.(2024铜仁17题6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部分金属的发现历程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分析,金属的发现历程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2)铝被广泛地应用,除了因为改进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铝的密度小外,还由于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
如何判断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Fe>Cu>R;猜想二:Fe>R>Cu;猜想三:R>Fe>Cu。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将R分别放入盛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
实验现象 硫酸亚铁溶液内无明显变化,硫酸铜溶液蓝色消失,有红色固体析出
实验结论 猜想二正确
【拓展与应用】
为了回收利用金属,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的金属单质为Al、Fe、R、Cu。微专题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一、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思路
1.与酸的反应: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比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 。
2.与盐溶液的反应:若置换反应能发生,则该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
3.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 。
4.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开发利用的越 ,如Fe、Cu、Al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是 。
二、探究、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1.(娄底中考)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H2SO4溶液 D.ZnCl2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2024临夏州中考)金属镍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镍(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A试管中镍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镍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4.(遵义桐梓县二模)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和AgNO3溶液中,发生如下实验现象:
金属 a b c
稀盐酸 a溶解并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AgNO3溶液 a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无明显变化 c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5.(黄石中考)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
甲 乙
A.M>X>Y>Z B.M>X>Z>Y C.X>M>Z>Y D.X>M>Y>Z
6.(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为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
(1)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要验证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7.(2024重庆中考)锂(Li)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
(1)Li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Li+。
(2)锂离子电池中含有铝箔,通常由铝锭打造而成,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性。
(3)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铜箔,为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将铝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金属片上出现划痕者更活泼。
【方案二】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稀盐酸中,金属丝表面产生气泡者更活泼。
【方案三】将铝丝和铜丝表面打磨后,同时放入5 mL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金属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者更活泼。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方案序号),该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4铜仁17题6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部分金属的发现历程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分析,金属的发现历程与金属的 有关。
(2)铝被广泛地应用,除了因为改进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铝的密度小外,还由于铝的 。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
如何判断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Fe>Cu>R;猜想二:Fe>R>Cu;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二正确
【拓展与应用】
为了回收利用金属,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的金属单质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