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简要经过及意义。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一、筹建新中国(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筹建新中国”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时间: ;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政协会议通过了哪些主要内容?
(1)制定了:
(2)选举产生了:
(3)还确定了:
二、开国大典(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页“开国大典”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有何内容?
2.朗读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记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解放西藏的方针: ;2.解放时间:
3.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澎湖列岛等没解放)。
【共同探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哪些规定?起了什么特殊的作用?
2.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西藏?
3.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
【归纳整理】完成下面的两个简表: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共同纲领》
国名
国家性质
其他决定
选举了
选举
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接受
任命
任命
【拓展练习】
1.(2011·甘肃天水)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2.(2011·广东清远)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 B.《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3.(2011·江苏无锡)“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4.(2011·广西贺州)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8年 D.60年
5.(2011·四川凉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的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周恩来
5.(2011·呼和浩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1·牡丹江中考)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
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7.(2011·福建福州)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2011·浙江宁波)(8分)制作年代尺和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材料二 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历史事件的一些关键词:
“五四风雷” “南昌枪声” “卢沟烽火” “开国大典”
(1)从材料二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分别选出恰当的关键词。(2分)
(2)“卢沟烽火”点燃了哪场战争?把我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时间标注在年代尺上。(2分)
(3)为A这一历史事件撰写一个合适的关键词,并说说它与“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开国大典”之间的联系?(4分)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
一、稳定物价之战(请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就行)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2.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土地改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完成下表)
必要性
经过
开始
结果
意义
①
②
③
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本目的三幅插图!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听老师讲述)
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2.抗美援朝战争的简单经过。
(1)开始:
(2)结束:
3.历史意义:
【共同探究】
1.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家里都有土地,现在你家里的土地和20世纪50年代农民家里的土地性质一样吗?
3.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作战为什么要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如果美国对朝鲜动武,中国还会卷入吗?
【归纳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为此进行了哪些活动?
【拓展练习】
1.(2011·山东烟台)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2.(2011·湖北十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3.(2011·山东聊城)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4.(2011·南京中考)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它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5.(2011·河北中考)“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6.(2008·广西南宁)
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
概括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知道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性质。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3.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分步骤完成表格内的问题)
新 中 国 的 内 政 与 外 交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通过
规定
地位
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内容
影响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时间
会议
性质
周恩来
作用
【共同探究】
1.从《共同纲领》到第一部宪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能说出现在某些国家所做的一些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例子吗?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求同存异”的“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归纳整理】
请完善本课的知识树:
【拓展练习】
1.(2011·江苏徐州)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2.(2011·山东济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2011·黑龙江龙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4.(2011·呼和浩特)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①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发达国家 ③弱小落后国家 ④资本主义强国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0·宁夏中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2011·江苏淮安) 周恩来总理是淮安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艺术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参加重庆谈判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2011·广西柳州)国际舆论曾评价:“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 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你认为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中国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制定“另起炉灶”的方针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8.(2011·山东济宁)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周恩来总理在右图的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26届联大
9.(2008·福州市)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哪次国际会
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材料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周思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途径、结果,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自主学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请同学们阅读课文20-21页,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时期
(1)过渡时期是指:
(2)过渡时期总路线: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
(2)任务:
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同学们阅读课文20-21页,完成下面表格)
改造内容
改造途径
改造结果
历史意义
存在问题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归纳整理】
说一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新疆中考)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轻工业
2.(2011·贵州六盘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3.(2011·山东泰安)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2011·浙江台州)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5.(2011·广东中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6.(2011·广东深圳)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 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7.(2011·安徽中考)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文革”时期经济的增长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8.(2011·山东日照) 右图为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国有企业改革
9.(2011·山东滨州)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2011·呼和浩特)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包括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什么性质?(1分)分别采取了什么形式?(2分)简要回答这次改造的结果和重大影响。(2分)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认定目标】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1)“左”的错误:
(2)邓小平复出: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书P63第二目完成知识结构)
2.
三、对外开放(看书P61——P63对外开放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2.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改革初期的责任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
3.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海南中考)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1·广东潮州)右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1·青海西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3.(2011·广东湛江)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11·呼和浩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5.(2011·河北中考)“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6.(2011·江苏泰州)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A.深圳和浦东 B.海南和天津 C.厦门和南通 D.广州和连云港
7.(2009·宁夏中考)(8分)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回答:(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2分)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4分)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2分,回答出1条即可)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5-----P66内容,思考并完成1—2题
1.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__________,被外国称为“东方魔稻”。1986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___________》,后称“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和_______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紧紧抓住_______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_________技术。我国政府的战略是____________,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阅读P6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内容,完成表格:
战略
目的
重大
举措
措施1
1986年:
措施2
1977年:
4.阅读P67“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完成下列知识结构: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2.教育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关系?
3.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什么任务?教育事业应怎样完成这一任务?
【归纳整理】
请列出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在科技、教育、文艺、体育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黑龙江鸡西)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是
A.钱学森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2.(2011·湖北荆州) 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两弹一星”战略 D.“希望工程”?
3.(2011·广东中考)“八六三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为了
A.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
C.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
4.(2011·青海西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今年我市中考试卷实行网上阅卷,这一阅卷方式得益于
A.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D.航天技术的发展
5.(2011·山东东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863计划” D.希望工程
6.(2011·新疆中考)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占全国县数的99.5%。这一成就取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到今年(2011年)该法已颁布
A.15周年 B.20周年 C.25周年 D.30周年
7.(2011·黑龙江龙东)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幼儿教育阶段 B.小学教育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教育阶段 D.从初中到高中六年教育阶段
8.右图电影剧照,取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哪部文学作品?
A.《创业史》 B.《红旗谱》
C.《红岩》 D.《青春之歌》
9.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C.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
D.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轨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港澳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请认真阅读课本P70—P71内容,完成下表)
一国两制
目的
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
地位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内容或
含义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阅读P71—P7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完成下表)
基本
方针
成功
实践
香港
1984年12月
1997年7月1日
澳门
1987年4月
1999年12月20日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阅读P73——P7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完成下列结构图)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分析其意义。
2.台湾为什么至今不能实现统一?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图。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山东滨州)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2011·江苏淮安)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3.(2011·)《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英明正确
4.(2011·山东济宁)“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A.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1999年7月1日
C.1997年12月1日 1999年7月20日 D.1997年7月1日 1997年7月20日
5.(2011·广西贺州)“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这种分离的状况,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2011·贵州黔南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乡愁》提到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1分)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1分)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1分)
(3)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证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1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4.以医保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自主学习】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6内容,完成1—2题)
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文革”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是怎样初步建立起来的?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阅读P77——P78内容,完成系列知识结构)
三、阅读P78“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完成下面问题:
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_____________,并为其发展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四、阅读P79“高举伟大旗帜”完成下面问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科学称谓,指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成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辉旗帜。
【共同探究】本课四个问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看着下面的图示你能说出来吗?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试着整理出本课的知识结构,相信你能行!
如果能真正理解上面的图示,这节课就算掌握住了。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江苏泰州)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2011·广东茂名)“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是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D.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3.(2010·江苏盐城)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3.(2010·山东威海)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
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4.(2008·南京中考)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如图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
A.教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5.(2011·江苏南京)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2010·山东威海)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7.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参加了什么保险?你认为会起到什么作用?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认识其历史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造成的严重失误。
【自主学习】
一、中共八大(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1-32页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题)
1.中共八大
(1)思想准备: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2-34页一目的内容,完成下表)
曲折失误
总路线
通过
内容
大跃进运动
标志
中心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具体
内容
一大是
二公是
结果或
危害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如果有时间就自学,注意“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调整结果三个问题)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八大的正确方针为什么没有贯彻下去?(换句话说,党中央为什么会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错误?)
2.这是当年的《人民日报》文章,你相信吗?当时的中国出了什么问题?
【归纳整理】
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请你说出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成功
1956年4月
1956年9月
1961年初
失误
1958年5月
1958年5月后
1958年5月后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宁夏中考)“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2011·山东济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
3.(2011·福建福州)“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2011·广东茂名)右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
C.违背了客观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5.(2011·山东菏泽)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011·山东聊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请回答:
(1)将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背景填在表格中。(6分)
时间
地点
背景
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2)简述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各自的历史贡献。(5分)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经过、性质和后果,认识“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严重危害。
2.逐步培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自主学习】(请你逐目阅读教材,分步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导火线
开始
标志
全面内乱
表现
①红卫兵组织:
②林彪、江青:
③刘少奇:
结束
性质
危害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人、任何组织必须遵守。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54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那我国为什么还会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长达十年的内乱?
2.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1)我们为什么要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2)“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指的是什么?(课后的材料阅读题和本题意思相似)
【归纳整理】(请完善本课的知识树)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新疆中考)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2011·黑龙江龙东)“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3.(2011·湖南衡阳)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3.(2008·南宁中考)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夺权与武斗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2011·宁夏中考)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粹,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4分)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2分)
第8课 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认的目标】
1.能说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
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基本史实。
3.知道我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的组成部分。
【自主学习】
请认真阅读课本42—43页第一目、第二目内容 ,回答1—3问题:
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研制成功的?
2.“两弹”的成功研制有何意义?
3.说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读课本44—45页第三目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4.我国的空军、海军和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哪些部队组成的?
【共同探究】
1.中国是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发展核武器?
?
??
2.中国政府承诺:中国在任何时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你怎样看待这样的承诺?(或者我们该不该这样承诺?)
?
【归纳整理】(能完成下面的表格这一课你就掌握住了)
时间
事件
意义
其他
1964年10月
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是……
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成功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年4月
1949年4月
1949年11月
1966年7月
它与后来的……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俄组建和发展,标志……
【拓展练习】
1.(2011·辽宁营口)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太空。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2010·安徽芜湖)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3.(2011·湖南湘潭)2011年4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
A.1927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66年
4.(2011·宁夏中考)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5.(2011·江苏南京)上述图片直接展示了新中国在什么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嫦娥二号卫星 东风导弹 歼20隐形战斗机
A.外交 B.国防科技领域 C.综合国力 D.中国国防武器逐渐超越美国
6.(2010·南京)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外国军事评论家答: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这支部队创建于
A.1949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70年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认定目标】
1.说出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知道“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自主学习】
一、重返联合国(阅读教材P47—48页第一目内容,回答问题)
1.中国是怎样重返联合国的?
2.中国重返联合国有何历史意义?
二、“小球转动大球”(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回答问题)
1.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有哪些?
2.中美关系改善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71年春
“乒乓外交”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也称…… )
1972年2月
签署……
1978年12月
1979年1月
【共同探究】
1.1971年10月中国“中国重返联合国”,为什么不称“中国加入联合国”?
2.“小球转动大球”,“小球”、“大球”分别指的是什么?
3.西方新闻界为何把尼克松访华称为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历史性的握手”说明了什么?
【归纳整理】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时期,请归纳一下70年代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
【拓展练习】
1.(2011·湖南郴州)建国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1951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2.(2011·江苏盐城)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
支持票
10
24
34
47
51
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D.中国于1970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3.(2011·广东湛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举世瞩目。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A.上海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D.周恩来访问印度
4.(2011·安徽中考)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5.(2011·广西河池)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维护国家的主权,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保家卫国,一批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参与了什么反侵略战争?请列出他们中的两个英雄人物。(4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的主权,我圊积极开展了外交活动。请你自制?一个表格,列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个主要成就。(8分)
要求:答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主题名称、外交成就和发生年份。
(3)回顾历史,展望来来。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怎样才能继续维护国家的主权?(2分)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基本史实。
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3.列举古代文明之间交往方式的类型,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
【自主学习】请你阅读课文后,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古 代 文 明 的 冲 撞 与 交 融
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
希波
战争
时间
著名战役
亚历山大东征
概况
影响
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
阿拉伯数字
发明
传播
马可·波罗
著作
著作影响
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的共同作用
【共同探究】
1.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有哪两种主要的类型?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暴力冲突也是文明交往的重要形式?
【归纳整理】
记住上面的表格即可。
【拓展练习】
1.(2011·山东青岛)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 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你判断,“这一战”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十字军东征
2.(2011·牡丹江中考)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下列不属于人类和平交往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来华
3.(2011·乌鲁木齐)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4.(2009·烟台中考)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马其顿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
5.(2009·太原中考)反映古代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是( )
A.大化改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鉴真东渡 D.马可波罗来华
6.(2010·青岛)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
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它的创造者是( )
A.古代苏美尔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犹太人
7.(2009·河池中考)13世纪时,有一位意大利人到中国生活了17年,他认真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他的东方经历和见闻记述在一书中,此书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战争与和平》 D.《马可·波罗行纪》
8.(2011·广西南宁)(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练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观察下图
图一 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 图二 2001年阿富汗内战中石雕巴米扬大佛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其开拓者是谁?(2分)
(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4分)
(3)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1分)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认定目标】
1.知道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和想象文字,了解这两种文字的特点。
2.以《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3.说出阿拉伯买家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和审美情趣。
【自主学习】
最早的文字(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关于古代文字的表格)
文字
名称
时间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约公元前17世纪
所属大河流域
创造人
特点
基本上是一种象形文字,一些文字刻写整齐,笔画均匀,字形美观,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文学的基石(请你讲相关的故事,讲不出来就回答下面的问题)
1.《荷马史诗》是怎样的一部史诗?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在古代文学史上地位如何?
2.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什么内容?列举作品及作者。
3.《天方夜谭》又名《 》,是 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故事形式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中古时代 的社会状况。
三、凝固的艺术
一些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请你为下面的古代建筑配上解说词。
希腊帕台农神庙 罗马圆形竞技场 巴黎圣母院 麦加清真寺
【共同探究】
恩格斯曾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试着利用本课的知识来理解这句话。
【归纳整理】
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再回顾一遍。
【拓展练习】
1.(2011·牡丹江中考])局势动荡、世界关注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金字塔 象形文字 B.司母戊鼎 甲骨文
C.种姓制度 佛教 D.《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2.当你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如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
A.象形文字 B.拉丁字母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3.(2011·新疆中考)右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最早使用这种文字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中国人
4.(2011·山东泰安) 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成为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的世界文学名著是
A.《天方夜谭》 B.《圣经》 C.《复活》 D.《荷马史诗》
5.“凡使用不正当手段弄到手的东西,都是保不住的。”是谁的名言?( )
A.亚里斯多德 B.埃斯库罗斯 C.索福克利斯 D.欧里庇得斯
6.某同学说他的电脑“中了木马”,经常无缘无故地重启。这里的“木马”和下列哪一作品中记载的“木马记”有关联?( )
A.《奥德赛》 B.《伊利亚特》 C.《王子复仇记》 D.《伊尼特》
7.作品以关心妇女,同情奴隶,怀疑神和人间的权威,贬损骄傲者,赞美卑微者为特点的希腊戏剧家北北是( )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利斯 C.欧里庇得斯 D.荷马
8.(2011·山东东营)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思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P87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远 古的人类
人类的
起源
南方古猿
距今: 是:
晚期智人
距今: 是:
人类的
种族
种族的成因
男人和女人的权利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生活
工具: 生活: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仔细观察此图,说说原始人的生活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具备这样的特征?
2.现在为什么还有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拓展练习】(近三年各地高考未在此命题!)
1.(2011·广西河池)人类学家普遍认为,现代人类可能起源于非洲的
A.早期智人 B.晚期智人 C.南方古猿 D.北方古猿
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人们划分不同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A.生活区域 B.婚姻状况 C.体貌特征 D.生活习惯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惯不同
4.(2011·广西南宁)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的情况
A.晚期智人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5.古希腊神话中厄瑞思忒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的生活时期是
A.原始群居时期 B.母系氏族时期
C.父系氏族时期 D.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6.2005年8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显微镜分析技术,
研究了两种早期人类,其中一种就是南方古猿。他们生活的地区在今天的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7.两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黄种人在辩论,主要有四种观点,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
A.不同人种基因绝不相同 B.相同人种语言相同
C.相同人种居住在同一地区 D.不同人种智力和社会等级没有区别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
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古埃及的母亲河是_________ ;古埃及文明大约形成于________ 年,其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______ ,它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两河流域,即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孕育了古代西亚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建立起________ 王国;其第六代国王_________ 在位期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即《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92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__________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社会上建立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_______ , 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 属于统治阶级,_______ 、_______ 属于被统治阶级。
4.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时间是 _____ 。他反对_______ ,主张 __________ ;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在___ 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何基本上都产生在大河流域?
2.曾经是人类最早文明发源地的这些国家,为什么现在却大都是比较不发达的国家?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成本课知识要点。
文明古国
所处大河流域
文明形成时间
“标志”
佛教
时间:
创始人:
主张:(了解即可)
核心教义:
影响: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湖南株洲)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的地是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2.(2011·黑龙江龙东)神秘宏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亚马逊河流域
3.(2011·广东深圳)《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仇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4.(2011·黑龙江鸡西)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罗马
5.(2010·青岛)《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颁布了 ,刻在黑
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刑法典》 D.《商法典》
6.(2011·广东中考)“An eye for an 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7.(2011·黑龙江鸡西)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2011·广西南宁) 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9.(2011·江苏南京)2011年4月17日,在南京栖霞寺,释迦牟尼佛真身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佛教三宝首次共同供奉。佛教创立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1世纪 D.7世纪
10.(2008·长沙学业)佛教创始人是( )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悉达多
11.(2011·湖北黄石)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11.(2008·安徽中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21世纪的世界舞台。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
(3)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西方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自主学习】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4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 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和
共同构成了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2.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3.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小块的平原形成了众多 。
(2)粮食匮乏促使 发达。
(3)城邦的狭小使希腊人经常向 。
(4)平等观念的形成与民主政治建立的建立。
(5)自由、进取和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的形成。
二、全希腊人的学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5-----P96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雅典在希腊诸城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2.雅典民主政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三、追求“伟大”的罗马
公元前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向地中海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爆发 ,结果胜利,使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但是同时也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隐患。公元前 年,罗马的 建立了罗马帝国。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2.试着分析一下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有何区别?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福建福州)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2.(2011·山东泰安)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西方民主的开端”。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斯巴达 D.雅典
3.(2011·江苏徐州)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4.(2011·广东汕头)论及希腊政治,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试问“希腊内部极盛”集中表现在
A、君主专制政治达到最高峰 B、中央集权达到高峰
C、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军事独裁达到高峰
5.(2011·江苏连云港)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力
6.(2011·湖北孝感)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维护民主制度 D.争夺地中海霸权
7.(2011·福建泉州)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
错误:“大化改新”向欧美学习。(2分)
理由:“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文化;(2分)
日本向欧美学习是在明治维新时期。(2分)
2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一位成尼斯商人来到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经商,参加了雅典公民大会。(6分)
错误:
理由: ; 。
第19课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一、善于模仿的民族(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0—101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表格)
原因
内容
政治
中央
地方
经济
意义
二、大漠中的帝国(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0—103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伊斯兰教的创立
公元 世纪,在阿拉伯半岛的 城郊, (谁)在 、
和 的基础上,创立了 ,其经典是 。
2.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帝国建立的纽带:
(2)帝国建立的时间:
(3)帝国的扩张:
【共同探究】
1.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长期以来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10年被
中国赶超,屈居第三)。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的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2.穆罕默德和他的后继者们是怎样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由此你怎样理解宗教的作用?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完善下面的知识树。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四川绵阳)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中国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2.(2010·自贡)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3.(2009·长沙中考)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4.(2011·湖北荆州)古城泉州现留有阿拉伯人在元朝修建的清真寺,与这些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5.(2011·湖南长沙)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说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6.(2010·自贡)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世纪中叶时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古希腊 C.古代波斯 D.奥斯曼土耳其
7.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查理·马特改革,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2.说出丕平献土的故事,简述罗马教皇国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3.讲述琅城起义的经过,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一、公爵与骑士的由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5-----P106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查理·马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产生什么影响?
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简单说说西欧的封建制度。
3.动手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为什么在中古西欧,成为一个骑士是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誉?
二、欧洲的将神领袖(请阅读课本“欧洲的精神领袖”内容,完成关于基督教的有关内容)
基督教
产生
时间
创始人
地点
核心教义
发展
①
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
②
“ ”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影响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其他
三、“中世纪的花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78-----P108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讲讲琅城起义的故事。
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查材料、问老师,看能不能使这说出西欧封建制度和中国封建制度的几点不同。
2.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和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何不同。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山西中考)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2.(2011·湖北黄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流行于古代
A.西欧一些国家 B.阿拉伯国这 C.中国 D.日本
3.(2011·江苏盐城) 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日日益受到中国年轻人青睐。与“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4.(2011·辽宁沈阳)婴儿出生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撤,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5.(2008·山西中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 )
A.释伽牟尼 B.耶酥 C.穆罕默德 D.马丁·路德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列举拜占庭帝国强盛的表现
2.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了解拜占庭帝国衰亡的过程,并探讨其衰亡的原因。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分步骤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一、强盛的帝国
1.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与繁荣?
二、可悲的衰亡
2.谁能讲讲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
三、深刻的启示
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留给我们那些深刻的启示?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填写表格
拜占庭帝国
发展状况
原因
兴盛
地理位置……
商业贸易……
继承保存……
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衰落
陶醉于……
不屑于……
……的进攻
2.结合上面表格,联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试着总结罗马历史发展概况。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几年来各地中考未在此命题。
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首都在( )
A.巴格达 B.君士坦丁堡 C.罗马 D.曼彻斯特
2.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水,背靠大陆,地势十分险要;加上帝国多年来的构筑经营,城防工事十分坚固,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然而,它竟然出乎意料的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下列不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
A.开放宽容 B.内部矛盾重重 C.国力衰弱 D.狭隘保守
3.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
A.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C.东罗马帝国的分裂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
4.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有延续了大约( )
A.800多年 B.900多年 C.1000多年 D.1100多年
5.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是( )
A.国家分裂必然导致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会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