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考试时间:G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一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
该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士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有利于()
A.促进经济发展B.增强军队战斗力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旧贵族特权
3.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
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版图拓展
4.“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
条件。”该材料表述的是书法艺术发展的()
A.原因
B.特点
C.内容
D.影响
5.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其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
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6.《齐民要术》记载,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
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改进。该著作所述现象(〕
A.导致了东汉政权的衰亡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莫定了北魏统一的基础
D.推动了南北对峙的形成
7.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
力”在后世体现为()
A.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发展
B.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C.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从605年起,为连通全国南北的大河,建立庞大水路交通网,隋炀帝陆续开凿了()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珠江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器
扫描全能王创建
0.鹛卧,夹白东罗马、大食,新罗等国的客使汇聚于都城长安不中外四长中田长男E
居,有的还在朝廷中任职。这反映出唐朝()
A.文化交流的频繁B.民族交融的盛况
C.对外交通的发达
D.开成包客的气两
11.唐刺前中期,渝州地区人口增长饺迅速,大景的无地农民纷纷涌入深山莽原,开垦土地,
开发山林。这一现象(
A.促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B.有利于渝州区域经济开发
C.推动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推广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
12.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其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13.“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贸的繁荣
D.对外交往密切
14.《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社会景象。它既是绘画作品,同时也承
载历史。这幅伟大作品描绘了当时(
A.发达的中外交通B.严格的坊市界限C.豪迈的尚武风气D.繁华的都市生活
15.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
元朝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6.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1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明成祖时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
制,还逐渐形成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督抚制度。这些制度设计旨在()
A.强化专制皇权B.增强监察职能C,精简政府机构
D.防止宦官专权
1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谈判解
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
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这些措施()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导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
C.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
D巩固了统…多民族封建国家
器
扫描全能王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