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威信县第二中学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威信县第二中学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0 11: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名称】 拿来主义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先破后立的文章思路,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把握作者观点。
【学习难点】 体会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比喻论证想论说的观点主张。
【学法指导】 学讲方式
【导学过程】 【个案补充】
【自主先学】1、自主阅读文章,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自诩( ) 给与( ) 冠冕( ) 譬如( ) 脑髓( ) 蹩进( ) 残羹冷炙( )吝啬( ) 2、请你回顾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3、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困扰你吗?请写出你的两条疑问。 4、有关鲁迅的诗文或名言,你能例举出一些吗? 【合作互学】1、阅读课文第1—4节,填写下列表格主义表现危害作者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2、拿来主义(1)那么“拿来主义”者的做法是 。(2)朗读课文第8节,完成下表总喻三种人做法实质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3)朗读课文第9节,完成表格 喻体事物对待做法本体事物态度鱼翅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质疑问学】1、 研读课文第10节 提问:这一节共5句话,下面这5个问题是对应课文第10节中的哪一句话? 问题:①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②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 ④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2、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即“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限填两字)。3、探究: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检测促学】请你阅读下面一个语段,并试着分析,这段文字用什么比喻什么 ,阐述了什么观点? 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反思悟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