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0 13:31: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三单元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魏书 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此理解分析最确切的是( )
A.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C.孝文帝改革使一度萎缩的商业得以恢复
D.南北对峙阻碍了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分析:题中材料的大意是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孝文帝的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复。所以本题选C。AB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点评: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2.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答案:D
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化政策是向先进的民族学习,所以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而汉化政策也的确使鲜卑族的英雄好战武勇之风变成为汉人的文弱之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点评: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北魏汉化政策的历史影响。
3.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和了民族矛盾
②巩固了封建统治
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④为结结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结结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认识。
4.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点评: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改革。
点评: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5.孝文帝时,有诗歌描写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B.儒家文明影响到鲜卑族的习俗
C.鲜卑文明融入汉族社会生活
D.北魏实行均田制,国力强盛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有诗歌描写汉族年轻女子”、“孝文帝时”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涉及,属于无关项,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是( )
A.北方荒地开垦、人口增加
B.平城成为著名商业中心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答案:A
解析:分析:当时社会战乱的年代,北魏统一北方后,改革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应主要体现在农业与人口方面,A项符合史实,正确;B项“著名商业中心”说法错误;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在元朝,C项排除;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是在宋代,D项排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7.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
答案:A
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一方面使鲜卑族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汉人在与鲜卑族的接触中也学习到了鲜卑族的某些先进的东西,是汉族和鲜卑族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点评:汉化政策利大于弊。改革使北魏帝国的民心得到巩固、民族得到团结,便于发展;改革让汉文化得到很好的弘扬、发展,这对当时的汉族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速度,这对北魏帝国来说是一件好事;改革使鲜卑这个民族永远消失在了中国的民族中,当今中国的56民族并未出现鲜卑,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总的来说,改革虽然是对鲜卑族人的极大不公平与危机,这是一个民族的灭门之灾。但是在改革大潮下,北魏时期的农业得到发展、文化得到熏陶、还促使民族团结。
8.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其中“这种潮流”指的是在民族关系上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逐渐稳定。南北朝时并没有各国纷纷改革,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9.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中不包括( )
A、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 B、鲜卑族逐渐灭亡
C、汉语言文字被确定为“正音” D、服饰礼仪互相吸收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而不是哪一个民族的灭亡。故B项表述明显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意义的分析与认识。
10.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与史实不符合,任何改革都会损害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所以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在中国历史上的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北魏鲜卑族改革家孝文帝拓拔宏尤为突出,其改革意义重大,它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过程;推动了北方各族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1.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从材料可知商业,丝织业发展,社会生产进步,国家富裕了,财政收入增加,因此都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2.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实现统一和民族矛盾尖锐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但不是其影响,故AC项错误;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中的“完成”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反过来孝文帝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互为因果关系”即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13.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 )
A. 内迁的过程 B. 汉化的过程 C. 农耕化过程 D. 封建化过程
答案:D
解析:分析: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农业化”,体现在社会形态上就是“封建化”,题干限定条件“从社会发展角度讲”,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而汉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是封建社会,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谓“汉化”,是指少数民族逐渐在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趋同于汉文化传统,并最终融合于汉民族的过程。
14.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先进经济形式实质是(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
答案:B
解析:分析:北魏是个少数民族,来到黄河流域后采用的先进经济形式应该是汉族地区的经济形式,即封建经济,这相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就是先进的,故选B。
点评:北魏民族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型,学习汉族农耕技术,实际上是经济封建化的体现。
15.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答案:B
解析:分析: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选择B。
点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1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行汉制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分析:①整顿吏治使得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与封建化无直接关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主要是指学习汉人文化与制度,因此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17.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A
解析: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文化,其本质上就是要从游牧文明转变为农耕文明。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从实质上及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故错误。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孝文帝改革从实质上来讲,就要分析经济层面。通过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开始采用汉族人的农耕文明,生活逐渐地定居下来。同时孝文帝改革,也适应了北方已经存在的农耕化的趋势,二者相互的促进,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18.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封建化是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A项是封建化的根本措施,采用了汉族的生产方式。B项是汉化措施;C项不是具体的汉化措施,只是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对鲜卑封建化的推动和影响;D项是汉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北魏鲜卑族政权的汉化归根到底是由于采用了汉族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进行的。北魏政府实行的均田制,把无主的土地交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要他们缴纳赋税收入,这样实现了生产领域里的根本变革。
19.观察右图,图②与图①所示服饰的不同主要是( )
A.经济发展的结果
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孝文帝迁都的结果
D.实施官吏俸禄制的结果
答案:B
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鲜卑族移风易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民族融合,其中包括了改穿汉服。故选B 项。审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的“主要”这个限定语,根据分析ACD均错误。
点评: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明进程和推动北方社会的发展,孝文帝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同时,经营农业生产,也进入到农耕文明阶段。
20.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D。
点评: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材料二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中文百科在线
材料三 鲜卑“后魏初不立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至太和十年(公元486年)才把原来的部落宗主制扬弃了,改用汉法,仿周官遗意,设立三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
答案:理由:平城地处中原之外,作为帝王的都城不合适;北魏有迁都的先例。内涵:统治中原,表达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愿望。
(2)材料三与材料二反映的行政体制具有怎样的关系?两者在政治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关系:继承与发展。共同作用:都打击了旧的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
答案: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迁都及其封建化的过程影响,同时对比商鞅变法的异同点。结合教材知识即可总结归纳迁都的目的性,注意结合孝文帝个人因素;商鞅和孝文帝都对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思考孝文帝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注意思考角度和对比借鉴。
点评: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具有一定的历史相似性: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但从力量对比看有利于改革; ③当时的内外环境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④改革的措施符合当时的实际,行之有效,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 ⑤改革者都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鲜卑武士佣和汉人胡食图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措施: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商业的活跃;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问题: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北方民族大融合。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影响: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分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含多个方面,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领域内的措施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判断,其实质是封建化进程,实现了北魏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维护了统一。
点评: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名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23.指导政治社会改革总是困难的,尤其是当改革牵涉到统治者本民族切身利益时,其难度及危险更是足以吓退大多数改革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北魏孝文帝改革确是历史上罕见的事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其改革的重点转向民族政策。孝文帝是没有民族成见的皇帝,他曾说:“皇帝经常犯的毛病在于不能处心公平、诚意待人。如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做兄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扼要概述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阐释改革后鲜卑族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答案:政治:整顿吏治、迁都。经济:均田制和租调制。文化: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根本性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耕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2)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的民族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推进民族政策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案:民族观:平等、真诚。意义: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分析: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4.“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腾(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
——《魏书·成淹传》
材料二: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列传第七中》
材料四:若南徒,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楱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崔浩传》
请回答:
(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
答案:赞成派:材料一、三;反对派:材料二、四。举措:制度改革、移风易俗等。
(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答案: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或两种观点折中回答亦可)观点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观点二:该观点错误。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等。
解析:分析:魏孝文帝的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当时的中国汉族地区为代表的农业文明是先进的,全盘汉化主要是指文化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汉化,尽管鲜卑族不独立存在,但是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点评:汉化政策的实施,使胡汉两族的血统、宗教、言语、风俗,和习惯等,融冶于一炉。鲜卑族之接受汉人文化,由野蛮而进入文明,文化水准自然提高,政治学术方面,亦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此,胡族便彻底溶入于汉族的集团中而不复识,使中华民族又来一次扩大。所以这时期在政治上说,被征服的是汉族;但就文化上来说,被征服的却是胡人。
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
材料一 “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使宗室与中国各族结婚。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二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
(1)概括材料一、二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
答案:同:推动了北魏的汉化。异:材料一认为改革导致北魏国势衰微,材料二认为改革带来北魏的强盛;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的立足点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
答案:材料一以北魏政权和鲜卑文明为立足点,材料二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为立足点。
原因: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
解析:分析: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点评:评价历史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必须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论。而且还要看是站在那个社会阶级、阶层利益方面看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成者王侯败者寇”,正史记载往往反映统治者的观点,如果你要从学术上提出讨论,也必须要说明白,你是从那一方面利益、角度看问题的。当时当地环境条件下作出何种选择,要看是对当时那一个阶级、阶层更为有利,而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去衡量当时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