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宇宙的另一边
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夜幕降临,繁星闪烁,大家抬头仰望星空时,有没有想过,在宇宙的另一边,会不会有另一个地球,另一个你呢?那里的一切,是否都和我们这里截然不同?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奇思妙想,一起穿越浩瀚宇宙,去探索《宇宙的另一边》隐藏的秘密。
陈诗哥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文中
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
初读课文
流淌 秘密 一栋
气喘吁吁 思绪 一篇
我会读
必
秘
我会认
mì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禾
形近字
秘(秘书)
秋(秋天)
淌
我会认
流淌
形旁,表示大面积流水。
声旁,表示读音。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学写字
框架结构
摘星星
秘密
思绪
流淌
乘法
识字游戏
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
第一部分(1-9)自然段
写“我”趴在窗台前,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边
第二部分(10-12)自然段
写“我”课上被老师发现,但“我”对宇宙的另一边依然很好奇。
第1、2自然段:星光告诉我一个秘密,宇宙的另一边一定是和地球相似的。
第3自然段:作者有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行为,展开大胆的,大胆的想象.
第4自然段:作者猜测宇宙的这一边与另一边的景色是完全不同。
第5-7自然段:由学习的课程推想,宇宙的另一边与这一边的不同
第8-9自然段:写在宇宙的另一边,我想象中的加法、乘法是很神奇的。
第10-11自然段:我胡思乱想被老师发现很尴尬。
第12自然段:写我对宇宙依然很好奇。
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为下文想象的宇宙另一边作铺垫。
广大、繁多
作者选择这一情景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主人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夜晚的星空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神秘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趴在窗台上”的姿态则暗示了一种安静、专注的状态,表明主人公正在认真思考或者沉浸在对宇宙奥秘的遐想之中。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秘密
倒影
拟声词,把星光当作人来写。
在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些什么呢?
描绘了星光仿佛传递给主人公一个关于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在遥远的地方,存在一个与我们这边一模一样的世界,包括相同的城市场景、街道布局、房屋结构,甚至还有一个相同的孩子。这种想象激发了对宇宙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无限遐想。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这段描述通过重复“一样的”来强调宇宙另一边与我们这边的高度相似性,营造出一种镜像效果。这样的设定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奇幻色彩,还启发读者思考关于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可能性。它表达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者试图让读者感受到宇宙的广阔无垠及其蕴含的无限可能。
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体会:想象宇宙另一边的“我”的生活情景——与现实中正好相反。
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体会:运用逆向思维,想象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非常新奇、有趣。
通过对比宇宙这一边和另一边的现象,提出了关于自然规律在不同宇宙中的可能性变化的疑问。具体探讨了雪的季节性和太阳升起的方向是否会在宇宙的另一边与这边相反,激发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雪是在夏天下的
太阳从西边升起
石头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在宇宙的另一边
新奇
有趣
默读第6-9自然段,说说作者有关数学的奇特想象有哪些。
语文课上的想象
语文课上,“我”又有了哪些奇妙的想象呢?读课文第7—12自然段,和同桌交流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一节课的“倒影”
语文课
数学课
加法
在宇宙的另一边,数学课上的“加法”和“乘法”,是怎样的呢?和同桌一起演一演,说一说。
将数学中的“加法”概念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引发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描写,作者打破了传统数学概念的框架,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还能有效激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跳出常规思维模式,进行更加广阔的想象。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体会:作者引用描写春天的诗词名句,根据乘法的特点,想象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孩子们在这样的美景中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非常形象有趣,引人入胜。
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乘法”,通过引用多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句,将这些诗句串联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变化。作者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文学与数学概念的结合,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强调春雨的珍贵。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述春天来临,江南两岸被绿色覆盖的美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描绘柳树在春天里新生的嫩绿柳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描述孩子们放学后趁着春风放风筝的欢乐场景。
每一句诗都描绘了春天不同方面的景象,从初春的桃花到春雨的重要性,再到春风带来的绿意和孩子们的欢乐活动。这种方式不仅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还激发了读者对春天的想象和感受。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结合,作者展示了文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鼓励读者跳出常规思维模式,进行更加广阔的思考和探索。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描述了主人公沉浸在对宇宙另一边的遐想中,思绪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穿梭时,突然被语文老师的提问打断。这一情节巧妙地将幻想与现实连接起来,突显了从想象世界回到现实生活的情境转换。
回到现实
“我”把关于风的习作的写作技巧告诉了同学们,极其贴切地告诉了同学们想象对于写好习作的重要性。
我为什么感到“尴尬”?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这样写作,想象奇特
有趣、奇特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宇宙另一边的习作有什么秘密吗?
充分发挥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
在宇宙的另一边,在习作课上,如果要写花,就得闭上眼睛想象花的样子,然后慢慢的变成一粒花的种子,生根发芽,沐浴阳光和雨露,最后看谁的花开得最美。花开的越美,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去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留恋
舍不
照应开头
主人公表示大家都渴望了解更多关于那个神秘世界的信息,并表达了自己晚上还要继续探索的愿望——趴在窗台上,仰望浩瀚星空,穿越茫茫宇宙,去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进一步强调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
我的表述:放学回家,我气喘吁吁地往楼上跑。我忽然想起: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我往楼上跑,另一个的我是不是在往楼下跑呢?是不是也气喘吁吁呢?一回到家,我要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做作业,那么,另一个我呢?是和我一样做作业,还是正把作业收回书包?想着想着,我放下作业本,走向窗台。浩瀚的宇宙啊!另一个的我在哪一颗星球上呢?此时,他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趴在窗台上,望着星空呢?我们的眼睛虽然看不到那么远,可是我们的目光是不是会相遇?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讲述“我”想象_____________的趣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喜爱、好奇
宇宙的另一边
丰富大胆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神秘的宇宙
奇妙的想象
城市
“我”
冬天下雪
太阳东升
石头没有生命
第一节上语文课
……
一样的城市
另一个“我”
夏天下雪
太阳西升
石头有生命
第一节上数学课
……
板书设计
篇
编
推
堆
喘
端
C
B
C
√
×
×
√
仿照《宇宙的另一边》,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想象的小作文,要新奇、有趣,有自己的想法。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