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0 13:36: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五单元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答案:C
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来,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不顾品德智慧等,可以不择手段,这是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B项说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D项错误,应该是符合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2.欧洲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有: ( )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②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
③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
④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政治:⑴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⑵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⑶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⑴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⑵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⑶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最终作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的基础知识。宗教改革的改革影响。
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答案:B
解析:分析:由“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结合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可知这样做主要是要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就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更加激进的思潮,即清教运动。英国掀起的清教运动目标是( )
①改革英国国教 ②建立廉俭教会 ③反对专制王权 ④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后,确立圣公会为国教会,它是封建专制王权的重要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新教派则代表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反对国教中的天主教传统和繁琐的宗教仪式,主张教会组织民主化,废除主教制,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减少宗教节日,并反对封建主的奢侈生活,故被称为清教徒。清教教义的要旨为:不受主教干预,自由祈祷;人人都能同上帝直接交流,建立不要教派的独立组织。所以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清教运动又称反国教运动。16—17世纪在英国发生的清教徒参加的社会政治运动。发动者为卡特赖特,清教为16世纪60年代传入英国的加尔文宗,信仰该教的称清教徒。
5.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
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
③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 ;
④改革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③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只适合英国宗教改革,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做这样的组合式选择题关键是要不断的寻找规律,不断的积累此类题目的技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6.英国的清教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提倡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实质上反映了 ( )
A.国教与清教矛盾尖锐
B.天主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C.启蒙思想已广泛传播
D.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愿望
答案:D
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是符合早期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愿望的,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也是需要清除天主教的残余的,例如简化教仪,让新兴资产阶级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工商业活动等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注意“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等关键的字眼和“积累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7.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的前半部分内容正确,后边内容不正确,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不反对宗教信仰的,它只是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权威,主张因信称义,所以A项符合题意要求。
点评:宗教改革运动是在宗教内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并未排斥宗教信仰。
8.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没收教会的财产
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确定公民的等级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理: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故正确答案为A项。B、D两项与题干无关;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属于基督教的范畴,加尔文主张使国家基督教化, C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此题是关于加尔文宗教改革。题干中的两种管理人的力量应是教会和国家。
9.下列与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不符的是( )
A.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
B.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C.加尔文能够宽容地对待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D.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
答案:C
解析:分析:加尔文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因此选C。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10.下图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
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 B.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D.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片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或教士都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或教士都重,因此反映了因信称义的主张,答案选C。
点评:图片型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
点评: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11.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
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机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答案:C
解析:分析:加尔文的先定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它既对新兴资产阶级起了鼓舞作用,又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提供了理论辩护。因为,上帝的“先定”是通过人的自身努力来体现的,凡是发财致富的就是上帝的“选民”,而贫穷受苦的则是上帝的“弃民”。故选C。A项明显错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当中并未有加强王权的内容;B项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当中也未涉及;D项说法错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并未造舆论,而是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
点评:加尔文宗教改革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吸收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一些主张,如主张信仰得救,但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发展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提出了先定论的主张,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愿望和要求。
1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D.亨利八世离婚案
答案:D
解析:分析:回顾所学知识可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离婚案。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记和知识再现的能力。
13.下列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②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在否定马丁·路德的基础上进行的
③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④欧洲宗教改革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勇于挑战教皇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在宗教领域内反对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运动,矛头针对的是封建教会统治,并不反对信仰天主教。
点评:认清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才是解题关键环节。
14.下列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中对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起促进作用的是( )
A.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B.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C.主张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
D.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肯定资产阶级创造财富的合理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意识形态。
点评:结合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分析思想领域内的解放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
15.十六世纪的法国新教教派同天主教派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主要原因是 (  )。
A.罗马天主教会在法国的统治根深蒂固
B.法国王权控制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
C.法国统治者严格禁止新教在法国传播
D.法国农业资本主义根本没有获得发展
答案:B
解析:分析: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而法国早在14世纪,国王就控制了教会,到16世纪初,法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法国王权控制着教会,他们坚持天主教信仰,反对新教学说的传播。答案 B
点评:认清宗教改革中的教派之争实质上是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体现。
16.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 (  )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答案:C
解析:分析:宗教改革对天主教并没有发动摧毁性的冲击,也没有没收财产,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的是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结合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主线进行考查,延续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17.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安排,这一观点出自( )
A.天主教 B.路德教 C.加尔文 D.东正教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加尔文的先定论。
点评:确定宗教改革人物的核心思想是答题的关键。
18.对“先定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先定论”反映了资本家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②谁是“选民”和“弃民”,是通过上帝呼召和赐予体现的
③“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④上帝的先定,可因人的行为而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分析:先定论肯定上帝的神圣性,不会因个人而改变。
点评:加尔文的先定论强调的就是上帝的唯一性和神圣性,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19.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宗教改革的共性特征应结合教材知识进行筛选总结,①和②分别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改革特征,可以排除。
点评:总结宗教改革的特征应全面理解其内容及实质。
20.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是诸多新教的共同点,故本题选D项。A、B、C不全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主要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异端”运动可概括出以下几个观点: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教会的奢侈腐化;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材料二 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以“异端”为形式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进行宗教改革的两个代表人物。
答案:背景: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此后,教会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变化:由王权从属于教权到教权从属于王权。
(3)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历史作用: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第(1)题,依据材料“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材料中反映的教会的腐朽表现来分析背景。第(2)题,特点可由材料“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总结,至于变化,要结合材料“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分析。第(3)题,材料一体现了宗教改革的经济原因,材料二体现了宗教改革的政治原因,结合两则材料,换个角度,即宗教改革对欧洲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的影响分析其作用。
点评:通过宗教改革整个过程的考查,理解改革对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结合单元知识进行全面思考总结归纳。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答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信息,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的异同点,结合教材和材料知识进行总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考查了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要在理解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课本内容组织答案。
23.阅读下列材料: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 ……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加尔文坚持《圣经》是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他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尔文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应结合材料从积极方面着手。
点评:加尔文宗教改革与政治统治是密切相连的,是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内的表现。
24.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也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
(1)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披着宗教外衣或采用宗教异端形式。原因:中世纪欧洲只有一种意识形态,
即宗教和神学;资产阶级在兴起之初,力量比较弱小。
(2)分析指出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答案:性质: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意义: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点评:中世纪教会的意识形态的垄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宗教改革的实质意义。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 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 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 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材料二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他们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要求“纯洁”国教教会的“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这些政策遭到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著名的清教徒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英国宗教改革后,英国教会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新教?
答案: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因为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出现清教徒?清教徒的出现有何意义?
答案: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出现了用加尔文教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信徒称“清教徒”。
清教徒出现的意义:清教运动的新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清教徒则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代表,是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3)由以上两则材料,说明英国宗教改革有什么特点?
答案:英国宗教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要 从改革后英国国教的实质分析称为新教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可分析出原因及意义。第(3)问从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可归纳总结出其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考查了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要在理解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课本内容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