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0 15: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急性子顾客在四天内不断改变做衣服的要求,慢性子裁缝都一一答应的有趣故事。本单元语文要素聚焦于“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故事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人物语言极具个性,为学生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良好范例。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故事充满趣味和戏剧性。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体会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掌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并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故事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但对于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故事中的幽默表达,以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还需要教师引导和训练。他们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时,可能难以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趣味。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体会中华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和幽默风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民间文学的热爱。
语言运用:会认“缝、箱”等10个生字,会写“性、卷”等12个字,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词语。掌握多音字“缝、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学习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积累生动的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复述故事和对故事进行创意改编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表达。
审美创造:欣赏故事中通过幽默语言和鲜明对比塑造出的生动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能够通过表演、改写等方式创造性地展现对故事的理解。
思政元素:从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中,明白做事要讲究效率,同时也要懂得耐心和沉稳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事态度。
体会民间故事所传达的生活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能借助表格等方式梳理情节,复述故事;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
难点: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能够生动、详细地复述故事,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并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 放一段关于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问:“同学们,这两个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如果一个慢性子的人和一个急性子的人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不同性格人物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圈出生字词,尝试自主认读。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后,开展“词语大冒险”游戏巩固生字词读音,重点强调“缝、箱、衬、衫”等字的读音。
3. 分析生字结构和笔画。如“卷”字,上面的两点要写得紧凑。利演示生字的书写顺序,学生书空练习。
4.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如“货”字下面的“贝”的写法。
5. 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直观演示等方法理解“耐心、纳闷、羡慕”等词语。如通过表演“纳闷”的神情来帮助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掌握生字词,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 默读课文,思考:“故事里的顾客和裁缝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故事主要讲述了急性子顾客让慢性子裁缝做衣服,在四天内不断改变要求,裁缝都一一答应的有趣过程。
故事可以按照顾客四天内不同的要求分为四个部分。
3. 引导学生圈画表示时间的词语和事件,梳理故事的情节,完成表格(出示空白表格):
|时间|顾客的要求|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做棉袄|说没问题,明年冬天交货|
|第二天|改成夹袄|答应,说来得及|
|第三天|改成短袖衬衫|没问题,让顾客放心|
|第四天|改成春装|还说能完成,让顾客过几天来取|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填写表格,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默读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表格梳理情节,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AI辅助教学能丰富学习资源。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1. 分角色朗读顾客和裁缝第一天的对话,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看出顾客和裁缝分别是怎样的人?”
2.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通过顾客急切地询问、不断强调时间等语言,感受顾客的急性子;从裁缝不紧不慢的回答、承诺明年冬天交货,体会裁缝的慢性子。
3. 指导朗读,读出顾客的急切和裁缝的慢条斯理,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语言对塑造形象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生字词,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强调顾客和裁缝的性格特点。
2.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写3遍,词语写2遍。
朗读课文,和家人分享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让学生在分享中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开展“生字大比拼”游戏进行巩固。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听写重点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 请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上节课填写的表格,简单说一说顾客和裁缝之间的故事。
3. 引出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有趣故事,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品味故事中的语言,学习如何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和故事主要情节,巩固所学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
(二)深入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性格
1. 分组分角色朗读顾客和裁缝后三天的对话,思考:“随着顾客要求的不断改变,裁缝是怎样回应的?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体会顾客越来越急切的心情和不断变化的想法,以及裁缝始终不紧不慢、都能答应的态度,进一步感受两人鲜明的性格对比。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如“惊讶、恼怒、耐心”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利用AI工具,如AI语音助手,让学生模仿人物语气朗读相关语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深入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AI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三)学习复述故事
1. 借助表格,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教师先示范,按照表格中的时间、顾客的要求和裁缝的表现,有条理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自己练习复述,同桌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和纠正。
3. 指名学生上台复述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复述是否完整、有条理,是否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4. 引导学生在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如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添加一些对话的细节等,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练习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复述中发挥想象力,提升综合素养。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像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样性格的人,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2.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一个类似的故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取部分同学的作品进行全班分享。利用AI工具,为学生提供故事创作的思路和素材,帮助学生完成创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AI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五)课堂总结
1. 引导回顾:“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个有趣的故事。谁能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还让我们认识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希望同学们能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明白做事要讲究效率,同时也要有耐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把我们的生活故事写得更加精彩。”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强化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六)布置作业
1.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2. 根据自己创编的故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鼓励学生使用AI写作辅助工具进行创作和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所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AI辅助拓展学习途径。
板书设计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时间 顾客的要求 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做棉袄 明年冬天交货
第二天 改夹袄 来得及
第三天 改短袖衬衫 没问题
第四天 改春装 过几天来取
顾客:急性子 不断改变要求
裁缝:慢性子 始终不紧不慢
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动画片段、展示图片等,将抽象的故事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借助AI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使学习内容更生动、学习过程更高效。
注重语文素养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了对语文要素的学习,学生对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复述故事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生字词教学扎实,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读、书写和理解。对故事主要情节的梳理让学生对故事有了清晰的认识。
2. 不足之处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组织不够有序,讨论效率不高,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较少。
对于学生的创编作品,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在课堂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部分拓展活动开展不够充分。
3. 改进措施
下次教学前,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明确小组分工和讨论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讨论效率。
丰富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学生创编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创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