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课件(40张PPT,内嵌视频)鲁教版五四制(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课件(40张PPT,内嵌视频)鲁教版五四制(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30 16: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鲁教版六年级(上)——
第3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
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知道世界各地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理解其成因及给各地带来的影响。
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了解地球上六大板块的划分,知道板块的交界地带的特征。
通过探索地球海陆变迁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自然问题。
了解地球海陆变迁的原因,并了解海陆变迁的利与弊。
核心素养目标
沧海桑田
1
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
地壳的运动
海陆变迁的例证1: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思考: 还有哪些例子能证明地壳的运动呢?
地震
火山喷发
海啸
山体滑坡
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的例证2: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东部海域的海底原来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使曾经使陆地的河道、水井下沉到海底。
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荷兰人构建围海大坝,为了抽出海水又建了许多风车,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人类活动
海陆变迁的例证3:荷兰的围海造陆
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
【魏格纳的发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关于海陆轮廓的争论
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学说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两个大洲之间有高度吻合的海岸线形态。
将大洲拼合在一起后,轮廓能够大致吻合,说明它们曾是相连的整体。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证据—大陆轮廓吻合
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层存在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相连的整体。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证据—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
在两块不相连的大陆上发现相同物种,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距今超过2.5亿年的中龙化石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证据—物种的相似性
煤矿资源
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煤炭是古代植物深埋地底下演变而来的,而现在南极大陆的气候几乎不支持绿色植物生存。
南极地区在远古时期地处温暖湿润的地区,在那时形成了煤,后来经过大陆漂移,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探究交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
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
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
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在科学上要有严谨的态度,人们要善于观察思考。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长期积累、不懈探索的结果。
板块的运动
3
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运动
自学本框内容,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
2.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3.板块和火山地震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板块的运动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
稳定
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1.指出图中的六大板块。
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 。
印度洋板块
板块的运动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
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碰撞挤压
生长边界:
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
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海洋面积缩小等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
稳定
活跃
板块的运动
观察下图,总结世界上的火山与地震频繁地带在什么地区?
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板块运动的影响
板块的运动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示意图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的影响
板块的运动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对下列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1.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3.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交流】
板块运动的影响
板块的运动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是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印度洋
非洲
板块的运动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地中海在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非洲
亚欧
板块的运动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板块处在不断碰撞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印度洋
亚欧
板块的运动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据估算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加宽。
1.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该材料说明( )
A.海洋和陆地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B.文中所提到的地方曾经是海洋的环境
C.曾经的海洋和陆地都为一个整体
D.世界上海洋面积在不断增大
B
课堂检测
2024年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团队在秦岭的组成部分——郧西大梁,发现了大量典型的泥盆纪珊瑚生物化石。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和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2.造成郧西大梁自然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填海造陆 B.地球运动 C.地壳运动 D.全球变暖
3.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郧西珊瑚化石成因相同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上有海螺化石 B.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
C.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 D.荷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C
A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读图1“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2“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出( )
A.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 B.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D.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5.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①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②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③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④一般来说,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板块构造学说”为大多数学者认可,它能很好地解释( )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②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
③非洲与南美洲有相同的动植物 ④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脉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D
D
2022年1月14日,太平洋岛国汤加爆发了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底火山喷发。下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火山喷发的原因主要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运动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8.火山喷发短期内对汤加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①污染空气②诱发海啸③引发台风④爆发寒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板块学说认为,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了落基山脉的隆起。位于这里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北冰洋板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
D
A
A
Thanks
3.3 海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