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4:3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 安塞腰鼓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 )
. . . .
B . 恬静(tián )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chén )
. . . .
C . 战栗(zhàn ) 骤雨(zhòu) 震撼(hàn ) 磅礴(bàng)
. . . .
D . 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
. . .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使人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 . .
B .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极度兴奋)
. .
C . 晦暗了又明晰 ,明晰了又晦暗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黑暗)
. .
D .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世界出奇地寂静 。(声音突然中止)
. . . .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黄土高原上 , 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②观众的心也 变成了牛皮鼓面了 ,也是隆隆 ,隆隆 ,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世界出奇地 ,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 . 爆 突然 颤抖 寂静 B . 演 蓦然 颤抖 恬静
C . 爆 蓦然 战栗 寂静 D . 演 突然 战栗 恬静
(4)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气 ,表达强烈的感情 。就构成形式看 ,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 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请指出下列排比句的类型。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 ,明晰了又晦暗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③“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 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属于 之间的排比。
(5)品味下面的句子 ,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 ,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只听见隆 隆 ,隆隆 ,隆隆。
②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 飞! 升华!
(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 ,简洁有力 ,铿锵激昂。
B .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 ,反复咏叹 ,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力量。
C .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节奏 ,这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 ,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 而出的神韵。
D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哪儿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轻视。
1
(1) 安塞腰鼓总体上给你什么感受 它有什么特点
(2) 这篇文章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你觉得有何效果
(3) 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那儿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难道江南真的打不得腰鼓吗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 ,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 ,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 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怎么理解

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á ( ) 然而止
元气淋 lí ( )
耳 pàn ( )
飞 jiàn ( )
磅 bó ( )
震 hàn ( )
tóng ( ) 仁 miǎo ( ) 远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 ,明晰了又晦暗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 .
晦暗 :
②容不得束缚 ,容不得羁绊 ,容不得闭塞。
. .
羁绊 :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使人叹为观止。
. . . .
叹为观止 :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世界出奇地寂静 ,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 . . .
戛然而止 :
(3) 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 ,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 ,隆隆隆隆 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那儿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
③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呆呆的 ,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 ,是( ) 的鼓 点 ;旋风一样 ,是( ) 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 ) 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 ) 的瞳仁 ; 斗虎一样 , 是
( ) 的风姿。 拓展提升
(5) 阅读下面文段 , 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 ,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呆呆的 ,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
看!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 忘情了 , 没命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 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狂舞 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 ,是闪 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 ,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 么火烈的舞蹈哇—安 塞腰鼓!
这腰鼓 ,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 , 明晰了又晦暗 ,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 ,容不得羁绊 ,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①文章一开始写腰鼓表演前的 “ 静 ” ,用了哪些景物作衬托
②“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呆呆的 ,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 一句中 “ 似乎 ” 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③写腰鼓表演的气势时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④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含义
(6)阅读下面文段 , 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的雪
鲁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 ,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 ,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 物以稀为贵 , 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 刚一开始 , 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 , 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 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 ,发出吱吱的声音 , 清脆而幽雅 走在路上的我 , 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 ,仿 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 ,在大山里小溪边 ,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③一阵汹涌的雪过后 ,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 , 一小片 , 一小片的 , 虽下得不大 ,但不久地面屋顶上 白了一层 , 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 树枝上 ,草坪间 , 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 , 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 ,很 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 “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 的韵味
④雪虽然下得不很大 , 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 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 “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那样冷清 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 , 它在
向大地炫耀的同时 ,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 , 与飞雪
. . . .
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 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 , 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 行人的稀少 , 我想到了一个
. . . .
原因 那可能是跟人们的爱美有关 ,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 , 倒不如躲在家中偎依 在火炉旁边 ,一边嗑着瓜子 ,一边调侃 , 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 如果是读书人的话 , 映雪读书也是一 种不错的选择
⑤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 ,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 记得 世说新语 里有一篇 王子 猷居山阴 的文章 , 文章说 :“ 王予猷居山阴 ,夜大雪 , 眠觉 , 开室 ,命酌酒 , 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 , 咏左思 招隐 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 ,王曰: ‘ 吾本乘兴而行 ,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 我在纳闷 ,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而又 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 聪明的人一眼 就会发现 , 那就是雪惹的 “祸 ” 可见 , 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 调剂品 ” 和 “ 开心果 ” 有了雪 , 文人就妙笔生 花 有了雪 ,农夫就信心百倍 有了雪 ,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⑥江南的雪虽韵味十足 , 意兴盎然 ,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 , 它显得不够刚毅 , 不够坚强 , 不够浑厚 ,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 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 ,但并不像李白所说 “ 燕山雪花大如席 , 片片吹落轩辕台 ” 那么夸张 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 , 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的 汉子 , 豪放 , 洒脱 , 洋洋洒洒 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 ,娇小 , 细腻 , 缠缠绵绵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 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 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 ,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到正 月十二 下午停了 可我的心却没有停止对雪的眷恋 , 我不仅眷恋雪的洁 白 ,眷恋雪的晶莹剔透 ,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 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 ,人如果能够像 雪一样坦坦荡荡 , 纯正洁白 ,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 ,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 而人们常 常把雪当作 “ 天使 ” , 当作 “ 棉被 ” , 当做好事情的预兆 ,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 : 自 然、纯洁、洒 脱 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 ,但向往它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 都喜欢雪 , 赞赏雪的原因
⑧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 ,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 ,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①文章第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江南的雪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②概括文章第④⑤两段的主要内容 从全文来看 ,作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③第⑥段中作者说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并拿它与北国的雪作比较 ,指出它“ 不够刚毅 ,不够 浑厚”,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④文章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很有特点 ,请任选一词进行鉴赏 。加点词语:炫耀、浇灭、纠缠、游离。
⑤文章最后说“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结合文章内 容简要说说你的想法。
发散思维
(7)《安塞腰鼓》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 力 ,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 ,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学习这篇文章 ,就是 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领悟作者是借歌颂安塞腰鼓讴歌生命中奔腾的力量 ,讴歌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 望 ,讴歌阳刚之美 ,讴歌痛快淋漓的生活和奋斗不息的黄土高原人! 在生活中 ,你接触过哪些黄土高原上的 人 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感受他们的品德 ,能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的震撼和冲击 。有时间 的话 ,可以写一写这种感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