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0 17: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卷面分 总分
分值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mǎ yǐ nuó yí dān ge zhēng fā
niàn dao róu cuo jīng huáng bō nòng
二、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惆怅(chóu) 原谅(liàng) 赤裸裸(luǒ) 语重心长(zhòng)
B.逝世(sì) 妩媚(mèi) 刹那间(shà) 勃勃生机(bó)
C.缥缈(piāo) 叙事(xù) 汗涔涔(cén) 不知所措(cò)
D.华侨(qiáo) 旺盛(shèn) 泪潸潸(shān) 咔嚓咔嚓(kā)
三、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1.他独自在江边徘徊。( )
2.这个工厂每个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 )
3.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犹豫徘徊,要勇往直前。( )
四、选词填空。(5分)
渐渐 默默 轻轻 悄悄 匆匆
1.时间( )地从我们身边溜走。
2.时间来去( ),稍纵即逝。
3.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 )长大了。
4.她这种( )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春风( )地吹过田野和村庄。
五、品读句子,回答问题。(10分)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明了时间 的特点。表达这个意思的四字词语还有 、 。
(2)仿照句子,写一写时间的流逝。
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
2.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等,写出了男孩儿的 。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句中“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暗示 ,“我”的盼望变成 ,流露出“我”对太阳落山的无奈。
(3)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描写了孩子看到天要黑了,就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情景
B.这句话通过描写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了男孩的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C.这句话描写了男孩闭上眼睛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的情景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匆匆》这篇课文运用了 、 、 、 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 ,同时提醒我们要 。
2.《那个星期天》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星期天 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 ,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 ,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 。
七、语文拓展。(3分)
请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仿照《那个星期天》,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表现着急的体验。
八、阅读天地。(28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文段选自课文《 》,体裁是 》,体裁是 。(3分)
2.细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第一个“赤裸裸”指 ;第二个“赤裸裸”指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 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 。(4分)
3.下列对结尾“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作者在结尾提出这个问题,却并未回答,这是个反问句
B.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悄悄流逝的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透露着作者劝世人要珍惜时间的提醒
C.作者在文中深入思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一直到结尾都没有弄明白
4.面对时光的匆匆逝去,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呢 试着写一写吧!(2分)
(二)课外阅读。(18分)
我的第一次作文
小学三年级,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 名师讲题音。他很严厉,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站在讲台桌前,挺直的腰板,梳着一头黑黑的头发——他那头发虽然乌亮,却是蓬松着,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我想起他给我们讲解的“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我们学生都有些怕他。
第一次上作文课,他没有让我们写作文,而是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是到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的。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看的是《上甘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①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到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②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洞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无声的银色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张老师让我们第一次写的作文就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把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写了下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我的这篇作文。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我听起来觉得那么亲切。那作文所写的一切,我自己听起来也觉得那么亲切。童年的一颗幼稚而骄傲的心,使我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啊,原来自己写的文章还有着这样的魅力!
张老师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也提出意见。这些,我统统忘记了。但我记得从这以后,我迷上了写作文。作文课成了我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我的作文。张老师对我格外器重起来。他常在课下对我说:“多读些课外书!”我觉得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1.联系上下文,说说“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这个成语,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2.文章中句①和句②都运用了 比作 的修辞手法,句①把 ;句②把 比作 。(5分)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1)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 描写,介绍了“我”的新班主任张老师。
(2)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作文课,并没有 ,而是 ,地点是在 。
4.“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写在括号里。(3分)
( )→( )→( )
5.张老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我”会对张老师说些什么。(4分)
九、习作。(30分)
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做过许多事,会使你获得自信,让你充满信心。请选择其中一件事,以“我能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表达真情实感,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不少于450字。
第三单元 过关检测密卷
一、蚂蚁 挪移 耽搁 蒸发 念叨 揉搓 惊惶 拨弄
二、A
三、1.① 2.③ 3.②
四、1.悄悄 2.匆匆 3.渐渐 4.默默 5.轻轻
五、1.(1)比喻 一去不复返 示例: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2)示例:沙滩上的脚印 海浪抹平了 雨珠 绿叶吸收了
2.(1)蹲、依偎、闭、看 委屈、失望与沮丧 (2)太阳将要落山 绝望 (3)B
六、1.比喻 排比 拟人 设问 惋惜 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2.带他出去玩 兴奋期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七、示例:他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哎呀,怎么办!再找不回来可怎么向老师解释呀!”他紧皱着眉头,急得满头大汗,连红领巾都歪到了脖子后,像个上足了发条的玩具人一般在房间里团团转。
八、(一)1.匆匆 散文 朱自清 2.赤身裸体 没有作为人生 不能白白走这遭,要有所作为 3. B 4.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以后写作业时要认真、专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写一会儿玩一会儿,每天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写完作业后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阅读名著等。
(二)1.“怒发冲冠”的意思是头发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形容极端愤怒。运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前后文联系更加紧密。
2.比喻 由低到高的椅子 梯田上的小苗苗 放映室的小方洞射出的一道白光 一道无声的银色瀑布
3.(1)外貌 (2)让“我们”写作文 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 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
4.害怕 亲切 柔和
5.张老师让“我”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迷上了写作文。 示例:“我”会对张老师说:“张老师,谢谢您!我一定刻苦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