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0 20: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绝句》的诗意;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绝句”,搜集积累相关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背诵诗歌。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整体的认识。
导语:同学们,刚刚结束了寒假,想必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要和老师分享。你假期去了哪儿?看到了哪些与平时不一样的东西?谁来说说?(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大家的假期都过得很充实。你们留意到了吗?同样是冬季,北京的气候和海南的气候差异巨大,两地的自然景物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大自然中,不同地域的同一个季节、不同季节的同一个地域的景物都是不同的。春天有百花盛开,燕子归来;夏天有荷花绽放,知了欢叫;秋天有瓜果飘香,蟋蟀弹琴;冬天有红梅白雪,松柏常青。同学们,只要多多用心去看,去观察,大自然中乐趣无穷!
这学期语文课第一单元就是“可爱的生灵”,编排了3首古诗和3篇课文,都是展现自然中植物或动物的美丽与可爱的。我们在读这样的课文的时候,要善于在头脑中“画”出作者描写的事物的样子,看看这些作者们观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样通过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的。最后,我们也可以自己学着观察观察、描画描画我们眼中的世界。同学们,观察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多一种看待生活的角度,这样就会多一份乐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向大自然出发吧!
2.播放《绝句》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3.出示古诗《绝句》。教师简介“绝句”。
绝句 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绝,七个字的简称七绝。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做了诗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资料,简介诗人。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拾遗、杜工部,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等。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画出朗读节奏,朗读古诗。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学生自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意。出示自读要求。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古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节奏读准,然后边读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
4.检查交流情况。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随文圈出生字。
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①讨论:记住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拆字法、联想法……)
②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书写要点。
◆书写指导:
[融] 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字横变提。
[燕] 上中下结构,中部紧凑。下部四点间距匀称,第一笔点向左倾斜,中间两点略小,末点稍长且向右倾斜。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诗意。
(1)齐读诗歌,小组交流感知诗歌大意。
(2)师生集体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3)带着对诗句的初步理解,学生练习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过渡:同学们,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诗中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小声读一读,动笔画一画。(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1.学习“迟日江山丽”。
(1)第一句诗中,你从哪个词看出春天来了?(“迟日”。)
(2)“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天的太阳,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长了。)
(3)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明亮,温暖,灿烂……)
(4)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有什么变化?(山换上新衣,水开始跳跃,百花齐放,草木返青……,到处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所以诗中说“江山丽”。)
(5)用“丽”可以组哪些词?(美丽、秀丽、明丽、清丽……)用组的词说句子。
(6)你想怎样读这句诗?(指名读、师指导朗读、齐读)
2.学习“春风花草香”。
(1)读第二句,思考: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风、花草。)
(2)谁来说说,这是一阵怎样的春风?(温暖、柔和,带着香味……)
(3)闭上眼睛深呼吸,闻一闻,春风里有怎样的气息?(野花香、桃花香、青草香、泥土香……)
(4)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出示填空: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山川 ______的河水 ______的花朵 ______的小草)
(5)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出示填空:______的春风 ______的香气)
(6)谁想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师指导朗读、齐读。)
3.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美丽的春景也吸引了小动物们。读读古诗三、四两句,有哪些小动物也和我们一样,在享受这大好春光?(燕子、鸳鸯。)
(2)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干什么呢?(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泥融飞燕子”,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冻的泥土也变得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呢。)
(3)如果你就是这只勤劳可爱的小燕子,你此时是什么心情?(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么快乐!眼看着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马上就要迎接自己的小宝宝了,小燕子内心多么激动啊!)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4)勤劳的小燕子忙着垒窝,那鸳鸯在干什么呢?(睡觉,闭目养神……)它们睡得多香甜呀!不怕着凉吗?(不怕,因为沙子被阳光晒得暖乎乎的。)鸳鸯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也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么悠闲自在!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4.教师小结,引读整首诗。
过渡:春天里,阳光普照,山河焕然一新,轻柔的春风带来了花草的香气。这是小动物们活动的自然背景。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来,谁来读一读整首诗?(指名读、齐读。)
5.体会感情,尝试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
过渡: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动物与自然的和谐。这么美的诗,比一比,谁先背下来?
四、积累诗句,作业设计
1.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过渡:春天,万事万物生机勃发,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另外两首《绝句》,引领学生齐读并摘抄积累。
过渡:“绝句”分五言和七言,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同大家分享!老师在这里先抛砖引玉,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两首。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学生自选作业。
过渡:诗人用这一首首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春天画卷。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家乡的春天到处都有美丽的图画。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也表达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作业内容)
(1)画: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