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地理(黑吉辽蒙专版)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青饲料在畜牧业区生产量大,秸秆饲料在种植业区生产量较大,两者互为补充关系最典型的地区应为畜牧业和种植业兼有或畜牧业和种植业相距较近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两种饲料互为补充关系不典型,A、B、C错误;晋陕内蒙古交界带为农牧交错带(释义:是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饲料互为补充的关系最典型,故选D。
2.答案:C
解析:扩建储存仓库可以将供应旺季多余的青饲料储存起来,有利于缓解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青饲料供应不足的问题,①正确;改用秸秆饲料并不能保障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青饲料的稳定供应,②错误;由材料中所列青饲料的典型种类可知,扩大青饲料的种植规模可能会影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威胁粮食安全,③错误;随着青饲料保鲜技术的提高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跨区域运输已成为保障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青饲料稳定供应的重要途径(补充:如受气候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青饲料价格普遍高于南方地区,使得南方地区青饲料北运具有可行性),④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油井占地面积并不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顺北油气田所在区域地质结构复杂,油井建设成本较高,采取“少井高产”策略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陆上油气产地,油气总储量大,油气质量较好,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开采石油,先垂直下钻,再水平钻进,可以减小对生态保护区地表的破坏,也可以避开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质复杂区,①②正确;人口稀疏区的人类活动较少,对钻井技术条件的限制小,③错误;采用该开采技术的油井深度较大,因此表土疏松状况对钻井的影响很小,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结合历史背景可知,我国古代长期“重农抑商”,清朝道光年间政府也不会出台促进万载花炮销售的相关政策,①错误;万载花炮制作历史悠久,制作技艺高超,广泛用于节日庆典等活动,产品品质好,销售范围广,②正确;万载花炮的生产原料多出自当地,原料不是其“通行南北”的主要条件,③错误;万载县地处锦江上游,船只从万载县出发,通过锦江、赣江可达长江,水运条件十分便利,所以清朝道光年间万载花炮销售范围广,已“通行南北”,④正确。综上,C正确。故选C。
6.答案:A
解析:万载花炮长期依靠师徒模式传承,对传承者的学习能力要求高,且依赖长期的实践经验,这种模式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导致花炮类型创新度低,花炮质量提升较慢,且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B、C、D错误。万载花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其制作过程复杂(拓展:许多传统手工艺因为制作过程复杂而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在依靠师徒模式传承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速度缓慢,A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万载花炮目前向“智造”和“电商+文旅”方向转型发展,这有利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迎合市场需求,扩大销售渠道,提升花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正确;产品供给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万载花炮转型发展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花炮的市场供给,A错误;“智造”时代采用智能化机器进行花炮生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花炮制作技艺的传承,C错误;“智造”时代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为规模化生产,产品销售价格一般是降低的,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木尔大峡谷拥有丹霞、雅丹、岩盐喀斯特、盐丘底辟构造等地质地貌景观,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侵蚀,丹霞、岩盐喀斯特等主要是流水(雨水)侵蚀地貌,故温宿峡谷地貌景观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B正确。内陆地区不受海浪侵蚀的影响,该地海拔不够高,冰川侵蚀的作用影响小,A、C、D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综上,盐丘形成的过程依次是沉积作用—构造运动—挤压上浮—重力作用,C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盐丘底辟构造是由于岩盐或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岩盐两侧上覆有砂岩层和泥岩层,而岩盐受到挤压溢出,由此判断可知,岩盐层应先于砂岩层和泥岩层形成,故该盐丘中间是较老的岩盐层,两侧是较新的砂岩层和泥岩层,为背斜构造。与岩石相比,岩盐塑性较好,能够封闭裂隙,封闭油气散逸通道,避免泄漏,①正确;巨厚的岩盐在向上刺穿过程中,可能引起围岩受力强烈变形闭塞,气密性和液密性良好,②正确;该盐丘底辟构造属于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储藏,③正确;若该地区地质构造环境稳定,则地下巨厚的岩盐不会刺穿地表岩层,更不会在地表形成盐丘,盐丘的形成说明该地区内力作用较强,地质构造不稳定,④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秦岭山地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总体上海拔越高,植被返青越晚,开花越晚,花期越短,落叶时间越早。因此秦岭山地植被物候的一般规律是:高山地区返青晚,花期短;河谷地区开花早,落叶晚。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秦岭山地冬季气温上升明显,低海拔区冬季低温冷激量不足,植被返青期推迟;高海拔区低温冷激量足够,且春季增温幅度大于低海拔区,植被休眠期缩短,植被返青所需要的积温也更少,所以植被返青期提前。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和南坡相比,冬季秦岭北坡低温冷激量更多,植被返青需要的积温较少,展叶更快;春季,秦岭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存在气流下沉增温现象,有利于提高春季积温,加快植被返青;另外,秦岭南坡多喜暖植被,植被返青所需要的积温较多,D正确。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和其他时段相比,11月1日1:00北京市气温随海拔升高大致呈上升趋势,出现逆温现象,近地面空气运动最为稳定,C正确。故选C。
15.答案:B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11月1日1:00北京市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地面辐射增强,则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不会出现逆温现象;由于随海拔升高,相对温度增大,水汽容易凝结并释放热量,使高空的大气增温,从而形成逆温现象;此时北京市相对湿度大,出现降雨,大气逆辐射增强,B正确。故选B。
1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10月31日18:00至11月1日14:00的0℃层高度呈下降趋势,降水的形式由降雨转变为降雪,说明0℃层高度的变化有利于降雪出现,B正确;0℃层高度的变化导致降水的形式发生变化,降水量并没有减少,A错误;读图可知,0℃层高度的下降造成了逆温现象减弱,C错误;地表蒸发强弱取决于地表温度和地表水分含量等,与0℃层高度的变化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B。
17.答案:(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区;总量丰富,成矿类型多样,西南地区以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为主,北方地区以煤层型锗矿为主。(6分)
(2)成煤植物通过它们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微量锗,随着植物的生长,锗逐渐在植物体内积累;这些植物死亡并在湖泊、沼泽等水体中沉积形成泥炭层;后经过高温和高压等作用,逐渐转变为煤层,吸收的锗也被固定在煤层中,导致锗在煤层中的富集。(6分)
(3)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勘探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储备体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锗产业链附加值;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矿业。(任答2点,得4分)
解析:(1)我国锗矿资源的分布特点可以从总储量、分布范围、矿产类型等角度进行分析。读图可知,我国锗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区;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锗资源总量丰富;我国主要的锗矿可被划分为5种类型,说明我国的锗矿类型多;结合图例可知,西南地区以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为主,北方地区以煤层型锗矿为主。
(2)煤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在地质历史时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从土壤中吸收微量锗,随着植物生长,吸收的锗逐渐在植物体内积累;这些植物死亡并沉积在湖泊、沼泽等水体中后,形成泥炭层;之后泥炭层逐渐被埋藏,在高温和高压等条件下,泥炭层逐渐转变为煤层,锗也被固定在煤层中,导致锗在煤层中的富集。
(3)根据材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8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可知,我国可对锗矿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根据材料“锗属于稀散元素,是现代通信、航空、军事及新能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稀有金属资源”可知,我国应加强科学研究,加大锗矿资源的勘探力度;锗作为稀缺资源,我国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储备体系;很多国家都把锗列入关键矿产目录,我国应提高锗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读图可知,我国的锗矿资源分布分散,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构建生态矿业。
18.答案:(1)欧洲西部多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时间早,很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或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农业劳动力减少;政府支持新型农业模式发展,多功能农业经济效益高;距离城市较近,城市家庭社会实践活动频繁,市场需求高;原有传统生产性农业对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任答3点,得6分)
(2)距离巴黎主城区较近,往返交通便利;巴黎城市人口和家庭多,客源数量有保障。(4分)
(3)注重多元化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技术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关注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90年代欧洲西部部分国家积极推广多功能农业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西部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较多的区域,很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许多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国家或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农业劳动力减少;发展多功能农业除了可以生产基础农产品外,还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经济效益较好;由于离城市较近,城市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较多,市场需求旺盛;多功能农业具有生态保护功能,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有助于保护环境;原有传统生产性农业对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政府对新型农业模式发展支持力度大。
(2)据图可知,“家庭亲情功能区”离巴黎的主城区距离较近,往返交通便利,方便城市家庭在周末带孩子到农业园参加活动。同时巴黎主城区人口和家庭多,客源数量多,有稳定的消费人群,经济效益高,客源有保障。
(3)欧洲西部部分国家通过发展多功能农业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态的破坏,还增加了经济收入,启示我们要注重多元化发展,推动我国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同时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也要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农业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的政策支持,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9.答案:(1)原为一条西北—东南向发育的古河流;断层(构造运动)导致的局部抬升和断裂下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岭,将水系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内流水系(内流湖泊);澜沧江、通天河干流侵蚀,局部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西南—东北向支流溯源侵蚀,袭夺内流水系(内流湖泊)。(6分)
(2)AB段之间分水岭上存在的西北—东南向宽谷,表明该地区的西北—东南向的河谷在挤压脊抬升形成前为连通的河谷;在分水岭宽谷中存在河流相沉积物;在分水岭宽谷中的河流相沉积物与现代河流沉积物特征(粒径大小)不一致。(6分)
(3)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B处流量减少,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B处流量增加(B处河流流量先减少后增加)。(4分)
原因:断层导致的局部抬升和断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岭,B处上游河流形成内流水系,河流补给减少,流量变小;通天河袭夺内流水系(内流湖泊),B处上游补给来源增加,流量变大。(4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第一阶段,分水岭上发育西北—东南向的古河流;地质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部分岩层相对上升,部分下陷;第二阶段,由于前期部分岩层的上升,使古河道水系被分割成多个内流水系,形成多个内流湖,断层处地壳的抬升加上通天河、澜沧江干流对基准面的侵蚀,使支流的比降加大,河流流速加快,溯源侵蚀加强,从而袭夺内流水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塑造的地貌主要作用有侵蚀和沉积,且侵蚀地貌主要以谷地为主;AB段之间的分水岭上西北—东南向的宽谷就表明该地该向的河谷在挤压抬升前连通的河流谷地;同时,在宽谷中存在河流相沉积物,而且河流沉积物的颗粒与现今河流沉积物颗粒不一致,说明有古河流沉积物。
(3)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B处上游出现断层和局部抬升,出现新的分水岭,使得河流形成内流河湖,所以B处河流补给减少,导致流量减少;第二到第三阶段,通天河袭夺了B处上游水系,两处流量合一从B处流过,故此时上游来水量增加,B处流量变大,故B处流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地理(黑吉辽蒙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饲料(如天然牧草、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水分含量高且营养丰富。其播种面积受饲料供需、生态工程和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据此完成1~2小题。
1.我国秸秆饲料与青饲料互为补充关系最典型的地区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晋陕内蒙古交界带
2.为保障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青饲料的稳定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扩建储存仓库
②改用秸秆饲料
③扩大种植规模
④进行跨区域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位于顺北油气田,地处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区域内地质结构复杂。“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先垂直下钻,再水平钻进,成功开采了超深层油气资源。顺北油气田实施“少井高产”的策略,实现了超深层油气藏的高效益开发。据此完成3~4小题。
3.推测顺北油气田采取“少井高产”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
A.油井占地面积大 B.油气总储量少
C.油井建设成本高 D.油气质量偏低
4.适合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开采油气资源的区域有( )
①生态保护区
②地质复杂区
③人口稀疏区
④表土疏松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江西省万载县是我国著名的花炮生产地,万载花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生产原料出自当地,广泛用于节日庆典等活动,清朝道光年间万载花炮已“通行南北”。在万载花炮发展过程中,其制作技艺长期依靠师徒模式进行传承。目前,万载花炮向“智造”和“电商+文旅”方向转型发展。下图示意万载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5~7小题。
5.清朝道光年间万载花炮已“通行南北”的主要条件是( )
①政策支持
②制作技艺高超
③原料丰富
④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万载花炮传承依靠师徒模式的发展阶段( )
A.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B.花炮质量提升较快
C.花炮类型创新度高 D.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7.目前,万载花炮转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花炮市场供给 B.提升花炮市场竞争力
C.传承花炮制作技艺 D.提高花炮的销售价格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木尔大峡谷红白相间的“盐山”奇峰兀立、千姿百态(图1),拥有丹霞、雅丹、岩盐喀斯特、盐丘底辟构造等地质地貌景观,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其中,盐丘底辟构造是由于岩盐或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如图2所示,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据此完成8~10小题。
8.温宿峡谷地貌景观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流水侵蚀
9.盐丘形成的过程依次是( )
A.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挤压上浮—重力作用
B.构造运动—挤压上浮—沉积作用—重力作用
C.沉积作用—构造运动—挤压上浮—重力作用
D.沉积作用—挤压上浮—重力作用—构造运动
10.关于温宿托木尔大峡谷盐丘底辟构造油气富集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岩盐层塑性好,封闭油气避免泄漏
②围岩受力变形闭塞,气密性和液密性好
③构造运动发育背斜,利于油气聚集
④地质构造环境稳定,利于油气发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植物的发芽、展叶、返青、开花、落叶等周期性现象被称为植被物候,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研究表明,植被返青时间与春季积温呈正相关;植被返青需要一定的低温冷激(冬季一定低温量能够降低春季植被返青时对热量的需求,加速植被展叶、返青)。秦岭山地横贯我国中部地区,气候条件复杂,植被物候空间差异大。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秦岭山地植被物候的一般规律是( )
A.高山地区,返青早 B.河谷地区,开花晚
C.高山地区,花期短 D.河谷地区,落叶早
12.近年来,秦岭山地的植被返青期总体呈现出低海拔区推迟、高海拔区提前的变化趋势,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低海拔区春季积温不够 B.高海拔区春季增温幅度大
C.高海拔区冬季积温充足 D.低海拔区冬季低温冷激量过多
13.研究发现,秦岭北坡植被返青期比南坡更早,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南坡受太阳辐射影响,积温过高 B.南坡受季风影响,低温冷激量少
C.北坡受季风影响,春季降水更多 D.北坡受焚风影响,春季升温更快
下图为北京市某年份10月31日18:00至11月1日14:00的气象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14~16小题。
14.北京市近地面空气运动最为稳定的时间是( )
A.10月31日19:00 B.10月31日21:00
C.11月1日1:00 D.11月1日6:00
15.11月1日1:00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加强 B.高空水汽凝结释热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天气转晴,光照加强
16.0℃层高度的变化( )
A.导致降水减少 B.有利于降雪出现
C.造成逆温加强 D.导致地表蒸发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锗属于稀散元素,是现代通信、航空、军事及新能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稀有金属资源。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都将锗列入关键矿产目录,并进行严格管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8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我国主要的锗矿可被划分为煤层型锗矿、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岩浆热液型富锗矿床、火山岩型富锗矿床和沉积型矿产中的潜在锗资源5种类型。煤层型锗矿多形成于断陷或坳陷盆地中,通过成煤植物吸收、风化或热液作用三种方式富集锗。下图为中国锗矿产地分布图。
(1)简述我国锗可矿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
(2)简析煤层型锗矿中成煤植物吸收、富集锗的过程。(6分)
(3)根据材料,提出保障我国锗资源安全的措施。(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高度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是居民消费达到一定层次出现的,有政府资金、技术支持和推广的农业类型,可追溯至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其概念,此后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对其积极推广。多功能农业除了具有基础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传承文化、健康养生、家庭亲子、社会实践、生态观光旅游等多重功能。下图示意法国政府在巴黎盆地布局的多功能农业区中的家庭亲情功能区分布。
(1)推测20世纪80~90年代欧洲西部部分国家积极推广多功能农业的主要原因。(6分)
(2)家庭亲情功能区是城市家庭父母带领子女到农业园参加农作物种养活动的功能区,请说明巴黎地区家庭亲情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3)简述欧洲西部部分国家积极推广多功能农业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长江源地区水系演化是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证据表明长江源区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在晚第四纪发育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古河流,随后该区域在构造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其升降会引起其上游河段的冲淤变化)变化的影响下发生水系演变。下图示意长江源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演变过程。
(1)说明图示区域水系演变过程。(6分)
(2)研究证据表明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AB段曾经为贯通的西北—东南向古河流。推测获取的主要研究证据。(6分)
(3)判断该区域水系演变三个阶段中B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