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地理(广东专版)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设问。注意关键词“根本原因”。第二步,调用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长春市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之一的根本原因是其高创新性,C正确。第三步,排除错误选项。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市场并不局限于本市,且其发展与长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关系较小,A错误;较高的交通物流效率有利于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但这并不是长春市把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之一的根本原因,B错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的环境效益较高,但环境效益不是重点发展该类产业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第一步,获取文字材料信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第二步,调用知识。根据长春市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第三步,准确排除错误选项。需要注意错误选项具有迷惑性,如选项A中的提高城市等级,需要明确城市等级的影响因素。城市等级主要受城市人口规模影响,与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无关,A错误;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的创新,可助力经济转型升级,B正确;药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与提高药品价格无关,C错误;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居民就业,但不能彻底解决居民失业问题,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
综上,A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古地中海海水的性质是高温高盐,可以推测副特提斯海的海水性质也是高盐度,由所学可知,盐度高的海域海水密度大,相比之下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小于古地中海和副特提斯海,因此推测特提斯海峡存在密度流,表层水体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底层水体则相反,因此底层水体经特提斯海峡由古地中海流向印度洋,即底层海水向南流动,C正确,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当时的全球大气环流环境,所以难以明确当时1月和7月特提斯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B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工厂化水稻育秧可以进行立体化生产,单位面积土地上可以培植更多的秧苗,提高了生产效率,C正确。工厂化水稻育秧仍然是进行水稻生产,并未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A错误。工厂生产不能改善当地的气候,B错误。提高粮食产量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与水稻育秧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前育秧工厂主要是为双季稻的生产进行育秧,因此育秧结束后的闲置时间较长,D正确。市场需求小会影响育秧工厂的规模,而不会影响育秧的生产时间,不会影响工厂的使用时长,A错误。产量较大影响的是市场供应,对水稻育秧工厂是否闲置没有影响,B错误。育秧工厂是在车间内进行水稻培育,科技和自动化程度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少,C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科研单位和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与企业和农户进行合作,使得水稻育秧工厂在水稻的生长时期进行蔬菜生产,实现“一厂两用”,提高了经济效益,A正确。交通对实现“一厂两用”影响不大,B错误。育秧和种植蔬菜不需要太高的科技水平,C错误。工厂化生产在室内生产,可人为调控水热状况,受气候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等熵面是倾斜的,那么特定方向的水平气流会沿着倾斜的等熵面向上或向下滑动,称为‘等熵滑动’”,如图,正常年份夏季青藏高原西侧气流顺等熵面下沉,带动近地面气流下沉,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青藏高原东侧气流顺等熵面上升,带动近地面气流上升,降水较多,因此甲地干燥酷热,乙地湿润多雨,AC错误。由图可知,正常年份夏季30°N青藏高原周边上空受西风影响,西风在高原西侧诱发气流下沉运动,而在高原东侧诱发气流抬升运动,造就了夏季青藏高原西侧酷热干旱的气候和东侧湿润多雨的气候,东侧水汽来自大西洋,B错误,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2022年夏季30°N青藏高原上空出现了强盛的东风,空前强盛的东风通过“等熵滑动”机制在高原东、西两侧分别诱发了强烈下沉和抬升,因此青藏高原东侧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西侧盛行上升气流,多暴雨洪涝灾害。恒河平原位于青藏高原西侧,会出现洪涝灾害,A错误;长江中下游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天气闷热,B正确;青藏高原内部气流既无明显上升也无明显下沉,天气比较稳定,C错误;横断山地处青藏高原东侧,降水少,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综上,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空间距离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 错误
B 城市群中,存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各级城市各有各的功能定位,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区域间的联系,共同发展,故功能互补强弱是经济隶属强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正确
C 区域内部的交通布局差异不大 错误
D 该地区同属长江下游流域,文化特征相似 错误
12.答案:D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由材料可知,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南极大陆虽广泛分布冰川,但并非石冰川 错误
B 东非高原与长白山脉缺乏大面积冰川分布,不是最可能有石冰川分布的地区 错误
C
D 青藏高原存在大量冰川、冻土,且山地广布,海拔较高,最可能有石冰川分布,符合题意 正确
13.答案:D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综上,故选D。
14.答案:C
解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寒山地雪线升高,石冰川整体分布上移,A错误;南极地区温度极低,多为大陆型冰川,而北极地区为海洋,因此两极地区都缺乏发育石冰川的条件,B错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石冰川的消融速度增快,可能会导致突发性的水流与地下水活动异常,并伴随着大量松散碎屑物生成,容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的石冰川发育影响不同,有些山地冰川萎缩,可能使石冰川规模增大,有些高寒山地因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冰川、冻土下移速度加快,原有石冰川被覆盖,可能使石冰川规模减小,因而无法判断其规模变化,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判断在乌鲁木齐观看日出或日落的朝向方位即判断该日乌鲁木齐日出或日落方位。第二步,获取有效信息。该日乌鲁木齐7:18日出,21:09日落,昼长超过12个小时。第三步,调用知识推理分析。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除极昼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该日在乌鲁木齐观看日出应朝向东北,观看日落应朝向西北,C正确。故选C。
16.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排除AC;通过计算可知,该日乌鲁木齐的白昼时长为13小时51分钟,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纬度应当偏高,结合选项可知,B项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D项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接近等分),故选B。
17.答案:(1)地形平坦,距离近,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工程量小;完善交通网,实现国内河海联运;中企承建,技术条件较完备。(任答2点,得4分)
(2)沟通内陆与海洋,降低本国出海物流成本,减少外部对本国的制约;完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国内人口流动,促进相关行业就业。(6分)
(3)减轻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渍化加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侵蚀加剧。(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结合图文可知,该运河地处湄公河平原,地形平坦,且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可以利用一部分天然河道,工程量小,可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运河终点为海港,该线路全程位于柬埔寨境内,在国内实现了河海联运;中企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柬埔寨本国不能克服的某些不利条件因中企的承建而得以解决,故能选择更优的线路。
(2)结合材料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材料信息 信息解读
目前,柬埔寨货船要出海,只能经越南境内的湄公河河段 运河开通后,使柬埔寨的出海不再借道越南,可缩短货物进出口运输的路程、时长,提高运输效率,使出口的限制减少,有利于减少外部对本国的制约
需要缴纳通行费 运河开通后无须向越南缴纳通行费,降低本国物流成本
运河建成后,将打通湄公河系统与泰国湾的柬埔寨海岸线 完善交通运输网,完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惠及沿岸约160万居民,每年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 运河的建设过程中和开通后,可促进国内人口流动,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结合图文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运河开通后对湄公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运河开通将从湄公河引水,使湄公河下游径流量减少,挟带入海泥沙减少 减轻洪涝灾害
不利影响 淤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三角洲面积减小
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可能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加重
18.答案:(1)我国东南部地区缺少东西方向的高大山地,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可长驱直入到达福建省,导致福建省冬季寒潮或低温冻害多发;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枇杷种植区海拔较高,冬季降温显著;枇杷花果生长期集中在冬季,易遭遇寒潮或低温冻害。(任答2点,得6分)
(2)中度冻害危险区范围扩大至三明市西部和南平市中北部地区;重度冻害危险区转移至三明市西北部、南平市西北部、宁德市西部等区域;极重度冻害危险区范围缩小至三明市西部、南平市西北部和东部、宁德市西部等地的高海拔山区。(6分)
(3)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枇杷花果抗冻能力;优化栽培管理;加强低温预报预警;在低温冻害天气到来前,采取覆膜、熏烟等措施。(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析设问。
分析时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气候特征,二是枇杷种植受冻害影响大。
第二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相关知识。
福建省枇杷种植受冻害影响大,主要与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枇杷种植区海拔、枇杷花果生长期密切相关。
第三步,转换信息,总结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转换信息,用地理语言描述福建省枇杷种植受冻害影响大的主要原因。
(2)说明图示两时段福建省枇杷种植区中度冻害危险区、重度冻害危险区和极重度冻害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时,一定要说明某个城市具体位置的情况。
(3)减少枇杷冻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培育耐寒品种、优化栽培管理、加强低温预报预警、在低温冻害天气到来前采取覆膜和熏烟等措施。
19.答案:(1)差异:北侧支流众多,南侧支流稀少。(2分)
原因:额尔齐斯河北侧有山脉分布,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北侧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支流众多。(或答南侧地势相对平坦,没有高大山脉,降水少;冰雪融水少,支流少)(4分)
(2)岩浆侵入冷却形成巨大的花岗岩体;后经地壳抬升;再经外力风化侵蚀,花岗岩岩体暴露于地表,由于花岗岩内部存在同心穹状节理,形成表面光滑的穹状山峰。(6分)
(3)大海子盐度高。(2分)
原因:大海子面积大,水体更新周期长;大海子有河流注入带来盐分,但无径流流出排盐;大海子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故盐度较高。(任答2点,得4分)
解析:(1)读图甲可知,额尔齐斯河北侧支流众多,南侧支流稀少。原因可从补给(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角度分析。雨水补给:额尔齐斯河北侧有山脉分布,位于输送大西洋水汽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冰雪融水补给:北侧山区夏季冰雪融水量大,在两种补给类型共同作用下,地表径流量大,支流众多。
(2)地貌的形成需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内力作用:读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大的花岗岩体是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形成,后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外力作用:经外力风化侵蚀,花岗岩岩体暴露于地表,表面持续受到风化侵蚀,花岗岩内部存在同心穹状节理,形成表面光滑的穹状山峰。
(3)读图甲可知,大海子比小海子面积大,湖泊水体更新周期长;根据材料“1970年,修建了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大海子的调水渠”可知,在修建调水渠之前,大海子有河流、湖泊注入带来盐分,但无径流流出排盐,湖泊盐度高;读图甲可知,该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大海子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留下大量盐类,故湖泊盐度较高。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地理(广东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春市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三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其生物制药水平处于我国领先地位。长春市把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据此完成1~2小题。
1.长春市把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
A.长春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长春交通物流效率较高
C.该产业有很高的创新性 D.该产业的环境效益较高
2.长春市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可以( )
A.提高城市等级 B.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C.提高药品价格 D.彻底解决居民失业问题
渐新世时期,特提斯海峡连通了印度洋与处于低纬浅海环境的古地中海和副特提斯海。下图示意渐新世时期特提斯海峡位置。据此完成3~4小题。
3.据材料信息判断,古地中海的海水性质是( )
A.高温高盐 B.高温低盐 C.低温低盐 D.低温高盐
4.推测特提斯海峡( )
A.底层海水向北流动 B.1月表层海水向南流
C.底层海水向南流动 D.7月表层海水向南流
水稻育秧工厂主要为双季稻的生产进行育秧,每年育秧期为4个月。为了解决厂房闲置期长的问题,湖南地方政府鼓励科研单位和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空闲季节与企业、农户签约合作,利用育秧的空档期种植茄子、豆角、香瓜等,将工厂改为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一厂两用”。图下为水稻育秧工厂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5~7小题。
5.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水稻育秧可以( )
A.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B.改善当地气候
C.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D.提高粮食产量
6.以前水稻育秧工厂闲置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小 B.产量较大 C.劳动力不足 D.生产单一
7.水稻育秧工厂实现“一厂两用”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科技 D.气候
等熵面是描述大气热力性质的虚拟平面,大气中的等熵面大体上呈水平分布,并随着高度上升略向冷区倾斜。如果等熵面是倾斜的,那么特定方向的水平气流会沿着倾斜的等熵面向上或向下滑动,称为“等熵滑动”,是大气垂直运动的重要触发机制。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和2022年夏季30°N青藏高原周边等熵面。据此完成8~9小题。
8.下列关于正常年份夏季甲、乙两地的天气特点及该地水汽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湿润多雨大西洋 B.甲地干燥酷热印度洋
C.乙地干燥酷热印度洋 D.乙地湿润多雨大西洋
9.2022年夏季30°N青藏高原及周边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恒河平原出现旱灾 B.长江中下游闷热
C.青藏高原阴雨天多 D.横断山大雨滂沱
城市经济等级的提升往往得益于集聚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集聚经济效应越显著,城市的经济等级也越高。事实上,城市之间通过各种“流”建立联系,导致集聚经济的发生不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城市经济增长也不是纯内生过程。很多小城市通过邻近大城市而实现经济增长,有时甚至超过大城市本身;大城市的集聚也有可能限制周围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下图为长三角沪苏组群的经济隶属方向与强度(比值大于1为辐射型联系模式;比值小于1则为虹吸型联系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2000—2020年,上海与图中周边城市的联系特点呈现出( )
A.先虹吸再辐射 B.先辐射再虹吸 C.辐射、虹吸并存 D.各级联系加强
11.经济隶属强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空间距离远近 B.功能互补强弱
C.交通布局差异 D.地域文化差异
石冰川是一种大型石河,主要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它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多是高山冰川退缩的遗迹或衍生地貌,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下列地区最可能有石冰川分布的是( )
A.南极大陆 B.东非高原 C.长白山脉 D.青藏高原
13.关于图中的岩屑堆及其物质组成,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不显棱角,大小不均 B.上粗下细,层次分明
C.扇形结构,分选明显 D.结构松散,易被侵蚀
1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石冰川( )
A.整体分布下移 B.广泛分布于两极
C.诱发地质灾害 D.原有规模增大
在新疆乌鲁木齐(约44°N,88°E)参与研学的某同学通过手机查阅了当日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如下图)。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该日该同学要在乌鲁木齐观看日出或日落,下列方位可行的是( )
A.日出朝向正东 B.日出朝向东南
C.日落朝向西北 D.日落朝向西南
16.该日太阳直射点接近(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由中企承建的德崇扶南运河2024年8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从金边港到白马海港全长180千米,河道宽100米,水深5.4米,规划于2028年竣工。目前,柬埔寨货船要出海,只能经越南境内的湄公河河段,需要缴纳通行费。运河建成后,将打通湄公河系统与泰国湾的柬埔寨海岸线,惠及沿岸约160万居民,每年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下图为德崇扶南运河示意图。
(1)试分析德崇扶南运河线路选择的原因。(4分)
(2)说明德崇扶南运河对柬埔寨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6分)
(3)推测运河建成后对湄公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枇杷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植物体不同器官对温度的敏感性各异,花蕾一般只能耐受-3℃以上的低温,而幼果在气温降至-1℃时即开始受冻,花果生长期集中在冬季。福建省枇杷种植历史悠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枇杷种植区逐渐向北扩展。下图为1971—2000年、2001—2020年福建省枇杷种植冻害危险性等级空间分布示意图。
(1)分析福建省枇杷种植受冻害影响大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图示两时段福建省枇杷种植区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冻害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6分)
(3)请为福建省枇杷种植区减少冻害提供合理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某区域河湖分布图。1970年,修建了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大海子的调水渠。
材料二: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也称穹状山峰)的花岗岩景观。图乙为神钟山景观和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支流数量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神钟山”的形成过程。(6分)
(3)比较1970年之前大海子与小海子的盐度高低,并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