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考向核心卷 浙江专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化学考向核心卷 浙江专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30 22:04:17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化学(浙江专版)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a—40、Fe—56、Zn—65、Ga—70、Au—19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GaAs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B.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H—F的键能大于H—Cl的,故HF的沸点高于HCl
D.的分子结构为
2.铁氰化钾溶液遇会生成沉淀(带有特征蓝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3.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用聚乳酸吸管代替传统塑料吸管:聚乳酸在自然界中易降解
B.利用消毒碗柜高温消毒: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C.用四氯乙烯对衣物进行干洗:四氯乙烯呈液态,属于烃的衍生物
D.漂白粉漂白有色物质时放置一段时间更好:酸性强于HClO
4.是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第一电离能:
C.是正四面体形分子,其中为
D.四种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5.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固体或浓磷酸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
B.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1%硼酸溶液冲洗
C.实验室制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反应进行实验
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进行处理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砷化镓(GaAs)是半导体材料,气相生长法制备GaAs的原理如下:
①;
②;
③。
已知镓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结构与白磷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0 g镓(Ga)含共价键数目为
B.0.1 mol 含σ键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中子数目为
D.反应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生成和;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B.铁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C.化合物的焰色为黄色;的焰色也为黄色
D.密度为的溶液与密度为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介于与之间;合金的熔点应介于和的熔点之间
8.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
A.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碘元素:
B.向氯化银浊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澄清溶液:
C.常温下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D.酰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9.褪黑素可用于缓解时差综合征和其他睡眠延迟造成的疾病,在人体内可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褪黑素遇氯化铁溶液显色
B.色氨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褪黑素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5种
D.色氨酸和褪黑素遇酸、碱溶液均可发生反应
10.碱金属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蓝色溶剂化电子是强还原剂。锂与液氨反应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
B.锂片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选用碱石灰
D.若撤去干冰-丙酮冷却装置,液氨溶液中可能产生
11.已知有以下有机反应(图甲)与反应装置(图乙):
其中A、B、C、D的百分含量随长度x的变化如表所示:
x/m 1 2 3 4 5 6 7
物质A 40% 30% 10% 5% 4% 2% 0%
物质B 40% 30% 10% 5% 4% 2% 0%
物质C 15% 30% 65% 60% 40% 20% 1%
物质D 5% 10% 15% 30% 52% 76% 9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D比物质C稳定
B.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的活化能
C.增大B气流的流速,处,的值不变
D.若需提高物质C的产率,可将管道的出口设计相对更远
12.如图为某新型的可充电锌-肼电池充、放电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其采用双功能电催化剂在同一电极实现了独立的析氢反应(放电)和产氮反应(充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阴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理论上每转移1 mol,阳极上会生成5.6 L(标准状况下)
D.放电时,当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锌电极增重6.5 g
13.是制作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光学棱镜、透镜和窗口等光学元件的最好材料。的晶体结构呈立方体形,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摩尔质量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晶体中,配位数为8,配位数为4
B.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是
C.晶胞与8个形成的立方体的体积比为2:1
D.晶胞的密度是
14.我国科学家利用经表面修饰的作催化剂,显著提升了光电催化水氧化反应速度。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I转化为II时,生成的物质X为
B.III是II转化为IV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体
C.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D.反应历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15.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所得混合溶液的与分布系数[,、或]的变化关系如图1,与P[或]的变化关系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和c点溶液中相同,为
B.a点时,
C.水的电离程度:
D.d点时,
16.某废钯(Pd)催化剂中含有钯(5%~6%)、碳(93%~94%)、铁(1%~2%)以及其他杂质,利用废钯催化剂回收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水合肼()在弱碱性环境下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常用的绿色还原剂;②在加热条件下钯与王水反应生成配合物和一种有毒的无色气体;③当有硝酸存在时,钯易与硝酸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是难溶于水的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后钯以PdO的形式存在,“还原1”工序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用王水“酸溶”时,与钯反应时体现氧化性,浓盐酸仅体现酸性
C.“浓缩赶硝”的目的是防止钯与硝酸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影响的沉淀率
D.“沉淀”时滴加盐酸将转化为沉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硝酸羟胺是新一代航天推进剂。可以看作是的衍生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的键角为___________。
(2)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位于同一轨道的2个电子自旋相反,在结构化学中将之分别记为,则基态的总和为___________。
(3)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是实现、人工智能、量子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核心材料。氮化镓晶体有三种晶型,如下图。
①图甲中,可以分割出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②图乙中,的原子的投影是上图中的_________(填“a”“b”“c”“d”)原子。
③图丙中,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4)是一种新型材料,捕集性能卓越,过程示意图如下,捕集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试分析该材料能捕集却不能捕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能作为清洁的新能源,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推广应用的关键。铜晶胞顶点上的原子被金取代后,得到一种重要的储氢合金,已知黄金制品通常称作K金,如纯金制品称为金,含金量的黄金制品称为金,则该储氢合金属于_______(选填“9”“12”或“15”)K金。储氢时,氢原子进入铜金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该合金的标准状况下的比储氢率(比储氢率=)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18.(13分)乙烯和丙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甲醇和丙烷共反应制备乙烯和丙烯可大幅度降低能耗,该反应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I.
Ⅱ.
Ⅲ.
IV.
(1)=_________。
(2)630 ℃时,向盛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充入1 mol (g),保持容器内压强为0.1 MPa进行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为60%,(g)的平衡分压为0.0125 MPa。
①此时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为_________MPa。
②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g),再次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________(填“>”“<”或“=”)60%,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平衡时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向盛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4:1:1充入(g)、(g)和(g),仍在容器内压强恒为0.1 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体系中(g)和(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300 ℃后,(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醇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有机物M是合成一种中成药物的中间体。实验室由化合物A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X表示卤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鉴别A中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结构,苯环上连有4个相同取代基。
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
(5)E+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一氯乙烷、乙胺和对甲基苯甲醚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分)亚硝酸钙可用作化学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氧化剂、中间体等。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亚硝酸钙(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已知:酸性溶液能将NO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中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相应的试剂之后进行的操作为(ⅰ)通入;(ⅱ)关闭,打开,使稀硝酸滴入三颈烧瓶中,打开管式炉,对瓷舟进行加热;(ⅲ)关闭,打开,通入。第二次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式炉中过氧化钙反应得到产物和,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样品中含有杂质,通过下列方法可测定杂质含量:称量样品溶于水,加固体,充分振荡,过滤后将溶液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进行以下操作:
“煮沸”时发生反应。“还原”时加入的标准溶液,“滴定剩余”时消耗的标准溶液。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m、V的式子表示)。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会导致测得的的含量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化学(浙江专版)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GaAs是半导体材料,熔点高、硬度大,其晶体类型为共价晶体,A错误;中P—H键为极性键,分子中P形成3个σ键,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B正确;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HCl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分子间氢键能使物质的沸点升高,HF的沸点高于HCl,与分子内的共价键键能无关,C错误;为一元弱酸,分子结构为,D错误。
2.答案:B
解析:Fe是26号元素,所以基态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基态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所以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A错误;的电子式为,而与互为等电子体,所以的电子式为,B正确;原子中有7个质子、7个电子,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中阴离子为,其中提供空轨道、中C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所以中阴离子的结构为,D错误。
3.答案:C
解析:聚乳酸属于聚酯类化合物,自然状态下可降解,A正确;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可高温消毒,B正确;四氯乙烯是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能够有效去除油污,与其呈液态,属于烃的衍生物无关,C错误;漂白粉漂白有色物质时放置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漂白粉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酸性强于HClO),溶液中HClO的浓度更大,漂白效果更好,D正确。
4.答案:D
解析:根据“层多径大”,原子半径:,A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B正确;是正四面体形分子,结构为,∠P-P-P为60°,C正确;氮、磷、砷(As)、锑(Sb)由非金属元素向金属元素过渡,氨的单质是分子晶体,锑(Sb)单质是金属晶体,D错误。
5.答案:B
解析:固体、浓磷酸均能提供,均可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且二者没有脱水性,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A正确;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1%硼酸溶液,B错误;电石与水反应过于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减小水与电石的反应速率,避免出现危险,C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试管中仍有残留的浓硫酸,所以应将试管中的混合物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进行处理,D正确。
6.答案:D
解析:镓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每个镓原子可形成4个化学键,但每个化学键由两个镓原子共有,镓中n(Ga) ∶n(化学键)=1∶2,则7.0 g Ga中含化学键物质的量为=0.2 mol,含化学键数为0.2NA,A错误;白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结构,1个P4中含6个P—P σ键,As4结构与P4相似,故1个As4分子含6个σ键,0.1 molAs4中含σ键数目为0.6NA,B错误;1个75AsH3中含42个中子,标准状况下0.448 L 75AsH3(g)即0.02 mol 75AsH3含0.84 mol中子,含中子数目为0.84NA,C错误;反应③中H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1价,Ga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3价,As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3价,每生成4 mol GaAs转移12 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GaAs转移电子数为3NA,D正确。
7.答案:C
解析: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和,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A错误;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是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金属铝表面极易被氧化而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B错误;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正确;合金的熔点应低于和任一金属的熔点,D错误。
8.答案:B
解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形式存在,检验方法是将少量碘盐与淀粉-KI溶液及酸混合,若溶液变成蓝色,即证明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AgCl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久置后,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C正确;酰胺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产物为羧酸盐和氨气,,D正确。
9.答案:D
解析:褪黑素分子中没有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不显色,A错误;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杂化的碳原子,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褪黑素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3种,C错误;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可与HCl溶液反应,含有羧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褪黑素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10.答案:C
分析:本题利用Li和液氨反应制备;碱石灰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使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利用集气瓶收集氨气;过量的氨气进入双口烧瓶中在冷却体系中发生反应生成;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装P2O5,除掉过量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的水进入引起副反应。
解析:双口烧瓶中锂与液氨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锂片表面有,会阻碍Li和液氨的接触,所以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B正确;第一个干燥管作用为干燥氨气,可以使用碱石灰,装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为吸收过量的氨气,由于氨气不能和碱石灰反应,则不能用碱石灰,可用,C错误;若撤去干冰-丙酮冷却装置,液氨和锂会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锂和,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的增大,物质C的百分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物质D的百分含量一直增大,最终物质C的百分含量为,物质D的百分含量为,则该条件下物质D比物质C稳定,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时,物质C的百分含量迅速增大,物质D的百分含量缓慢增大,则生成速率:,反应速率受其活化能影响,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所以活化能:反应1<反应2,B正确;时,反应物全部转化为C和D,且C、D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则增大B气流的流速,在处,的值不变,C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随x的增大,物质C的百分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则若需提高物质C的产率,不能将管道的出口设计相对更远,D错误。
12.答案:D
分析:采用双功能电催化剂在同一电极实现了独立的析氢反应(放电)和产氮反应(充电),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解析:充电时,Zn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阴极区溶液的pH增大,A正确;放电时,正极析氢,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理论上每转移1 mol,阳极上会生成0.25 mol氮气,生成氮气的体积为5.6 L(标准状况下),C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当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时,转移0.2 mol电子,负极消耗0.1 mol Zn,理论上锌电极减轻6.5 g,D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晶胞结构可知,距面心的最近且等距的有4个,面心的原子为2个晶胞共有,则距最近且等距的有8个,距最近且等距的有4个,则配位数为8,配位数为4,A正确;顶点到面心的距离为,晶胞边长为,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为边长的一半,即为,B正确;设晶胞边长为,则晶胞体积为,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为边长的一半,8个形成的立方体的体积为,晶胞与8个形成的立方体的体积比为,C错误;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8个位于体内,1个晶胞中含有4个,晶胞质量为,晶胞边长为,晶胞体积为,晶体密度,D正确。
14.答案:D
解析:对比I、II的结构,II比I少两个氢,正好与水电离出的两个氢氧根结合,生成X为水,A正确;由II转化为IV过程中有III生成并最终转化为IV,说明III是II转化为IV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体,B正确;I转化为II有氢氧键的断裂,是极性键的断裂,II转化为IV的过程中间体III有过氧键形成,是氧原子间形成的非极性键,C正确;I和II相比,II比I少两个氢,氧的数目和其它结构不变,说明II中的铁元素化合价更高,D错误。
15.答案:A
解析:由图1可知,随着pOH的增大,横坐标从左往右氢氧根浓度减小,即pH减小,故III为H2C2O4的分布分数,II为的分布分数,I为的分布分数。M点:,P点:。 图2中,随pH减小,增大,减小,L1表示,L2表示。
根据图中点M、P得到,根据c点得到,则有,,解得,即N点、c点对应的,A正确;
a点时,根据电荷守恒,有,根据元素守恒,有,两式联立,得,再根据a点对应和分布系数图,得,则有,B错误;
a、b两点相等,水的电离程度相等,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错误;
d点时,,则有,D错误。
16.答案:B
解析:“还原1”工序中水合肼()与PdO反应生成Pd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A正确;在钯与王水的反应中,硝酸做氧化剂,盐酸中的做配体,生成络合物,B错误;结合已知信息③可知,当有硝酸存在时,钯易与硝酸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故“浓缩赶硝”的目的是防止钯与硝酸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影响的沉淀率,C正确;“氨水络合”过程得到,“沉淀”时加入盐酸,与HCl反应生成,使得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转化为沉淀,D正确。
17.(13分)
答案:(1)(1分);(1分)
(2)第四周期第ⅦB族(1分);或(1分)
(3)(1分);a(1分);6(1分)
(4)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1分);分子直径超过了的空腔大小(2分)
(5)12(1分);(2分)
解析:(1)看作是上的一个H被取代得到的产物,其电子式为:;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为,故分子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
(2)是第25号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上5个电子分占5个不同轨道且自旋相同,故或均可;
(3)①观察甲可知,和均为4配位,且相邻的N与N之间或者相邻的与之间均是正面体结构,根据晶胞的平移性可知,c、d均符合;
②观察乙可知,N位于晶胞中四面体空隙中,即体对角线和处,故平面投影位于a处;
③观察丙可知,的上下、前后、左右各1个最近的N,故其配位数为6;
(4)由图观察可知,捕捉作用力应为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图中数据发现,的空腔容纳的分子最合适直径为,的直径,在这一范围内,可被较好吸收,而的直径为,不在此范围;
(5)铜晶胞顶点上的原子被取代后,则合金的化学式为,金的质量分数约为,由纯金为(质量分数)知,应为金。该合金共有8个四面体空隙,标准状况下该晶胞最大储氢,比储氢率。
18.(13分)
答案:(1)(2分)
(2)①0.025 MPa(1分);0.00625(1分);②>(1分);反应I和反应Ⅱ正向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充入的N 降低了各组分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2分);不变(2分);
(3)反应Ⅱ正向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Ⅰ(温度升高,反应Ⅳ平衡逆向移动,H2浓度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2分);在低温区通过反应IV拉动反应Ⅰ的发生(或生成CH4,不利于反应Ⅱ的发生)(2分)
解析:(1)I.
II.
根据盖斯定律I –II得=;
(2)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体系中只充入(g),即只需考虑反应I和反应Ⅱ即可,(g)的转化率为60%,转化的(g)的物质的量为1 mol×60%=0.6 mol,结合反应I、Ⅱ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g)的物质的量为,则(g)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其分压为;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
②反应I和反应Ⅱ正向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降低了各组分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温度不变,反应I和反应Ⅱ的分压平衡常数为定值,则此时保持不变。
(3)温度逐渐升高,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V平衡逆向移动生成,随着的量增多会使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300 ℃后,平衡逆向移动对反应I平衡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反应I平衡的影响,导致300 ℃后(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消耗,促进反应I正向进行(或与反应放热,为反应I、Ⅱ提供热量)(合理即可);甲醇的作用为在低温区通过反应IV拉动反应Ⅰ的发生(或生成CH4,不利于反应Ⅱ的发生)。
19.(13分)
答案:(1)邻苯三酚(或1,2,3-苯三酚或1,2,3-三羟基苯)(1分);溶液(1分)
(2)(1分)
(3)醚键、羟基(2分)
(4)3(2分)
(5)++(2分);取代反应(2分)
(6)(2分)
分析:结合已知中所给的信息可推知:C为,则B为,对比A和B的分子式知,A为;D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E,E为,为还原剂,则H为。
解析:(1)由分析知,A为,A的化学名称为邻苯三酚(或1,2,3-苯三酚或1,2,3-三羟基苯),鉴别酚羟基的试剂可用溶液。
(2)由分析知,B的结构简式为。
(3)C为,其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羟基。
(4)D为。由信息①知,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上连有4个或,由信息②知,苯环上所连取代基为,且可能结构有、、,共3种。
(5)与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
(6)由信息知,一氯乙烷可制备乙醇,催化氧化后得乙醛,再与对甲基苯甲醚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催化氧化后得到,进一步与乙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则合成路线为。
20.(13分)答案:(1)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1分);U形管(1分)
(2)将装置中残留的NO气体赶入后续装置充分反应或吸收(2分)
(3)(2分)
(4)酸性溶液(2分);(2分)
(5)(2分);偏小(1分)
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U形管。
(2)利用NO制备,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且NO有毒,故先通入排净空气;制备NO时需关闭,打开,使稀硝酸滴入三颈烧瓶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再通入将装置中残留的NO赶入后续装置充分反应或吸收。
(3)过氧化钙与NO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D用于吸收尾气,根据已知信息,酸性溶液能将NO氧化为,故装置D中可盛放酸性溶液。
(5)计算杂质的质量分数,第一步,找等量关系。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滴定反应时物质的量的关系式为。第二步,根据滴定实验操作,求剩余的。剩余的。第三步,求“还原”时消耗的。。第四步,求杂质的质量分数。依据,可知25.00 mL溶液中,则样品中,故的质量分数为。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可能有少量标准溶液挂在液面上方的滴定管内壁上,导致读数偏大,测得的含量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