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与简单机械有关的计算
1.与斜面有关的计算
(1)η==;(2)η=.
G为物重,h为斜面高度,s为斜面长度,F为拉力,F摩为摩擦力.
2.与滑轮(组)有关的计算
滑轮组中确定n的方法:画一条虚线将动滑轮和定滑轮隔开,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或者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等于几,如图甲n=2,如图乙n=3.
甲 乙
竖直方向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不计绳重、摩擦及机械自重时,F=G;只忽略绳重及摩擦时,F=(G+G动).
类型1 与斜面有关的计算
1.(十堰中考)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 N的力,将重8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减小斜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2.如图,小明拉着质量为30 kg行李箱匀速经过一段长度s=3 m、高度h=1 m的斜坡路面,用时10 s.
若此过程中拉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25 N,行李箱放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4 m2(g取10 N/kg),求:
(1)行李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大小和对地面的压强;
(2)对行李箱做的有用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解:(1)行李箱受到的重力:
G=mg=30 kg×10 N/kg=300 N;
因为物体在水平面,
所以行李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300 N,
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强:
p===7.5×105 Pa;
(2)沿斜面拉物体时,所做有用功:
W有=Gh=300 N×1 m=300 J,
总功:W总=Fs=125 N×3 m=375 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P===37.5 W.
类型2 与滑轮(组)有关的计算
3.(苏州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3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10 s.
(1)不计轮重、绳重和摩擦,求人对绳的拉力F;
(2)实际中动滑轮重为40 N,人的拉力做功为400 J,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这一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解:(1)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轮重、绳重和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G=×300 N=150 N;
(2)由v=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
h=vt=0.1 m/s×10 s=1 m,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300 N×1 m=30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
拉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400 J-300 J=100 J,
克服动滑轮所受重力做的额外功:
W动=G动h=40 N×1 m=40 J,
则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Wf=W额-W动=100 J-40 J=60 J.
4.(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甲工人用水平推力F甲推动重750 N的货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2 m至仓库门口A处,用时10 s,此过程中甲工人做功的功率P甲=30 W;乙工人接着使用滑轮组拉动该货物在同样的路面上匀速移动3 m到达指定位置B,拉力F乙为80 N.求:
(1)甲工人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由P=可得甲工人做的功:
W甲=P甲t=30 W×10 s=300 J;
(2)由W=Fs可得甲工人的推力:
F甲===150 N,
因为货物在水平路面上被匀速推动,所以货物受到的推力、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f=F甲=150 N;
乙工人使用滑轮组将货物在同样的路面上匀速移动3 m,
所以此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Fs=fs=150 N×3 m=450 J,
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s乙=3s2,
所以此时做的总功:
W总=F乙·s乙=F乙·3s=80 N×3×3 m=72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62.5%.
5.(梧州中考)如图所示,利用滑轮把重3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往上匀速拉动10 m,物体升高了6 m,所用时间为10 s,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其方向始终与斜面平行,求在此过程中: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拉力的大小;
(3)拉力的功率.
解:已知物体的重力G=300 N,物体升高高度h=6 m,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s ′=10 m,
所用时间t=10 s.
(1)根据题意,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300 N×6 m=1 800 J;
(2)由η=可知,
总功:W总===2 400 J,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则绳子端移动的距离s=2s ′=2×10 m=20 m,
由W总=Fs,得拉力:
F===120 N;
(3)拉力做功的功率:
P===240 W.
6.(黔东南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工作队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正方体物体M的情景.物体M的棱长为1 m,密度为2.8×103 kg/m3,用7 500 N 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2 m.忽略绳重及摩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体M在上升过程中,还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M上表面在水面下0.2 m时,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物体M上升后,在未露出水面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物体M上升后,还未露出水面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
V排=V=1 m3,
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 m3=104 N;
(2)物体M上表面在水面下0.2 m时,它的下表面深度
h下=1 m+0.2 m=1.2 m,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下=1.0×103 kg/m3×10 N/kg×1.2 m=1.2×104 Pa,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pS=1.2×104 Pa×(1 m)2=1.2×104 N;
(3)物体所受重力:G=ρgV=2.8×103 kg/m3×10 N/kg×1 m3=2.8×104 N,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3股绳,所以n=3,
所以s=3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
7.(河北中考)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示,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
甲 乙 丙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总=(m车+m货物)g
=(9.6×103 kg+1 200 kg)×10 N/kg=1.08×105 N,
受力面积:S=4×0.3 m2=1.2 m2,
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9×104 Pa;
(2)由图乙可知,滑轮组钢丝绳的有效股数n=3,
由图丙可知,货物在t=10 s内上升的高度h=s=2.5 m,
则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s绳=nh=3×2.5 m=7.5 m,
拉力F做的功:
W总=Fs绳=5 000 N×7.5 m=3.75×104 J,
拉力F的功率:
P===3.75×103 W;
(3)拉力F在10 s内所做的有用功:
W有=G货物h=m货物gh=1 200 kg×10 N/kg×2.5 m=3×104 J,
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专题三 与简单机械有关的计算
1.与斜面有关的计算
(1)η==;(2)η=.
G为物重,h为斜面高度,s为斜面长度,F为拉力,F摩为摩擦力.
2.与滑轮(组)有关的计算
滑轮组中确定n的方法:画一条虚线将动滑轮和定滑轮隔开,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或者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等于几,如图甲n=2,如图乙n=3.
甲 乙
竖直方向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不计绳重、摩擦及机械自重时,F=G;只忽略绳重及摩擦时,F=(G+G动).
类型1 与斜面有关的计算
1.(十堰中考)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 N的力,将重8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 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2.如图,小明拉着质量为30 kg行李箱匀速经过一段长度s=3 m、高度h=1 m的斜坡路面,用时10 s.
若此过程中拉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25 N,行李箱放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4 m2(g取10 N/kg),求:
(1)行李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大小和对地面的压强;
(2)对行李箱做的有用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类型2 与滑轮(组)有关的计算
3.(苏州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3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10 s.
(1)不计轮重、绳重和摩擦,求人对绳的拉力F;
(2)实际中动滑轮重为40 N,人的拉力做功为400 J,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这一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4.(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甲工人用水平推力F甲推动重750 N的货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2 m至仓库门口A处,用时10 s,此过程中甲工人做功的功率P甲=30 W;乙工人接着使用滑轮组拉动该货物在同样的路面上匀速移动3 m到达指定位置B,拉力F乙为80 N.求:
(1)甲工人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梧州中考)如图所示,利用滑轮把重3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往上匀速拉动10 m,物体升高了6 m,所用时间为10 s,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其方向始终与斜面平行,求在此过程中: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拉力的大小;
(3)拉力的功率.
6.(黔东南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工作队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正方体物体M的情景.物体M的棱长为1 m,密度为2.8×103 kg/m3,用7 500 N 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2 m.忽略绳重及摩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体M在上升过程中,还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M上表面在水面下0.2 m时,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物体M上升后,在未露出水面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河北中考)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示,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
甲 乙 丙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