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二中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双基综合反馈练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18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题目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这
种情绪里,眼眶也不禁泛起了泪水。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块金黄色的光。它很小,tiá(
A)
静,神秘;它是初生的太阳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的,很是震口。此刻书
房内的夜色还未tuì(▲)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氩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
(1)加点字“眶”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1分)
A.kuang
B.kuang
(2)填入文中“口”正确的的一项是(△)(1分)
A撼
B.憾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tidn(△)静
tui(▲)尽
2.古诗文默写。(9分)
诗苑漫步,同学们吟诵“(1)
,(2)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感受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澜壮阔的气势:吟诵“(3)▲,(4)
△”(《诗经·子
衿》)感受夸张修辞技巧所造成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吟诵“(5)
。,胡为乎泥
中”(《诗经·邶风》)感受劳役者对贵族统治者的质问和指责,体会古代劳动者对不公命运的愤懑:
吟诵“黄发垂髫,(6)▲”(陶渊明《桃花源记》)感受桃花源中老人与孩童的安乐祥和,
体会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吟诵“(7)△,(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感受友情的深厚与距离的无关,体会诗人旷达的胸襟;吟诵“手抓黄土我不放,(9)▲
(贺敬之《回延安》)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深情眷恋,体会革命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
(3)悉如外人
(4)便要还家
(6)未果,寻病终
(5)乃不知有汉
您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谷民情,描写了高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忽,磷白象迅芳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文集《朝花夕拾》。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着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伯
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C《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适合大声朗读
Q灯》是吴伯韩在20甘纪90年代写的一箱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打范对于他乃至民族的
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二、阅读(46分)
(一)名著阅读(6分)
5,学校正在开展“经典阅读月”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阅读《经典常谈》,并完成以下题目,以
检验大家对经典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请认真作答,感受经典的魅力
((1)填空:《经典常谈》是▲(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
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
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2分)
(2)下列选自《经典常谈》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五经”是《诗经》《尚书》
我国儒家经典“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
《周易》《春秋》△—。其中《诗经》“六义”是风、雅、颂、▲—。
·出
A.《孟子》、《礼记》、赋、比、兴
B.《孟子》、《史记》、礼、乐、射
C.《庄子》、《史记》、赋、比、兴
D.《庄子》、《礼记》、礼、乐、射
(3)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认为阅读经典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经
典常谈》的内容,谈谈阅读经典的意义。(2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在重温第一单元后,小语和小文共同选择了《三月三,芥菜胜灵丹》作为自己的拓展阅读材料。
阅读后,两人产生了诸多分歧。请你也读一读这篇文章,发表下你的观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