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期中卷】期中测试卷(十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期中卷】期中测试卷(十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0:5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中卷(十六)
(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1、在甲骨文中,“福”字是“双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根据“福”字的内涵,同学们应贴在入口的字是( )。(2分)
2、请你用行楷将梁实秋《过年》中的片段抄写在展板中,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3分)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9分)
书是míng mèi 的阳光,书是轻柔的wēi fēng ,它给予
我们làng màn 的想象与精神的jì tuō 。读书让我们在
màn cháng 的时光中,不再pái huái 和寂寞。在读书日,
我们宣誓:以书为盾,fáng yù 生活的风浪qīn xí 。当面对
jiān ruì 的质疑时,我们更将以书为剑,让思考引领我们勇往前行。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坚劲(jìn) 幼稚(zhì) B倾覆(qīng) 惆怅(chàng)
C.藤蔓(màn) 急遽(jù) D.挪移(nuó) 搅和(h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肃穆 肃立 肃然起敬 B.汇集 诗集 集思广益
C.新闻 见闻 闻鸡起舞 D.细微 微风 谨小慎微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勇敢地冲进火海,抱出了小孩。
B.某地发生了一起警匪枪战事件,罪犯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C.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D.如果政府机构过于臃肿,就要精兵简政。
4、《北京的春节》中的“京味儿”语言非常有特色,下面对这种“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玩意儿”指玩具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闲在”指在某个地方很清闲 D.“杂拌儿”指的是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B.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
C.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D.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6、人们往往给一些事物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下列事物与其意义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小草——生命力顽强 B.竹子——坚韧顽强、谦虚
C.牡丹——洁身自好 D. 花生——默默奉献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分别与寒食节、乞巧节、元宵节有关
B.《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C.《竹石》和《石灰吟》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诗,所托之物和表达的志向也一样
D.《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写出了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比如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盛开”的意思,语言更有趣,请照样子写一写。(3分)
屋前的花园里,清丽的桃花欣然怒放,热情的杜鹃花 ,娇艳的海棠 ,美丽的迎春花 ……到处是醉人的花香。
2、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字词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2分)
小:这个房间还没有巴掌大,怎么住得下三个人呢
3、仿写心情不好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2分)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古诗中的美景让人神往。暮春时节,长安城里柳絮飞舞,宫城里的柳枝被东风吹拂着:“春城无处不飞花,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 ,冷露无声湿桂花。”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在太阳下闪光:“ ,朝露待日晞。”当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天地万物都是美景。
2、古人说:“ ,一字值千金。”这告诉我们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囫囵吞枣。只有和书中的人物“相处”久了,才能看出这个人的品性如何,正所谓“路遥知马力, ”。当然,我们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古语说“ ,近山识鸟音”,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3、读名句,学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 ,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盛行。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认为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碎片化阅读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但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另外,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材料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我国对国民的阅读状况也非常关注,提出了“国民图书阅读率”这个概念,倡议全民阅读。
现阶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推行全民阅读工作,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使我国国民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国各中小学正在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通过师生诵读、经典推荐、图书漂流、读书征文等活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切实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材料三】2022年、2023年我国未成年国民阅读调查表
年份 2022年 2023年
图书阅读率 84.2% 86.2%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 73.4% 74.7%
人均图书阅读量 11.14本 11.39本
1、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碎片化阅读。(1分)
2、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2分)
3、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1分)
4、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3分)
①4月23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是在1972年。( )
②2022年到2023年,我国未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升高,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降低。( )
③从2022到202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未成年国民阅读量有所增加。( )
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0字以内)(1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用小标题概括: 。(1分)
2、分析选文中句①~句④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3、同学们针对“为人民服务”展开了讨论,请你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也来说一说。(2分)
明天:为人民服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像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那样。
我:不仅是白衣天使,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人民服务,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母亲的作业
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县人民医院。 “我母亲得了什么病 严重吗 ”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 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 老人的时间不多了……”
出了急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副手全权负责公司事务。 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她身边。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嘛,检查个啥,吃点儿药就好,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
杨帆开始守在母亲的病床边。母亲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杨帆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以此来减轻母亲的痛苦。他跟母亲聊天,给母亲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单放机让母亲听戏……
有一天,陪母亲闲聊时,母亲忽然笑道:“你们兄妹四个都读了大学,你妹妹还到美国读了博士,可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竟然也过了一辈子,想想真是好笑……”杨帆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念头,就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教您认字写字吧!”母亲笑了:“教我认字 我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能学会 ”
“您能,妈。 认字很简单的。”
他指着一则新闻标题上的一个字,读:“大。”
母亲微笑着念:“大。”
他指着另一个字:“小。”
母亲微笑着念:“小。”
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向这一对母子投来惊讶、赞许和羡慕的目光。
隔了几天,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支铅笔,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字。 母亲写的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可是母亲饶有兴趣地让杨帆教她写他们兄妹四人的名字。 写那几个字时,母亲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不像一个身患绝症的人。
一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母亲突然走了。 那个深夜,杨帆太累了,趴在母亲的身边打了个盹儿,醒来时,母亲已悄然走了。
母亲是面带微笑走的。母亲靠在床边,左手拿着生字本,右手握着铅笔。泪眼蒙眬中,他看到母亲的生字本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一些汉字:杨帆杨剑杨静杨玲爱你们。 “爱”字前边,母亲涂了好几个黑疙瘩。
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
1、根据故事情节,把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3分)
2、“母亲的作业”指的是 。 (1分)
3、对第2自然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运用插叙的手法,说明了母亲辛劳的一生
C.细节描写体现了子女对母亲不够关爱,说明了母亲生病的原因
D.母亲所说的话既表现了她的乐观豁达,又流露出她对子女深深的爱
4、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写。(2分)
5、从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综合实践
九、综合实践。(5分)
新华小学六年级开展以“中华少年当自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踊跃参加。
1、红色诗词鼓舞人心。请你写出两句自己收集的红色诗词。(1分)
2、革命事迹激励前行。仿照示例,写写自己熟悉的革命英雄。(2分)
例:刘胡兰,你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 。
3、红色经典必须传承。在你读过的红色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针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愿 想一想,写一写。(2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泪水,是情感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烙印,那是我们一次次成长的记录。回首过去,让你感触最深的一次流泪是什么样的经历 你又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
要求:将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并写出情感变化。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C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钞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二、明媚 微风 浪漫 寄托 漫长 徘徊 防御 侵袭 尖锐
三、1、B
2、C
3、B
4、A
5、B
6、C
7、D
四、1、绽开笑容 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2、饿 他十分饥饿,饿的简直能一口气吃下一仓的粮食。
3、我感觉到路旁的树叶瞬间没了精神,寂静的小路格外荒凉。
五、1、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庭地白树栖鸦 青青园中葵
2、读书须用意 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
3、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 书到用时方恨少
六、1、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
2、①导致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②导致人们难以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
3、我国重视全民阅读。
4、××√
5、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七、1、如何对待批评
2、不怕任何人的批评。“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3、环卫工人每天默默地打扫街道,美化城市,他们一直在为人民服务。
八、1、杨帆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母亲学写兄妹四人的名字 母亲离世,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
2、母亲学习写字
3、C
4、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比如第6~10自然段描写了杨帆教母亲认字的过程,以及其他人的表现,表现了杨帆对母亲深深的爱。
5、母亲临终前想到的只有兄妹四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我体会到了母爱
的伟大。
6、表达了作者对无私、伟大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九、1、①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董存瑞 你用自己的生命燃起了胜利的号角,你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3、小英雄雨来。我的心愿是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十、 那一次流泪
泪水,有时是情感的宣泄,它背后总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那一次流泪,至今仍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那是一次考试失利后的经历。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看到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整个人都懵了。那一个个刺眼的分数仿佛在无情地嘲笑我,我的心瞬间被悲伤填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可越是这样,泪水就越是涌动得厉害。
我失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灰暗无光。路边的花朵不再娇艳,树上的鸟儿也不再欢唱。我满心都是懊悔,懊悔自己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懊悔自己考试时的粗心大意。
回到家,我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扑到床上放声大哭。那泪水就像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我哭着,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考试时的场景,心中的自责和难过不断翻涌。
然而,在哭泣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冷静下来。我开始思考,这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它更像是一次警示,提醒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我不能就这样被挫折打败,而应该把它当作成长的阶梯。
那一次流泪,让我懂得了面对失败要勇敢,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打倒。它也让我明白,每一次的泪水都是成长的洗礼,只要能从中汲取力量,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