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期中卷】期中测试卷(十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期中卷】期中测试卷(十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0: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中卷(十四)
(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小小书法家。(4分)
如果想要告诫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下列作品最合适的是( ),选择其中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二、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9分)
弟弟zhǎ ba( )着眼睛yī wēi( )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当讲到地下党被zhí xíng( )jiǎo xíng( )的zhāng jié( )时,爷爷的声音gěng yè( )了,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弟弟被共产党员háo bú wèi jù( ),不怕 xī shēng( )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B.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人固有一死(本来)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B.同学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都在为进球而欢呼。
C.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
D.春天来了,祖国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3、下列不能用来表示人物内心感受的一项是( )。(2分)
A.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B.和煦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小院,我的世界突然明媚了起来。
C.他先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然后才说:“要我帮你的忙 是不是因为你经常揪我的尾巴 ”
D.雨不断地下着,淋在地上那堆腐烂的树叶上。
4、下列习俗与其寓意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五谷丰登,吃得饱)
B.过年时吃鱼(寓意生活富裕,钱财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D.过年时倒着贴“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5、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
①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②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们沁人的香。③在土豆花丛中,我偏爱紫色的花儿。④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⑤这花儿除了香还有些甜。⑥我用手轻轻触动那根花蕊,竟沾了一指金粉。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边城》等。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是表达思念亲友之情的诗句。
C.朱自清在《匆匆》中不说“二十多年”而说“八千多日子”是为了从数量上体现出时间流逝之多。
D.写梗概时,首先要把握作品脉络,理清基本框架;然后筛选概括,合并概括内容;最后还要再读一读,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时光飞逝,激动人心的冬奥赛程,眨眼间就到了结束之日。(仿照加点部分营造的修辞效果,写一句话)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仿照加点部分,用同一意思的不同词语写一句话)
3、照样子,根据句子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不同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对战韩国女足,比分从上半场的0:2逆转到下半场的3:2,一举夺回失去 16年之久的亚洲冠军!
五、同学们在读诗活动中积累了许多诗歌,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7分)
诗可写景 , 。 ——[唐]韩翃《寒食》 描写了东风吹拂着柳枝,柳絮 飞舞的景象。
诗可言志 , 。 ——[唐]李贺《马诗》 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之志。
诗中含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 》 表达诗人 之情。
阅读理解
六、小古文阅读。(8分)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 ”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⑤行乎 ”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②炳:点燃。③安:怎么,哪里。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黑暗。
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暮: (2)何:
(3)戏: (4)少:
2、文言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来谈论学习,请提取信息,补充思维导图。(4分)
3、处在“如日出之阳”阶段的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学习 想一想,写一写。(2分)
七、对比阅读。(14分)
(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还有后来人
一九二八年二月,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讯开始了。
“你多大岁数 ”“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你老家在哪儿 ”“革命者四海为家!”
敌人被弄得慌了手脚,又问:“你信仰什么 ”“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 信仰马克思主义!”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儿情报的梦想破灭了。 敌人用各种手段都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三月二十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 刑场上,夏明翰昂首挺立,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行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 夏明翰大声说:“有! 给我纸和笔!”他用戴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 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大钊、夏明翰都坚信革命必胜:从法庭上对李大钊的 描写和
描写等可以看出来,从夏明翰就义时 可以看出来。(3分)
2、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5分)
(1)材料①中李大钊经历的酷刑从选文(一)中的“ ”“ ”可以看出来。选文(一)中李大钊心中的“革命事业”指的是材料②中的 。 (3分)
(2)结合材料,说一说你对选文(一)中“一种伟大的力量”的理解。(1分)
3、下列能形容两位革命前辈的诗句有哪些 [多选] ( )(2分)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位革命前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屈服
B.面对“我们”哭,李大钊的表现说明他心中只有对敌人的恨,忽略了对亲人的爱
C.选文中对两位革命前辈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D.夏明翰写《就义诗》主要是为了嘲笑敌人的无能
5、认真阅读选文,对的画“√”,错的画“×”,并补充第四条内容。(4分)
(1)选文(一)中,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却“安定”“沉着”,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 ( )
(2)“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后来人”指的是夏明翰的子孙后代。( )
(3)与敌人对话时,夏明翰机智应答,表现出共产党员的临危不惧。( )
(4)李大钊和夏明翰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 。
6、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李大钊、夏明翰这样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作为“后来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过来。
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这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到螃蟹。但是,在寒冽的初春,螃蟹都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初春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儿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④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用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如蚊子般大小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⑤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像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不得不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母亲潸然泪下。
⑥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止不住放声大哭。
⑦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最懂得做母亲的心啊!
1、对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 B.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
C.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 D.村子溪流中有很多螃蟹。
2、“寒冽的初春”“初春的溪水冰凉彻骨”这些 描写,突出了 ,烘托出了 ,推动了情节发展。(3分)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母亲情感的变化,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4、结合全文,想象一下母亲“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止不住放声大哭”时的内心活动,把它写下来。(2分)
5、短文题目有哪两层含义 (2分)
综合实践
九、语言实践。(3分)
张斌到外地读书近一年了,回家后去看望大姑,大姑非常热情地留他吃午饭,张斌认为时间还早,还要去看二姑,不想在大姑家吃午饭,张斌应该怎样谢绝大姑的挽留呢 如果你是张斌,你会怎么说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我们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遇见”,用文字记录“遇见”中的真情,请以“遇见”为题,回忆人生路上难忘的一件事,重温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不少于450字。
要求:(1)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4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C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二、眨巴 依偎 执行 绞刑 章节 哽咽 毫不畏惧 牺牲
三、1、A
2、B
3、C
4、A
5、A
6、A
四、1、张老师的课很受欢迎,整个教室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3、树上的枝叶都互相鼓掌欢呼,鸟儿也献上它们最美的赞歌。
五、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 思念朋友 十五夜望月
六、1、(1)晚,迟。 (2)为什么。 (3)戏弄。(4)年少,年轻。
2、壮而好学 老而好学 日中之光 炳烛之明
3、我们应该珍惜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时,在学习上要提高效率,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七、1、神态 外貌 写下的就义诗
2、(1)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民族 解放之事业
(2)“一种伟大的力量”指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3、ABD
4、A
5、(1)√ (2)× (3)√ (4)坚信革命必胜,大义凛然,等等
6、树立远大的目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好身体,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八、1、D
2、环境 天气的恶劣 母爱的伟大
3、惊喜 纠结、矛盾 伤心
4、我为什么不能捉走这只螃蟹 孩子是多想吃上一次螃蟹啊,我应该满
足他的心愿。可我真的不能这样做,这是带着无数小蟹的母蟹,同为母亲,我又怎能让它失去与孩子们相处的美好时光呢
5、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九、大姑,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确实时间紧,还得去看望二姑,下次我看你的时候,一定要吃您亲手做的饭。
十、 遇见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途中会有许多站,每一站都会有不同的人上车、下车。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遇见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大地上。我在公园里散步,心情有些低落,因为我在考试中失利了。正当我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情绪中时,我遇见了一只小猫。
它蜷缩在公园的角落里,身上的毛有些凌乱,看起来很是瘦弱。我走近它,蹲下身子,轻声地和它打招呼。小猫先是警惕地看着我,但很快就放松了警惕,开始用它那柔软的小爪子轻轻地抓我的手。我心中一暖,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火腿肠喂它。小猫狼吞虎咽地吃着,看着它满足的样子,我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在学习上遇到了挫折,但生活中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去发现。小猫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这次遇见,让我懂得了在困境中也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