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汇编05 古诗词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真题汇编05 古诗词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0: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真题汇编05 古诗词
一、单选题
1.(2024三下·湖北期中)下列诗句中,直接表达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2024三下·赵县期中) 下列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哪一项不可能是春游时看到的景象?(  )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2024三下·台山期中)晨晨想制作“传统节日诗集”,下面不应该收录进去的诗句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4.(2024三下·荔湾期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描写的节日习俗?(  )
A.扫墓 B.赛龙舟 C.登高 D.贴桃符
5.(2024三下·怀来期中)关于中华传统节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B.端午节要吃月饼、赛龙舟,并在家门口挂上艾草。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的传统节日是重阳节。
D.春节也叫“过年”,贴对联、吃年饭、拜年、剪奤花等都是春节的习俗。
6.(2024三下·潍坊期中)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因释其/耒而/守株
7.(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2024三下·遵化期中)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清明时/节/雨纷纷
9.(2024三下·汉川期中)下列诗句,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2024三下·昌邑期中) 下列诗句,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不是同一季节的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2024三下·德江期中)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因释/其耒/而守株。
12.(2024三下·台山期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衢道中》《忆江南》《滁州西涧》都是描写春天的诗。
B.赵州桥和名画《清明上河图》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C.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D.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3.(2024三下·曲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迟日江山丽”一句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
B.“雅人四好”指的是“梅兰竹菊”。
C.隋朝的李春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D.课文《蜜蜂》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
14.(2024三下·铁西期中) 【诗歌之美】乐乐设计一张主题为“发现·春”的诗歌画报,下列哪首诗不适合选录?(  )
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2024三下·黄岛期中) 下列诗句中与节日对应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B.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C.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秋节) D.玉粽袭香千舸竞(端午节)
16.(2024三下·莱西期中)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季景象的是____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2024三下·潍坊期中)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主题不同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2024三下·无棣期中)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填空题
(2024三下·东港期中)填空游乐园。
19.“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指的是    ,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诗表达    。
20.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    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    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    ,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藏着许多大道理,读了《   》这个寓言故事,我想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说:“   。”
22.(2024三下·迁安期中) 课文直通车。
(1)春天看到江水碧绿、鲜花红艳的景象,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词句“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指的是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写到的习俗有   ,   ,   。
(2)学习《蜜蜂》,听说蜜蜂有   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   。通过实验法布尔知道它靠的不是   ,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   。
23.(2024三下·台山期中)知识回顾。
(1)“小溪泛尽却山行”中,“却”的意思是   。
(2)“元日”指的是农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节。
(3)《守株待兔》中“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是   ,文中那个农夫这样做的后果是   ,   。(用原文回答)。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是中医四诊,“   ”是雅人四好。
(5)“七点,   ;中午十二点左右,   。”这是《花钟》中的鲜花朵朵。
24.(2024三下·信都期中)日积月累。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九月九日”是我国的   节。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两句是:   ,每逢佳节倍思亲。
(3)我国的“雅人四好”是指   、棋、   、画。“中医四诊”是指   、闻、   、切。
(4)读杜甫的“迟日江山丽,   ”,我仿佛看到了明丽动人的春景图。
25.(2024三下·揭东期中)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比如:“   ,   ”预示新的一年开始,家家户户张贴上新的桃符;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中可以看出;清明是扫墓、踏青的节日,“   ,   ”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不能回去祭拜祖先,心情忧伤,想借酒消愁。
(2)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    。
(3)雅人四好指    ,中医四诊指    。
26.(2024三下·丰润期中)填空。
(1)《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   )”句中“走”的意思是(   );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是:(   ),(   )。(用原文语句回答)
(2)诗中有情,诗中有景。从“绿阴不减来时路,(   )”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从“(   ),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我看到了暮春时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从“迟日江山丽,(   )。”中我欣赏到了明丽盎然的春景。在这样的美景中,古人定会拿出文房四宝:笔、(   )、(   )、砚,画一画山水花鸟,再与好友探讨雅人四好:琴、棋、(   )、(   )。
27.(2024三下·肇源期中)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哪几个传统节日   、   和   。
28.(2024三下·大埔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迟日江山丽,   。泥融飞燕子,   。
(2)青的草,绿的叶,都像    ,形成了    的春天。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能不忆江南?
(4)清明时节雨纷纷,   。    ?牧童遥指杏花村。
(5)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    。
29.(2024三下·邢台期中)积累填空。
(1)《惠崇春江晚景》是   代诗人   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诗中描写“桃花初放,江暖鸭嬉”景色的诗句是:   ,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   节,本诗中的千古名句“   ,   ”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
(3)“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0.(2024三下·湖北期中)我能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
(2)“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人们通常会   来庆祝这个节日。
(3)《忆江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4)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5)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31.(2024三下·茅箭期中)我能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
(2)“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重阳节的习俗有     、   等。
(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4)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32.(2024三下·怀来期中)结合本学期已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王安石《元日》中描绘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场面,预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王维遥想家中兄弟不由得感慨“   ,遍插茱萸   ”来表达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
(2)学习了前四个单元,我收获很多。了解了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领略了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还欣赏了一幅   的《清明上河图》。
(3)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在语文的学习中,我知道的寓言故事有《   》。在国学的诵读中,我还知道寓言故事《   》。
33.(2024三下·朝阳期中)课本直通车。
(1)迟日江山丽,   。(《绝句》)
(2)绿阴不减来时路,   。(《三衢道中》)
(3)   ,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4)古诗里的节日:王安石在《元日》中描写了   的习俗“千门万户曈曈日,   ”;杜牧写出了清明节的悲伤氛围“清明时节雨纷纷,   。”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   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34.(2024三下·墨玉期中)课本直通车
(1)大自然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沙暖睡鸳鸯”,多么富有情趣:“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那样   的小燕子。”
(2)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   ”。 “雅人四好”指的是:   。
(3)寓言故事短小精悍,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   的道理。课外我还阅读了《   》寓言故事书,我最喜欢《   》《   》等寓言故事。
35.(2024三下·哈尔滨期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风情。我们学过杜牧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后两句是“   ?   ”;我们还学过王维的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诗的前两句是“   ,   ”。除此之外,我知道的传统节日还有   ,节日习俗有   。
(2)例句:昙花九点左右才开。昙花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牵牛花开出了紫色的花。   。
36.(2024三下·龙川期中)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
(2)学习了《花钟》,我们知道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   ,万寿菊开花的时间是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
(3)请从我们学过的古诗中选取一首关于节日的,默写出其中两句:   ,
   。
(4)从《陶罐和铁罐》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
37.(2024三下·汉川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数字“四”的秘密。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2)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沙暖睡鸳鸯”的春日风光,也可以听到“绿阴不减来时路,   ”的清脆鸟鸣,还可以感受到“千门万户曈曈日,   ”的新春气象。
(3)春天到了,江南春光无限好!勾起了白居易对江南春景的回忆:   ,   。能不忆江南?
38.(2024三下·慈利期中) 回顾本学期学过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
(1)古诗中有可爱的动物。“   ,   ”,让我们看到了燕子的灵动和鸳鸯的悠闲;“   ,   ”,让我们听到了黄鹂清脆悦耳的鸣叫。
(2)古代诗歌蕴藏着人们过传统节日的情景。“   ,   ”这句诗描绘的是古代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   ”描写的清明时节的场景。
(3)“中医四诊”指的是   、   、   、   。
39.(2024三下·瑞金期中)课文积累,我最行。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蔡伦发明的    ,李春设计的   ,张择端画的《   》,至今依然使用的“中医四诊”   ,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2)你们看,大自然真美呀!沐浴着春光,闻着春风送来的花草的清香,我会想到诗句“迟日江山丽,   ”;看到蒌蒿满地,我会想到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   ”。
40.(2024三下·房县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   的   的小燕子。”这段话描写了小燕子的   。
(2)   ,春江水暖鸭先知。
(3)迟日江山丽,   。
(4)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能不忆江南?
41.(2024三下·石首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   。能不忆江南?
(2)《守株待兔》中,描述兔子死因的句子是:   ,   。
(3)爸爸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文房四宝”——   、   、   、   。书房里必不可少的物品。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古诗蕴藏着中国人深厚的文化、习俗,“千门万户瞳疃日,    ”记载着春节人们除尘、贴春联的习俗“   ,    ”刻画了清明节人们扫墓追思的哀伤;“   ,每逢佳节倍思亲”描绘了重阳节游子怀乡的伤感。
(5)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   ;设计并修建了赵州桥的是   ;我还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42.(2024三下·新会期中)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
(2)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   ,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4)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3.(2024三下·丰润期中)填空。
(1)读到“白荷花在这些(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似得”。我感受到作者把 (   )的状态写活了,从“冒”字可以想象出(   )的画面。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到清明节,人们总会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   )”;每到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时就会吟诵“(   ),每逢佳节倍思亲”。蔡伦改进了(   ),李春设计的(   ),张择端画的《   》,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干,影响了世界文明。
(3)学习了《蜜蜂》我知道,课文选自《   》,作者是(   ),作者为了验证(   )做了一项实验,体现了他(   )、(   )的科学态度。
44.(2024三下·楚雄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
(3)“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
(4)《忆江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5)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45.(2024三下·苍溪期中)根据情景写诗句。
(1)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打扫清洁,挂灯笼,贴对联,预示着喜庆吉祥。看到此情景,我想到了诗句:“   ,   。”
(2)今年家乡的春天非常暖和,来到沙滩,看到空中飞着的燕子和睡在沙滩上的鸳鸯,我拍了一张照片,并配上“   ,   ”这句诗发到朋友圈。
(3)因工作原因,没有回家过中秋节的叔叔,给家人发来“   ,   。”以这句诗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46.(2024三下·巨鹿期中) 根据下面的关键词,写一句与之相关的诗句。
王维 兄弟 茱萸
   ,   。
47.(2024三下·英德期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千门万户曈曈日,   。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3)   ,每逢佳节倍思亲。
(4)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诗中的春日,景色优美,动物也很有趣。曾几在《三衢道中》里写道:“   ,添得黄鹂四五声”;杜甫《绝句》中的动物是这样的:“   ,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这样写鸭子:“   ,   ”。
48.(2024三下·路南期中)日积月累。
(1)雅人四好:   
(2)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江南春景是鲜艳夺目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能不忆江南?
(3)二三月的   里,   微微地   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   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   似的   来,   了烂漫无比的春天。——《燕子》
(4)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   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   从梦中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   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一现……——《花钟》
三、默写
49.(2024三下·武江期中)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1)一夜春雨过后,村子渡口边的那条小船被河水冲到了河中间,这就是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描写的“   ,   ”的景象。
(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国的中医四诊是指   ,雅人四好是指   。
(3)我国贴春联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宋朝时王安石就在诗中描写过:   ,   。
(4)唐朝诗人   在《忆江南》中描写江南春天美景的句子是:   ,   。
(5)《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苏轼由“   ,   ”的美丽春景,联想到了蒌蒿、   、   三种事物。
50.(2024三下·宁乡市期中). 积累填空。
(1)春天是杜甫笔下“泥融飞燕子,   ”的舒适安闲;是苏轼笔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生机勃勃;是白居易笔下“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色彩鲜明。
(2)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传统节日与习俗,古代留下了很多诗句,如王安石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   ”,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国古代还有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蔡伦改进的   就是其中之一。
(3)鲜花朵朵,   ,   。要是我们,就会发现,一天之内,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51.(2024三下·巨鹿期中)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泥融飞燕子,   。
(2)   ,野渡无人舟自横。
(3)   ,路上行人欲断魂。
52.(2024三下·巨鹿期中) 默写《元日》(注意书写格式)
   
   
   ,   。
   ,   。
答案解析部分
1.C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描述的是春节的喜庆场景,与思乡无直接关联。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的《绝句》,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样与思乡无关。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作为外客,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的情感。它直接、明确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虽然描绘了清明节的哀愁氛围,但更多是对行人心情的描绘,而非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B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江南春》。迟日通常指的是春日,因为春天的日照时间逐渐增长,万物复苏,江山显得格外美丽,春风带来了花草的香气。这是一幅典型的春天景色。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出自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一般指的是梅雨季节,也就是江南地区的春季到初夏时节,此时天气晴朗,诗人沿着小溪前行,然后进入山中。这是一幅初夏的出游景象。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诗句描述的是春天里,早晨的日出使得江面上的花朵在朝阳的映照下红得像火一样,春天到来时江水碧绿如蓝。这是典型的春天景色。
故答案为:B
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3.D
阅读各项中诗句,A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的是重阳节的习俗;
B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描述的是春节的习俗;
C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描述的是清明节的习俗;
D项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曾几《三衢道中》,这句描写的初夏的景象,没有描述节日习俗;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做出选择。
4.B
结合古诗内容,《元日》描写了春节贴桃符的习俗;《清明》描写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诗句中没有写到“赛龙舟”的习俗;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古诗描述节日习俗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5.B
结合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AC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相关知识要求;
B项中“吃月饼”不是端午节的习俗,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传统节日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6.A
“因释其耒而守株” 的意思是 “于是放下他的农具而守着树桩”。“因” 表示 “于是”,是一个连词,在朗读时应单独停顿;“释其耒” 是一个动宾短语,“释” 是 “放下” 的意思,“其耒” 表示 “他的农具”,中间不应停顿;“而” 是连词,连接 “释其耒” 和 “守株” 两个动作,“守株” 是一个动宾短语,也不应分开。所以正确的停顿是 “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有助于增强对文言文语法结构和语义的理解,提升文言文的语感和朗读能力,促进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7.B
A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杜甫《绝句》,描写春天的景象。
B项“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曾几《三衢道中》,描写夏天的景象。
C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描写春天的景象。
D项“楼花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写春天的景象。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做出选择。
8.B
考查了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据此可知,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清明/时节/雨纷纷。故选:B。
故答案为:B
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要结合内容理解。
9.B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句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描写的是重阳节,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诗句的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诗句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描写的是清明节,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故答案为:B
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和节日风俗。对于诗歌的翻译,要以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为依托,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诗句意思的有效途径。
10.A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从“荷尽”“菊残”可以看出描写的是秋季。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橫”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思是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漂在水面。从“春潮”可以看出描写的是春季。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从“当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春季。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11.B
A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英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这里,”遥知”是谓语,”兄弟”是宾语,”登高处”是补语,描述兄弟们的行为;”遍插”是动词短语,”茱萸”是宾语,”少一人”是结果状语,描述遍插茱英的结果。正确停顿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正确。
C、”因释其来而守株。”意思是于是农夫便放下他的农具不再耕作,而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因”是连词,引出结果;”释”是动词,”其来”是宾语,表示农夫放下的对象;”而”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守株”是另一个动词短语,描述农夫的另一个行为。正确停顿为:因/释其来/而守株。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12.A
阅读各项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A项中《三衢道中》描写的夏天的景象,这项表述错误;
BCD三项中对课文内容、语言以及植物开花时间的表述都是正确的,符合相关课文内容;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对古诗和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3.D
A项“迟日江山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项表述错误;
B项“雅人四好”指琴棋书画,这项表述错误;
C项“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这项表述错误。
D项表述正确,符合课文作者相关知识要求;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4.C
A、B、D 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因此都可以选录在”发现.春”这个主题的诗歌画报中。
C、 不适合,”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的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其中”梅子黄时”是五月,”日日晴”意思是天气每天都很晴朗,是初夏的特点。故描写的是初夏时节。
故答案为:C
考查了诗歌词语理解和实践作业。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15.C
16.A
17.C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情景,体现了清明节的习俗与氛围,主题是关于传统节日清明;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的是春节时人们贴春联、换桃符,喜迎新年的热闹景象,主题是传统节日春节;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描绘的是滁州西涧傍晚时分春雨急下,渡口无人,小船横在水面的清幽景象,主题是自然景物,与其他三项的传统节日主题不同;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了重阳节时诗人遥想兄弟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主题是传统节日重阳节。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不同诗句主题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古代诗歌丰富内涵的理解,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化主题的把握能力。
18.C
A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述的是重阳节;
B项“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述的是乞巧节;
C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赵师秀《约客》,意思是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这句没有描写传统节日;
D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
19.独在异乡为异客;美好的节日;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0.吹拂;洒落;聚拢来
21.农夫与蛇;做好事时要区分好人和坏人,对恶人纵然极度仁爱,他们的本性也不会改变。对像蛇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能有同情心,不能心慈手软,要识破他们的诡计,千万不能上当,要狠下决心,不然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22.(1)日出江花红胜火;重阳节;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
(2)辨认方向;回到原处;超常的记忆力;本能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佳节”指的是重阳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全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写到的习俗有燃放炮竹、饮屠酥酒、换新桃符。
(2)学习《蜜蜂》一文我们知道,作者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法布尔通过试验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记忆能力,而是一种本能。
故答案为:(1)日出江花红胜火;重阳节;饮屠酥酒;换新桃符;(2)辨认方向;回到原处;超常记忆能力;本能。
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课文理解。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23.(1)再
(2)正月初一;重阳节
(3)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望闻问切;琴棋书画
(5)月光花;午时花
(1)“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曾几《三衢道中》,意思是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却”是“再”的意思;
(2)结合古诗意思,“元日”指正月初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
(3)结合课文内容,“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是于是放下他手中的耒守在树桩的旁边,最后的结果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4)“中医问诊”指的是望闻问切;“雅人四好”指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
(5)结合课文《花钟》,“七点,月光花;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结合文中句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再(2)正月初一;重阳节(3)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望闻问切;琴棋书画(5)月光花;午时花
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24.(1)乌黑;轻快有力;剪刀
(2)王维;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
(3)琴;书;望;问
(4)春风花草香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和理解、文学常识。(1)出自课文《燕子》,部分原文: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书写时注意“乌、剪”的正确写法。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品,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荣萸少一人。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荣黄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书写时注意“异"的正确写法。
(3)“雅人四好”是指琴棋书画,即:弹琴、弈棋、写字、绘画。“中医四诊”是指 望、闻、问、切。 书写时注意“琴、望”的正确写法。
(4)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 结合题干中的“迟日江山丽”,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春风花草香 ”。书写时注意“春”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1)乌黑、轻快有力、剪刀;(2)王维、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3)琴、书、望、问;(4) 春风花草香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故诗文的默写,有文化常识,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25.(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是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关系
(3)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1)分别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结合题干中的“ 预示新的一年开始,家家户户张贴上新的桃符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题干中的“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杜牧的《清明》,结合题干中的“ 诗人身在异乡不能回去祭拜祖先,心情忧伤,想借酒消愁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出自《花钟》,部分原文: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3)雅人四好指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指望闻问切。
故答案为:(1)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是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关系(3)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传统文化、课文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6.(1)折颈而死;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添得黄鹂四五声;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风花草香;墨;纸;书;画
(1)兔走触株意思是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结合“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可知农夫被宋人笑话的原因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滁州西涧》。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意思: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绝句二首》其一。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通常指的是笔、墨、纸、砚这四种文具。
“雅人四好”是指琴棋书画,本指弹琴、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故答案为:(1)折颈而死、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添得黄鹂四五声、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风花草香、墨、纸、书、画。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默写和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27.千门万户曈曈日;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本题考查古诗的默写和理解。
“干门万户秘皎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句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干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了新年元日也就是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诗句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描绘的是清明节的景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的意思是一个人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的是在重阳节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书写时注意“疃""欲”“魂”“逢“倍“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千门万户曈曈日、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考查了诗歌的默写,要注意在体会诗歌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增加知识积累,并能正确书写。
28.(1)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
(2)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5)记忆力;本能
(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迟日江山丽、泥融飞燕子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2)“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出自课文《燕子》。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
(4)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路上行人欲断魂 ”。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下句是“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可知诗句的上句是“ 借问酒家何处有”。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5)“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出自课文《蜜蜂》。
故答案为:(1)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2)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5)记忆力、本能。
本题考查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默写,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29.(1)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
(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是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故答案为:(1)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
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30.(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2)独在异乡为异客;登高、插茱萸(或赏菊)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剪刀似的
(5)守株待兔;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1)“雅人四好”指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中医四诊”指中医诊查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等;结合相关习俗进行作答。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运用比喻,描写了江南的美景。意思是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4)结合课文《燕子》,一身乌黑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书写时“剪刀”的“剪”下面是“刀”;
(5)结合对寓言故事的阅读,进行理解作答,写出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
故答案为:(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2)独在异乡为异客;登高、插茱萸(或赏菊)(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剪刀似的(5)守株待兔;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题目考查对文化常识以及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涉及寓言故事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31.(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2)独在异乡为异客;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
(3)轻快有力;剪刀似的
(4)刻舟求剑;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1)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结合题干中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的习俗有: 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等
(3)出自课文 《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4)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刻舟求剑》,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在他乘船渡江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认为这是剑掉下的位置。当船停驶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却没有找到。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故答案为:(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2) 独在异乡为异客 ;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3)轻快有力、剪刀似的(4)刻舟求剑;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日积月累”的积累运用。此类题一般包括识记型和理解型两种。解答理解型默写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32.(1)爆竹声中一岁除;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
(2)蔡伦;赵州桥;名扬中外
(3)守株待兔;三人成虎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可惜我却不在场。
(2)结合课文内容,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了赵州桥;《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
(3)结合对寓言故事的掌握,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爆竹声中一岁除;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2)蔡伦;赵州桥;名扬中外(3)守株待兔;三人成虎
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涉及寓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33.(1)春风花草香
(2)添得黄鹂四五声
(3)兔走触株
(4)春节;总把新桃换旧符;路上行人欲断魂
(5)重阳节;思乡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是:阳光普照,山清水秀,草木复苏,万象更新。阵阵春风吹来,送来百花的芳香,也带来春草的清新;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思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
(3)“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出处: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韩非子·五蠹》。
(4)“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诗句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佳节”指“重阳节”,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1)春风花草香;(2)添得黄鹂四五声;(3)兔走触株;(4)春节、总把新桃换旧符、路上行人欲断魂;(5)重阳节、思乡
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34.(1)沙暖睡鸳鸯;乌黑;俊俏轻快;剪刀似;活泼可爱
(2)文房四宝;琴棋书画
(3)不能依赖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的道理。;《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
(1)描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多彩,由题干中的“沙暖睡鸳鸯”可知上句诗是“泥融飞燕子”。补充小燕子外貌,结合课文内容可知,用“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构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2)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知,“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雅人四好”指的是文人雅士的四种爱好:琴、棋、书、画。
(3)从《守株待兔》讲述了田间干活的农夫意外在树桩下捡到一只兔子后,每天荒废农田蹲守在树桩下,想要继续不劳而获的得到兔子。寓言告诉我们不能依赖不劳而获的道理。课外阅读了《伊索寓言》,并分享了其中喜爱的《狐狸和葡萄》与《龟兔赛跑》两个故事,展示了寓言的深刻寓意与阅读广度。
故答案为:(1)沙暖睡鸳鸯、乌黑、俊俏轻快、剪刀似、活泼可爱;(2)文房四宝,琴棋书画;(3)不能依赖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的道理。《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
(1)融合了古诗词的韵味,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主要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包括“文房四宝”和“雅人四好”的识别;
(3)考察了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35.(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猜灯谜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意思是: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吃元宵、闹年鼓、猜灯谜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2)例句中”含笑一现”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昙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昙花开放的姿态美。仿句也要运用恰当的拟人修辞,表现牵牛花开放时的姿态。
故答案为:(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猜灯谜;(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仿写、节日风俗。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36.(1)清早飞行的快乐;昨晚做的好梦
(2)早晨4点;下午3点;温度;湿度;光照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得道理。
(1)、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晚做的好梦……
(2)、学习了《花钟》,我们知道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早晨下午3点点,万寿菊开花的时间是下午3点。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
(4)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故答案为:(1)清早飞行的快乐、昨晚做的好梦;(2)早晨4点、下午3点、温度、湿度、光照;(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得道理。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有现代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37.(1)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2)泥融飞燕子;添得黄鹂四五声;总把新桃换旧符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记忆,默写。
(1)文房四宝: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雅人四好:也叫“文人四友”,指的是琴棋书画。琴,是古琴;棋,专指国棋;书,指书法;画,是说国画。是古时候风雅人士修养身心的艺术爱好。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间、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译文: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查。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译文: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此句语调明快自然,诗人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闲适情怀。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干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形象地表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译文: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此句互文见义,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展现了江南风景的美丽。
故答案为:(1)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望闻问切(2)泥融飞燕子;添得黄钤四五声;总把新桃换旧符(3)日出江花红胜火;在来江水绿如蓝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句默写,有常识,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38.(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望;闻;问;切
(1)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结合题干中的“ 让我们看到了燕子的灵动和鸳鸯的悠闲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结合题干中的“ 我们听到了黄鹂清脆悦耳的鸣叫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结合题干中的“ 描绘的是古代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代杜牧的《清明》,结合题干中的“ 描写的清明时节的场景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故答案为:(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望、闻、问、切。
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传统节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39.(1)造纸术;赵州桥;清明上河图;望闻问切
(2)春风花草香;正是河豚欲上时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传统文化、古诗文默写。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至今依然使用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杜甫的《绝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故答案为:(1)造纸术;赵州桥;清明上河图;望闻问切;(2)春风花草香;正是河豚欲上时。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0.(1)乌黑;剪刀;可爱;活泼;外形
(2)竹外桃花三两枝
(3)春风花草香
(4)红胜火;绿如蓝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段话描写了小燕子的外形。出自课文《燕子》。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下句是“ 春江水暖鸭先知”,可知诗句的上句是“ 竹外桃花三两枝 ”。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迟日江山丽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春风花草香 ”。
(4)根据题干中诗句给出的部分,可知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故答案为:(1)乌黑、剪刀、可爱、活泼、外形;(2)竹外桃花三两枝;(3)春风花草香;(4)红胜火、绿如蓝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现代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4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笔;墨;纸;砚
(4)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
(5)蔡伦;李春;清明上河图
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与默写、文学常识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1)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忆江南三首》, 结合题干中的“ 能不忆江南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书写时要注意“出”“胜”“春“绿”“蓝"的正确写法;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出自先秦韩非的《守株待兔》,意思: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由此可知,描述兔子死因的句子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4)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结合题干中的“ 千门万户瞳疃日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全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旅之人个个都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 牧童只是用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由此可知,刻画了清明节人们扫墓追思的哀伤的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结合题干中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书写时要注意桃”符”“异”客”的正确书写。
(5)结合《纸的发明》的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可知,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结合《赵州桥》中“河北省赵县的没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可知,设计并修建了赵州桥的是:李春。《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路读课文,用生动的语吉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故答案为:(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3)笔、墨、纸、砚(4)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5)
蔡伦、李春、清明上河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古诗文的默写,有文化常识,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42.(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2)春江水暖鸭先知
(3)梅子黄时日日晴
(4)独在异乡为异客
本题考查国学常识和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雅人四好"指的是琴棋书画,即弹琴、弈棋、书法、绘画。""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前提。
(2)结合题干中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书写时注意“春、暖、鸭""的正确写法。
(3)结合题干中的“ 小溪泛尽却山行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梅子黄时日日晴 ”。书写时注意梅、黄、晴"的正确写法。
(4)结合题干中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可知填写的诗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书写时注意“独、异、客"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1)琴棋书画、望闻问切(2)春江水暖鸭先知(3)梅子黄时日日晴(4)独在异乡为异客
考查了古诗文的默写、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43.(1)大圆盘;全展开了;破裂;花骨朵儿;动态的美感
(2)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造纸术;赵州桥;清明上河图
(3)昆虫记;法布尔;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善于思考;严谨求实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得”。我感受到作者把 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从“冒”字可以想象出动态的美感的画面。选自课文《荷花》。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每到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3)学习了《蜜蜂》我知道,课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布尔,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项实验,体现了他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故答案为:(1)大圆盘、全展开了、破裂、花骨朵儿、动态的美感;(2)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造纸术、赵州桥、清明上河图;(3)昆虫记、法布尔、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善于思考、严谨求实。
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作家及其作品、节日风俗、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44.(1)春江水暖鸭先知
(2)琴棋书画;望闻问切
(3)独在异乡为异客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守株待兔;不能不劳而获,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到成功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出自北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写字、绘画,四者皆为文人学士之雅事,故常四字并提。 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
(5)写寓言故事时,注意结合平常积累进行作答即可。示例:《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故答案为:(1)春江水暖鸭先知;(2)琴棋书画、望闻问切;(3)独在异乡为异客;(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5)守株待兔、不能不劳而获,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到成功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5.(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结合句子表述的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结合句子对景物的表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杜甫《绝句》,意思是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结合题目中表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故答案为:(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4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合题目中出示的作者和词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故答案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47.(1)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来江水绿如蓝
(3)独在异乡为异客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绿阴不减来时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意思是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5)“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故答案为:(1)总把新桃换旧符(2)春来江水绿如蓝(3)独在异乡为异客(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5)绿阴不减来时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48.(1)琴棋书画
(2)红胜火;绿如蓝
(3)春日;轻风;吹拂;洒落;赶集;聚拢;形成
(4)艳丽;睡莲;醒来;欣然怒放;苏醒;含笑
(1)雅人四好指的是琴棋书画,其中琴代表古琴,棋代表围棋,书代表书法, 画 代表国画,雅人四好在我国古代文人中非常盛行,是古代文人必须课。书写时注意“琴、棋”的正确写法,
(2)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书写时注意“胜、绿、蓝”的正确写法。
(3) 出自《燕子》 部分原文: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书写时注意“春、轻、拂、洒、集、拢”的正确写法。
(4)出自 《花钟》 部分原文: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书写时注意“醒、欣、怒”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1) 琴棋书画 (2)红胜火、绿如蓝(3)春日、轻风、吹拂、洒落、赶集、聚拢、形成
(4)艳丽、睡莲、醒来、欣然怒放、苏醒、含笑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古诗文的默写,有常识,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49.(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望闻问切;琴棋书画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芽;河豚
(1)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思是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出自三年下册语文课本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要熟记熟背。 我国的中医四诊是指 望闻问切 ,雅人四好是指琴棋书画 。
(3)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5)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由此春景引出后两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中有“萎蒿""芦芽"河豚"三种事物。
故答案为:(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望闻问切;琴棋书画(3)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4)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芽;河豚。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诗歌词句理解、知识百科。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50.(1)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日出江花红胜火
(2)总把新桃换旧符;路上行人欲断魂;造纸术
(3)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杜甫《绝句》,意思是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描写了是清明节的习俗;结合相关知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结合课文《花钟》,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就会发现,一天之内,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课文中句子,进行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1)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日出江花红胜火(2)总把新桃换旧符;路上行人欲断魂;造纸术(3)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51.(1)沙暖睡鸳鸯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清明时节雨纷纷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杜甫《绝句》,意思是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是潮带雨而来,来得晚,但很急骤。下联荒寂的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只船横泊在那里。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故答案为:(1)沙暖睡鸳鸯(2)春潮带雨晚来急(3)清明时节雨纷纷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5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默写古诗,要把诗句中的每个字写正确。“爆竹”的“爆”是火字旁,右边是“暴”;“除”是耳刀旁,右边是“余”;“暖”是日字旁,右边不要写成“爱”;“屠苏”的“屠”是尸部旁,里面是“者”;“曈曈”是日字旁,右边是“童”;“新桃”的“新”是亲字旁,右边是“斤”;“符”是竹字头,下面是“付”;
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默写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对诗词的背诵和掌握,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默写,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