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品保存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食品保存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5 14: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食品保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方法:讨论调查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的饱了,而且还有了剩余,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
讲授新课
探究
(一)食品保鲜的原理
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器材:澄清的肉汤或新鲜的食品等、酒精灯、试管烧杯等。
步骤:
1、学生4人一组,围绕食品保鲜提出问题,做出相反的假设。
如:学生一回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斑,并有酸臭味。这就要用显微镜(肉眼是看不见微生物的)进行观察,如果有微生物的存在,就可以证明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二反对:不好,我们组认为他们做的不是很确切。如果把它放在冰箱里就不会有霉斑,所以我们组认为应该具体地说将新鲜猪肉放置于空气中。 21cnjy.com
学生三提出:猪肉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长出各种霉斑,只是腐败延缓了。
2、讨论和设计食品保鲜的方案。
3、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4、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
(让学生观察并对比。建议学生从颜色、浑浊程度、气味等方面比较,小组讨论并总结。)
5、总结实验数据。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讨论:食品保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二)保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调查: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目的:调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步骤:
1、学生4人一组,分别搜集超市或食品商店中常用食品的包装袋(盒)。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讨论和归纳的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保鲜方法
3、讨论:食品保鲜的方法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探究:收获大量的蔬菜时,要采用储藏或加工成食品的方法来保存它们。探究当地一种蔬菜的储藏方法。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