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二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二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31 15: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二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择题
1.(2025届广东部分学校一调,11)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611年,隋炀帝征辽东,自江都乘龙舟,直达涿郡,全程400多公里,仅仅用了50天,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主要沿着这条水道北运。由此可见,永济渠的开凿意在(  )
A.实现南粮北调稳固统治
B.为迁都涿郡创造条件
C.强化对北方的军事控制
D.提高大运河通航能力
2.(2025届北京海淀期中,14)波斯帝国建立后,在国内建立了许多驿道,沿途设有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罗马帝国也曾大规模修建道路,秦朝更是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以上现象反映了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  )
A.繁荣经济,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B.稳定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统一车轨,为经济交流创造条件
D.缓和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交往
3.(2025届广东广州荔湾10月调研,14)1663年,英国开通由伦敦通往约克的付费道路。到1750年,英国收费的“高速路段”已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网络,将伦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伯明翰、约克等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英国付费公路的发展(  )
A.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殖民扩张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D.强化了封建王权
4.(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2)这些道路的修建(  )
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
种类 用途
驰道 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
直道 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
新道 通向岭南地区的道路
五尺道 在西南地区修筑的道路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C.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
D.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差异
5.(2025届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一,38)在古典奴隶制国家中,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和蛮族人。雅典自梭伦改革以后已取消公民中的债务奴隶制,在雅典影响下,提洛同盟和其他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也普遍保护本国公民不遭奴役。这侧面反映了古希腊(  )
A.崇尚民主和平观念   B.海运事业较为发达
C.奴隶比自由民更多   D.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6.(2024湖南长郡中学二模,5)1283年,元朝开通海上漕运航道,发展迅速,至1309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246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维持在300万石以上。这(  )
A.反映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B.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
C.说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7.(2025届湖南衡阳一中月考二,11)1890年,原计划于两湖地区架设的一条电报线因湖南当地绅民阻挠而搁浅。1895年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后,采取积极宣传、开通风气、劝说士绅等手段,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商议,最终修改并完成了湖南境内原有的铺设线路。这一事件从侧面说明(  )
A.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而曲折
B.绅民是近代化的最大阻碍
C.甲午中日战争促使民族意识增强
D.进步人士助推交通业发展
8.(2025届湘豫名校11月联考,13)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德国的铁路交通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后,并没有在城市中形成大批“城市贫民”的聚居,而是乘坐火车在工作地与原居住地之间流动。这一现象(  )
A.加速了农村产业空心化
B.使工人阶级难以形成
C.倒逼德国铁路建设加速
D.缓解了城市化的困境
9.(2024福建泉州质检五,10)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始筹划地铁建设,但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长期徘徊。改革开放后,上海地铁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这反映了(  )
A.技术水平带动城市格局变化
B.引进外资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C.交通改善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D.国家政策影响基础设施建设
10.(2025届广东八校8月联考,8)1938年4月,《新中华报》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防疫总委员会,筹划管理全边区的防疫工作。同年5月,边区防疫总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据此可知(  )
A.边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B.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
C.国家重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11.(2024广东汕头期末,12)6世纪,鼠疫在地中海沿岸暴发,其流行及传播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
A.亚历山大是地中海商业中心
B.地中海沿岸各地联系较为密切
C.鼠疫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
D.人口锐减致使封君封臣制崩溃
12.(2024山西二模,32)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
A.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
C.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D.促成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13.(2025届湖南长郡中学调研,10)下图是195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幅宣传画(作者:哈琼文)。该宣传画(  )
A.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B.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C.批判“大跃进”运动的高速浮夸风
D.肯定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群众积极性
二、非选择题
14.(2025届广东10月联考,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前后是近代英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期。由于大多数内地货运不能直通煤矿产地和冶炼场所,因此短程的轨道运输线——早期铁路零散产生,其作用主要是充当矿产地与水路装运点之间的连接线,时速45千米左右。1830年通车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显示了铁路运输的优越性,英国引领欧美进入铁路新时代。到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达到15 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英国城际铁路列车速度普遍超过时速100千米。1865年的三等火车车厢票价按1700年价格计算为0.05先令,仅为客运马车票价的四分之一;1870年火车时速约为23英里,是1800年客运马车的近3倍,是1700年客运马车的10多倍。这期间,英国国会还通过《铁路法》,制定铁路运输的最低服务标准。
——摘编自梁明德《英国铁路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门户。紧随这些“陌生人”接踵而来的是将电报、采矿、铁路等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移植”中国。唯利是图的外国公使或洋商三番五次地游说清政府修建铁路,结果均被清政府“一体防范,严词力拒”。尽管屡次碰壁,可西方列强心有不甘,再出奇招。1865年,英商杜兰德私自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长约500米的铁轨,并试驶小火车。因为行驶飞快,喷吐烟雾,以致观者视其为怪物,于是谣言风起,群情诧骇。惊闻此事的步军统领衙门立即命令将这条“广告铁路”拆毁。——摘编自李海滨《近代中国铁路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近代英国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广告铁路”修建与拆除始末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6分)
第二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择题
1.(2025届广东部分学校一调,11)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611年,隋炀帝征辽东,自江都乘龙舟,直达涿郡,全程400多公里,仅仅用了50天,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主要沿着这条水道北运。由此可见,永济渠的开凿意在(  )
A.实现南粮北调稳固统治
B.为迁都涿郡创造条件
C.强化对北方的军事控制
D.提高大运河通航能力
答案 C 
2.(2025届北京海淀期中,14)波斯帝国建立后,在国内建立了许多驿道,沿途设有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罗马帝国也曾大规模修建道路,秦朝更是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以上现象反映了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  )
A.繁荣经济,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B.稳定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统一车轨,为经济交流创造条件
D.缓和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交往
答案 B 
3.(2025届广东广州荔湾10月调研,14)1663年,英国开通由伦敦通往约克的付费道路。到1750年,英国收费的“高速路段”已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网络,将伦敦、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尔、伯明翰、约克等主要城市连接起来。英国付费公路的发展(  )
A.有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殖民扩张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D.强化了封建王权
答案 A 
4.(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2)这些道路的修建(  )
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
种类 用途
驰道 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
直道 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
新道 通向岭南地区的道路
五尺道 在西南地区修筑的道路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C.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
D.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差异
答案 A 
5.(2025届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一,38)在古典奴隶制国家中,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和蛮族人。雅典自梭伦改革以后已取消公民中的债务奴隶制,在雅典影响下,提洛同盟和其他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也普遍保护本国公民不遭奴役。这侧面反映了古希腊(  )
A.崇尚民主和平观念   B.海运事业较为发达
C.奴隶比自由民更多   D.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答案 B 
6.(2024湖南长郡中学二模,5)1283年,元朝开通海上漕运航道,发展迅速,至1309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246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维持在300万石以上。这(  )
A.反映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B.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
C.说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 B 
7.(2025届湖南衡阳一中月考二,11)1890年,原计划于两湖地区架设的一条电报线因湖南当地绅民阻挠而搁浅。1895年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后,采取积极宣传、开通风气、劝说士绅等手段,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商议,最终修改并完成了湖南境内原有的铺设线路。这一事件从侧面说明(  )
A.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而曲折
B.绅民是近代化的最大阻碍
C.甲午中日战争促使民族意识增强
D.进步人士助推交通业发展
答案 A 
8.(2025届湘豫名校11月联考,13)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德国的铁路交通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后,并没有在城市中形成大批“城市贫民”的聚居,而是乘坐火车在工作地与原居住地之间流动。这一现象(  )
A.加速了农村产业空心化
B.使工人阶级难以形成
C.倒逼德国铁路建设加速
D.缓解了城市化的困境
答案 D 
9.(2024福建泉州质检五,10)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始筹划地铁建设,但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长期徘徊。改革开放后,上海地铁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这反映了(  )
A.技术水平带动城市格局变化
B.引进外资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C.交通改善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D.国家政策影响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D 
10.(2025届广东八校8月联考,8)1938年4月,《新中华报》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防疫总委员会,筹划管理全边区的防疫工作。同年5月,边区防疫总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据此可知(  )
A.边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B.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
C.国家重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答案 A 
11.(2024广东汕头期末,12)6世纪,鼠疫在地中海沿岸暴发,其流行及传播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
A.亚历山大是地中海商业中心
B.地中海沿岸各地联系较为密切
C.鼠疫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
D.人口锐减致使封君封臣制崩溃
答案 B 
12.(2024山西二模,32)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
A.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
C.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D.促成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答案 C 
13.(2025届湖南长郡中学调研,10)下图是195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幅宣传画(作者:哈琼文)。该宣传画(  )
A.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B.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C.批判“大跃进”运动的高速浮夸风
D.肯定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群众积极性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4.(2025届广东10月联考,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前后是近代英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期。由于大多数内地货运不能直通煤矿产地和冶炼场所,因此短程的轨道运输线——早期铁路零散产生,其作用主要是充当矿产地与水路装运点之间的连接线,时速45千米左右。1830年通车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显示了铁路运输的优越性,英国引领欧美进入铁路新时代。到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达到15 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英国城际铁路列车速度普遍超过时速100千米。1865年的三等火车车厢票价按1700年价格计算为0.05先令,仅为客运马车票价的四分之一;1870年火车时速约为23英里,是1800年客运马车的近3倍,是1700年客运马车的10多倍。这期间,英国国会还通过《铁路法》,制定铁路运输的最低服务标准。
——摘编自梁明德《英国铁路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门户。紧随这些“陌生人”接踵而来的是将电报、采矿、铁路等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移植”中国。唯利是图的外国公使或洋商三番五次地游说清政府修建铁路,结果均被清政府“一体防范,严词力拒”。尽管屡次碰壁,可西方列强心有不甘,再出奇招。1865年,英商杜兰德私自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长约500米的铁轨,并试驶小火车。因为行驶飞快,喷吐烟雾,以致观者视其为怪物,于是谣言风起,群情诧骇。惊闻此事的步军统领衙门立即命令将这条“广告铁路”拆毁。——摘编自李海滨《近代中国铁路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近代英国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广告铁路”修建与拆除始末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6分)
答案 (1)从短程铺设到远程修筑;从零散修建到网络化发展;从货运为主到增添客运服务;铁路里程不断延伸;铁路逐渐在各类运输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民族危机的深重;西方文明的传入;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封建顽固思想根深蒂固;近代化进程的兴起。(6分,任答三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