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二十二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战争与文化交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专题练--第二十二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战争与文化交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31 15: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二十二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战争与文化交锋
选择题
1.(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
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
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2.(2025届广东肇庆9月联考,12)公元前1000年左右,原居住在南阿拉伯半岛的萨巴等族,开始一批批地渡过红海,散居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各地。由于新来的阿拉伯人有着比当地原库什各族更发达的政治经济与更好的文化生活,因此前者在双方融合过程中作用更大。阿拉伯人带来了先进的摇动犁,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这说明(  )
A.区域交流推动阿克苏姆王国的崛起
B.农耕经济改变东非文明的进程
C.人口迁移促进了古代东非文明发展
D.手工业助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3.(2025届广东广州8月摸底,3)东晋建立前后,约有90万中原人移民到江南,占当时江南全境人口的1/6。他们多以村落或宗族为单位迁徙,在江南形成独立的聚落;并将新的聚居地冠以原籍州县之名,在东晋朝廷认可下形成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这(  )
A.增强了北方士族返回中原的愿望
B.激化了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规范了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
4.(2025届广东10月联考,8)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规定父亲为中国人的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华侨”为清政府保护的对象。此外,清政府还积极推动在华侨社会中建立超越帮派、血缘、宗族的社团组织——中华总商会。这些举措(  )
A.顺应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加速了中国向海外移民
C.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华侨的家国情怀
5.(2025届广东一调,16)在国际移民组织“选择性移民计划”的推动下,截至1969年有6 000多名欧洲技术人员前往拉美地区移民定居,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转移了25 114人。据此可知,该计划(  )
A.实现了拉美国家的民主化
B.加速了冷战中心的转移
C.反映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客观上推动了拉美发展
6.(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1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年间,永久性国际移民主要呈南北流动,即由经济落后或缺乏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控制外籍人员入境的政策也有所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工流动增长较快,这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尤为突出。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
B.冷战双方对抗战略调整
C.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D.发达国家着手产业升级
7.(2025届广东江门10月调研,4)下表为唐代“丝绸贸易”简表。由此可知,唐代(  )
丝绸贸易 交易所获主要商品 主要用途
边疆诸州“互市” 畜牧产品 御马、军马、驿站马、监牧种马
外国遣使“朝贡贸易” 金银珠宝、纺织品、香药、酒、乐器等 皇族消费,赏赐百官、诸藩使者
A.藩镇军事实力急剧膨胀
B.农业发展对马的需求增长
C.丝绸之路改变经济结构
D.丝绸兼具经济与战略职能
8.(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2)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9.(2025届江西赣州二十四校期中,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大量关于清代外国商船和贡船遇难获得救助的档案记载,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十五日广东巡抚托恩多上奏反映,有瑞典商船遭风货沉,水手遇难,请求按照惯例抚恤救助。这可以印证清初(  )
A.与瑞典等欧洲国家经济交流频繁
B.朝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C.已经有维护海上贸易秩序的政策
D.开放了广州一地为对外贸易口岸
10.(2024广东韶关二模,11)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南部意大利的希腊人城邦,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和全面,但希腊人的民主政治,罗马人并不接受;罗马的军事制度、社会结构,在很多方面也不同于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也与希腊化王国的制度有重大区别。这表明(  )
A.罗马帝国排斥希腊文明
B.古代世界文明起源多元
C.希腊对罗马的影响有限
D.罗马帝国缺乏统一基础
11.(2025届广东9月联考,11)在希腊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接纳了非王室血统的马其顿人参赛,马其顿王国和希腊本土的希腊人在外交场合强调彼此属于同一种族,说同一种语言,马其顿人变成了希腊人内部的一个次族群。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身份认同   B.经济互通
C.文化交流   D.政治整合
12.(2025届广东汕尾“四校”联考,12)研究表明,梵语词汇“书”“笔”“墨水”等均源自希腊语;在帕提亚帝国的尼萨宫廷,酒杯上刻着酒神故事,宫中装饰有阿佛洛狄忒、赫拉克勒斯、赫拉的雕像,并且还上演希腊的戏剧。该材料可用来佐证(  )
A.印欧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B.希腊化时代的文明交流
C.古典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D.近代以来欧洲文化扩张
13.(2024广东揭阳联考,12)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
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
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
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14.(2025届广东惠州二调,14)1833年,普鲁士著名政治人物德罗伊森在其出版的《亚历山大大帝》一书中将亚历山大视为英雄,并把希腊化称作第一次人类统一,“即使帝国分裂为不同国家,仍在教育、文化、品味、风尚以及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保持着高度统一”。德罗伊森意在(  )
A.推动普鲁士参与瓜分世界的狂潮
B.反思文明冲突给人类的教训
C.探索德意志现实政治问题的解决
D.否定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15.(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5)十月革命后,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提出强大民族和弱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废除秘密外交,主张民族自决。这一法令有利于(  )
A.奠定国际法基础   B.推进大国外交事业
C.构建国际新秩序   D.完善集体安全机制
16.(2024广东梅州一模,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统治精英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注重弘扬印度传统文化。这些做法(  )
A.使印度直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B.表明印度的主流文化完全西化
C.发展了甘地的非暴力斗争模式
D.丰富了印度现代文化的多样性
非选择题
17.(2025届江门10月调研,19)每一件藏品都在诉说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部分藏品表
藏品 简介
八里尔银币 (1573—1598年) 西班牙钱币,铸造于玻利维亚波托西(南美洲国家)。16世纪70年代首次铸造后,在25年内便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曾发挥全球货币的作用
北美鹿皮地图 (1774—1775年) 由美洲原住民绘制。该地图呈现出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新占领的部分土地
小猎犬号上的黄铜精密 计时器(1800—1850年) 来自英格兰。不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和船只持续起伏的干扰,始终都能准确计时。它能广泛地影响各领域
爱德华七世便士 (1903—1918年) 来自英格兰。硬币有两面,刻有不列颠女神像形象的一面没有受到损毁,刻有爱德华七世的一面则被敲上大字“VOTES FOR WOMEN”(女性要有选举权)
——整理自尼尔·麦格雷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请从以上藏品中,任选两件或以上进行主题展览,设计一个展览主题,并对所选藏品进行解说。(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解说准确,史论结合)
第二十二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战争与文化交锋
选择题
1.(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
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
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答案 C 
2.(2025届广东肇庆9月联考,12)公元前1000年左右,原居住在南阿拉伯半岛的萨巴等族,开始一批批地渡过红海,散居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各地。由于新来的阿拉伯人有着比当地原库什各族更发达的政治经济与更好的文化生活,因此前者在双方融合过程中作用更大。阿拉伯人带来了先进的摇动犁,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这说明(  )
A.区域交流推动阿克苏姆王国的崛起
B.农耕经济改变东非文明的进程
C.人口迁移促进了古代东非文明发展
D.手工业助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答案 C 
3.(2025届广东广州8月摸底,3)东晋建立前后,约有90万中原人移民到江南,占当时江南全境人口的1/6。他们多以村落或宗族为单位迁徙,在江南形成独立的聚落;并将新的聚居地冠以原籍州县之名,在东晋朝廷认可下形成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这(  )
A.增强了北方士族返回中原的愿望
B.激化了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规范了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
答案 C 
4.(2025届广东10月联考,8)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规定父亲为中国人的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华侨”为清政府保护的对象。此外,清政府还积极推动在华侨社会中建立超越帮派、血缘、宗族的社团组织——中华总商会。这些举措(  )
A.顺应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加速了中国向海外移民
C.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华侨的家国情怀
答案 D 
5.(2025届广东一调,16)在国际移民组织“选择性移民计划”的推动下,截至1969年有6 000多名欧洲技术人员前往拉美地区移民定居,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转移了25 114人。据此可知,该计划(  )
A.实现了拉美国家的民主化
B.加速了冷战中心的转移
C.反映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客观上推动了拉美发展
答案 D 
6.(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1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年间,永久性国际移民主要呈南北流动,即由经济落后或缺乏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控制外籍人员入境的政策也有所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工流动增长较快,这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尤为突出。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
B.冷战双方对抗战略调整
C.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D.发达国家着手产业升级
答案 D 
7.(2025届广东江门10月调研,4)下表为唐代“丝绸贸易”简表。由此可知,唐代(  )
丝绸贸易 交易所获主要商品 主要用途
边疆诸州“互市” 畜牧产品 御马、军马、驿站马、监牧种马
外国遣使“朝贡贸易” 金银珠宝、纺织品、香药、酒、乐器等 皇族消费,赏赐百官、诸藩使者
A.藩镇军事实力急剧膨胀
B.农业发展对马的需求增长
C.丝绸之路改变经济结构
D.丝绸兼具经济与战略职能
答案 D 
8.(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2)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 D 
9.(2025届江西赣州二十四校期中,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大量关于清代外国商船和贡船遇难获得救助的档案记载,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十五日广东巡抚托恩多上奏反映,有瑞典商船遭风货沉,水手遇难,请求按照惯例抚恤救助。这可以印证清初(  )
A.与瑞典等欧洲国家经济交流频繁
B.朝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C.已经有维护海上贸易秩序的政策
D.开放了广州一地为对外贸易口岸
答案 C 
10.(2024广东韶关二模,11)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南部意大利的希腊人城邦,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和全面,但希腊人的民主政治,罗马人并不接受;罗马的军事制度、社会结构,在很多方面也不同于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也与希腊化王国的制度有重大区别。这表明(  )
A.罗马帝国排斥希腊文明
B.古代世界文明起源多元
C.希腊对罗马的影响有限
D.罗马帝国缺乏统一基础
答案 C 
11.(2025届广东9月联考,11)在希腊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接纳了非王室血统的马其顿人参赛,马其顿王国和希腊本土的希腊人在外交场合强调彼此属于同一种族,说同一种语言,马其顿人变成了希腊人内部的一个次族群。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身份认同   B.经济互通
C.文化交流   D.政治整合
答案 A 
12.(2025届广东汕尾“四校”联考,12)研究表明,梵语词汇“书”“笔”“墨水”等均源自希腊语;在帕提亚帝国的尼萨宫廷,酒杯上刻着酒神故事,宫中装饰有阿佛洛狄忒、赫拉克勒斯、赫拉的雕像,并且还上演希腊的戏剧。该材料可用来佐证(  )
A.印欧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B.希腊化时代的文明交流
C.古典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D.近代以来欧洲文化扩张
答案 B 
13.(2024广东揭阳联考,12)蒙古征服罗斯后,认识到封建割据不利于统治,便将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带到罗斯,扶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作为代理人。这使罗斯大公尝到了专制权力的甜头,刺激了罗斯大公攫取专制特权的野心,推动了罗斯国家的统一。这可用来说明蒙古西征(  )
A.推动了罗斯政治体制的演变
B.开启了亚欧大陆的民族交流
C.传播了蒙古开明的民族政策
D.为东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答案 A 
14.(2025届广东惠州二调,14)1833年,普鲁士著名政治人物德罗伊森在其出版的《亚历山大大帝》一书中将亚历山大视为英雄,并把希腊化称作第一次人类统一,“即使帝国分裂为不同国家,仍在教育、文化、品味、风尚以及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保持着高度统一”。德罗伊森意在(  )
A.推动普鲁士参与瓜分世界的狂潮
B.反思文明冲突给人类的教训
C.探索德意志现实政治问题的解决
D.否定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答案 C 
15.(2024广东深圳龙岗期末,15)十月革命后,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提出强大民族和弱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废除秘密外交,主张民族自决。这一法令有利于(  )
A.奠定国际法基础   B.推进大国外交事业
C.构建国际新秩序   D.完善集体安全机制
答案 C 
16.(2024广东梅州一模,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统治精英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注重弘扬印度传统文化。这些做法(  )
A.使印度直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B.表明印度的主流文化完全西化
C.发展了甘地的非暴力斗争模式
D.丰富了印度现代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 D 
非选择题
17.(2025届江门10月调研,19)每一件藏品都在诉说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部分藏品表
藏品 简介
八里尔银币 (1573—1598年) 西班牙钱币,铸造于玻利维亚波托西(南美洲国家)。16世纪70年代首次铸造后,在25年内便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曾发挥全球货币的作用
北美鹿皮地图 (1774—1775年) 由美洲原住民绘制。该地图呈现出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新占领的部分土地
小猎犬号上的黄铜精密 计时器(1800—1850年) 来自英格兰。不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和船只持续起伏的干扰,始终都能准确计时。它能广泛地影响各领域
爱德华七世便士 (1903—1918年) 来自英格兰。硬币有两面,刻有不列颠女神像形象的一面没有受到损毁,刻有爱德华七世的一面则被敲上大字“VOTES FOR WOMEN”(女性要有选举权)
——整理自尼尔·麦格雷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请从以上藏品中,任选两件或以上进行主题展览,设计一个展览主题,并对所选藏品进行解说。(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解说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主题: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传播与影响。
解说:新航路开辟后,西欧通过殖民掠夺和商业往来,将西方文明向全世界传播并引起广泛的影响。
八里尔银币: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铸造的八里尔银币在短时间内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和殖民扩张,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使得其货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八里尔银币的传播,不仅是货币的流通,更体现了当时西班牙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强大影响力,以及欧洲与世界各地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
小猎犬号上的黄铜精密计时器:这种来自英格兰的精密计时器不受温度、湿度变化和船只起伏的干扰,始终能准确计时。这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能力。精密计时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推动了全球航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英国在工业革命中技术领先地位,以及其对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藏品从经济、科技和社会思潮等方面,展现了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全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