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
第十一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选择题
1.(2024山东济宁一中二模,11)1500年前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中都十分活跃,但其活动又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B.探险船队的规模
C.航海活动的支持者 D.远洋航线的方向
2.(2024山东德州三模改编,14)墨西哥哲学家、教育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 )
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
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
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
3.(2024山东泰安二模,11)甘蔗原产于印度,16世纪以后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巴西是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蔗糖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商品。这反映出(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早期全球化发展
B.物种的洲际传播具有单向性
C.物种交流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结构
D.欧洲殖民者开始主导世界市场
(2024山东潍坊一模,11)157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法令,规定同一船队中的船只和人员,必须结伴航行、互相保护、集体合作,不能擅自离开,直至抵达目的地。该法令( )
A.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B.践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C.加剧了国家间的利益纷争
D.反映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
5.(2024山东淄博二模,11)16世纪,西欧许多国家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相关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闲和行乞的人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当众鞭打他们。对于不可救药的流浪者,不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还要强制劳动。如果第三次因行乞被捕,就会被处死。这些规定促进了当时西欧(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农业现代化进程 D.资本的原始积累
6.(2024江苏淮安、连云港一模,13)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使用英国船只;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1601—1602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一半属于英国。在地中海,英国船只不仅运送英国货物,而且在外国之间运送货物。上述现象说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英国积极进行商业扩张
C.英国垄断世界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7.(2024江苏徐淮连盐四市联考,13)下表为奥斯曼帝国1480—1629年阿克切(货币)含银量和物价指数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年) 消费价格指数(CPI)1469年=1.0 阿克切的银含量/克
1480—1489 1.30 0.68
1520—1529 1.87 0.66
1580—1589 3.35 0.39
1600—1609 5.43 0.29
1620—1629 5.56 0.25
A.奥斯曼成为殖民霸主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的发生
8.(2025届江苏海安期中,11)随着17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咖啡馆的蓬勃发展,平等、多元、开放、包容等逐渐成为咖啡馆文化的主流特性。咖啡馆对于顾客的阶层、身份、财富、地位、学识等不再具有强烈的限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范围内物种交流加强
B.商品流动消弭了阶层差别
C.全球贸易推动了社会进步
D.工业革命丰富了民众生活
9.(2025届广东部分学校二调,14)16世纪的欧洲,教会禁止教士参加游戏,但一些学者却主张利用游戏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他们认可游戏具有放松身心和恢复精力的功能,同时也强调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回到“严肃”的事情上去。这反映了欧洲( )
A.教育摆脱了神学影响
B.政治革命的必然趋势
C.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10.(2025届广东10月联考,13)有学者指出,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时间上,总是科学革命在前,技术革命居中,工业革命在后。每次革命循环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科学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B.科学论证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途径
C.显示出近代欧洲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性
D.道出了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巨大历史贡献
11.(2024广东广州调研,13)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教育蓝图中,强调公民的政治美德,倡导公民对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爱。这一教育蓝图的提出( )
A.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践行了《法国民法典》精神
C.有利于推动法国的社会转型
D.结束了法国的封建臣民教育
12.(2024广东二调,14)下图是恩格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的言论。由此可见,恩格斯评价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在英国,革命以前的制度和革命以后的制度因袭相承,地主和资本家互相妥协,这表现在……虔诚地保留着一些封建的法律形式。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
——[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A.法律制度完备 B.思想解放程度
C.工业水平高低 D.社会形态演进
13.(2025届广东一调,14)18世纪时,北美的每个英属殖民地都建立了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议会与伦敦委派的殖民地总督分享权力。尽管这些议会的权力有限,但依然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缺乏任何代议制的政治机制。这反映出北美英属殖民地( )
A.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建构
B.引发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潮流
C.受到宗主国政治理念的影响
D.首创了资产阶级的代议体制
14.(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二模,13)1776年7月12日,英国理查德·赫将军写信要求会见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以商谈和战问题。然而,华盛顿以其信封上“华盛顿先生”的称呼为由对会面加以拒绝,并认为他作为一个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和美国公民无权接见英国王室的使者。华盛顿此举意在( )
A.表达不妥协的战斗意志
B.强化为国而战的意识
C.维护美国的权利和尊严
D.借礼仪规范约束英国
15.(2025届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9月诊断性测试,1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并在1781年通过各州批准,正式生效。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一院制邦联大会。由各州分别选出2—7名代表组成。国家不设元首。大部分权力掌握在各州手中。各州不论大小和人口多少都在中央政府机构中拥有绝对平等的表决权,征税、征兵、发行货币、对外贸易等权利也在各州,他们对邦联中央通过的决议可以置之不理。邦联治下的美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无法兑现因筹军费发行的公债和清偿外债
B.拆除各州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C.成功化解英军西班牙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D.在与欧洲各国经济竞争中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16.(2024广东深圳二模,13)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英国国内各界几乎都持欢迎态度。但在法国建立共和制之后,英国国内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产生很大分歧,英国政府也开始转向保守并全力镇压内部的激进运动。英国政府意在( )
A.维持英国现存政治秩序
B.打击国内封建势力
C.赢得与法国争霸的优势
D.防范北美独立运动
非选择题
17.(2025届山东潍坊期中,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大帆船贸易
在西班牙语中,“波托西”一词等同于巨额财富,它源于1545年西班牙人在上秘鲁发现的富含白银矿脉的里科山,以及依此建立的波托西城。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通过冒险征服开通了往返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间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航线横渡太平洋实现直航联络。
西班牙殖民者将波托西白银直接运往马尼拉,交换亚洲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商品。白银绝大部分被中国、部分被印度所吸纳,世界经济进入“波托西白银周期”。
巅峰时期波托西有6 497个风炉、32座人工湖泊组成的动力系统、140多家粉碎矿石的磨坊、140多家精炼厂。同时还拥有16、17世纪西半球规模最大的采矿工人群体。在前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白银财富的涌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共同促使波托西成为美洲最大工业城市。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已能制造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亚洲奢侈品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蒸汽动力使得远洋贸易成本大为降低。英国逐渐主导国际贸易秩序,重商主义模式下西班牙垄断太平洋航线的封闭性质及受季节性影响的固有缺陷导致大帆船盈利下降。
——摘编自江振鹏《波托西与近代早期横渡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
提取信息,以“大帆船贸易·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2024广东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下图)。
——摘编自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
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第十一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选择题
1.(2024山东济宁一中二模,11)1500年前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中都十分活跃,但其活动又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B.探险船队的规模
C.航海活动的支持者 D.远洋航线的方向
答案 D
2.(2024山东德州三模改编,14)墨西哥哲学家、教育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 )
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
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
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
答案 C
3.(2024山东泰安二模,11)甘蔗原产于印度,16世纪以后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巴西是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蔗糖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商品。这反映出(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早期全球化发展
B.物种的洲际传播具有单向性
C.物种交流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结构
D.欧洲殖民者开始主导世界市场
答案 A
(2024山东潍坊一模,11)157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法令,规定同一船队中的船只和人员,必须结伴航行、互相保护、集体合作,不能擅自离开,直至抵达目的地。该法令( )
A.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B.践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C.加剧了国家间的利益纷争
D.反映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
答案 D
5.(2024山东淄博二模,11)16世纪,西欧许多国家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相关法律。法律宣布游手好闲和行乞的人为流浪者,法庭的治安法官可以当众鞭打他们。对于不可救药的流浪者,不仅要在其左肩上烙印,还要强制劳动。如果第三次因行乞被捕,就会被处死。这些规定促进了当时西欧(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农业现代化进程 D.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 D
6.(2024江苏淮安、连云港一模,13)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地区的呢绒有2/3使用英国船只;1599—16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99.9%;1601—1602年,进入伦敦港的船只几乎一半属于英国。在地中海,英国船只不仅运送英国货物,而且在外国之间运送货物。上述现象说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英国积极进行商业扩张
C.英国垄断世界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 B
7.(2024江苏徐淮连盐四市联考,13)下表为奥斯曼帝国1480—1629年阿克切(货币)含银量和物价指数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年) 消费价格指数(CPI)1469年=1.0 阿克切的银含量/克
1480—1489 1.30 0.68
1520—1529 1.87 0.66
1580—1589 3.35 0.39
1600—1609 5.43 0.29
1620—1629 5.56 0.25
A.奥斯曼成为殖民霸主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的发生
答案 C
8.(2025届江苏海安期中,11)随着17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咖啡馆的蓬勃发展,平等、多元、开放、包容等逐渐成为咖啡馆文化的主流特性。咖啡馆对于顾客的阶层、身份、财富、地位、学识等不再具有强烈的限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范围内物种交流加强
B.商品流动消弭了阶层差别
C.全球贸易推动了社会进步
D.工业革命丰富了民众生活
答案 C
9.(2025届广东部分学校二调,14)16世纪的欧洲,教会禁止教士参加游戏,但一些学者却主张利用游戏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他们认可游戏具有放松身心和恢复精力的功能,同时也强调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回到“严肃”的事情上去。这反映了欧洲( )
A.教育摆脱了神学影响
B.政治革命的必然趋势
C.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答案 D
10.(2025届广东10月联考,13)有学者指出,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时间上,总是科学革命在前,技术革命居中,工业革命在后。每次革命循环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科学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B.科学论证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途径
C.显示出近代欧洲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性
D.道出了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巨大历史贡献
答案 A
11.(2024广东广州调研,13)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教育蓝图中,强调公民的政治美德,倡导公民对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爱。这一教育蓝图的提出( )
A.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践行了《法国民法典》精神
C.有利于推动法国的社会转型
D.结束了法国的封建臣民教育
答案 C
12.(2024广东二调,14)下图是恩格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的言论。由此可见,恩格斯评价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在英国,革命以前的制度和革命以后的制度因袭相承,地主和资本家互相妥协,这表现在……虔诚地保留着一些封建的法律形式。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
——[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A.法律制度完备 B.思想解放程度
C.工业水平高低 D.社会形态演进
答案 D
13.(2025届广东一调,14)18世纪时,北美的每个英属殖民地都建立了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议会与伦敦委派的殖民地总督分享权力。尽管这些议会的权力有限,但依然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缺乏任何代议制的政治机制。这反映出北美英属殖民地( )
A.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建构
B.引发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潮流
C.受到宗主国政治理念的影响
D.首创了资产阶级的代议体制
答案 C
14.(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二模,13)1776年7月12日,英国理查德·赫将军写信要求会见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以商谈和战问题。然而,华盛顿以其信封上“华盛顿先生”的称呼为由对会面加以拒绝,并认为他作为一个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和美国公民无权接见英国王室的使者。华盛顿此举意在( )
A.表达不妥协的战斗意志
B.强化为国而战的意识
C.维护美国的权利和尊严
D.借礼仪规范约束英国
答案 C
15.(2025届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9月诊断性测试,1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并在1781年通过各州批准,正式生效。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一院制邦联大会。由各州分别选出2—7名代表组成。国家不设元首。大部分权力掌握在各州手中。各州不论大小和人口多少都在中央政府机构中拥有绝对平等的表决权,征税、征兵、发行货币、对外贸易等权利也在各州,他们对邦联中央通过的决议可以置之不理。邦联治下的美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无法兑现因筹军费发行的公债和清偿外债
B.拆除各州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C.成功化解英军西班牙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D.在与欧洲各国经济竞争中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答案 A
16.(2024广东深圳二模,13)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英国国内各界几乎都持欢迎态度。但在法国建立共和制之后,英国国内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产生很大分歧,英国政府也开始转向保守并全力镇压内部的激进运动。英国政府意在( )
A.维持英国现存政治秩序
B.打击国内封建势力
C.赢得与法国争霸的优势
D.防范北美独立运动
答案 A
非选择题
17.(2025届山东潍坊期中,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大帆船贸易
在西班牙语中,“波托西”一词等同于巨额财富,它源于1545年西班牙人在上秘鲁发现的富含白银矿脉的里科山,以及依此建立的波托西城。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通过冒险征服开通了往返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间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航线横渡太平洋实现直航联络。
西班牙殖民者将波托西白银直接运往马尼拉,交换亚洲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商品。白银绝大部分被中国、部分被印度所吸纳,世界经济进入“波托西白银周期”。
巅峰时期波托西有6 497个风炉、32座人工湖泊组成的动力系统、140多家粉碎矿石的磨坊、140多家精炼厂。同时还拥有16、17世纪西半球规模最大的采矿工人群体。在前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白银财富的涌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共同促使波托西成为美洲最大工业城市。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已能制造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亚洲奢侈品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蒸汽动力使得远洋贸易成本大为降低。英国逐渐主导国际贸易秩序,重商主义模式下西班牙垄断太平洋航线的封闭性质及受季节性影响的固有缺陷导致大帆船盈利下降。
——摘编自江振鹏《波托西与近代早期横渡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
提取信息,以“大帆船贸易·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 示例
大帆船贸易·变迁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美洲成为它的主要殖民对象。(1分)
西班牙在波托西发现并开采白银矿脉、大量使用当地劳工,使波托西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但客观上也推动了波托西城市经济发展。(3分)
西班牙开通大帆船直航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世界经济进入“波托西白银周期”。刺激了亚洲商品经济发展,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3分)
大帆船贸易扩大了贸易范围,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引发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和物美价廉的商品进一步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规模,进而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变迁。(3分)
重商主义模式下西班牙垄断太平洋航线的封闭性质导致大帆船盈利下降,英国逐渐主导世界贸易,导致世界贸易格局的变迁。(3分)
综上所述,16世纪至19世纪初,大帆船贸易的兴衰折射出近代世界在转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1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
18.(2024广东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下图)。
——摘编自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
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人类政治演化可分为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民主时代。
王权时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逐步建立起王权。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王权国家成为主要的国家政治形态。
封建时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在西欧建立起以封君封臣为核心的封建制度。拜占庭、俄罗斯、阿拉伯、印度、日本等地也逐渐进入具有各自特色的封建时代。
立宪时代: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限制王权后,议会权力逐步增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建立,立宪观念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
民主时代:19世纪以后,英国等国先后通过改革,使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民主的范围扩大,民主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各个国家不一定都沿着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民主时代的顺序迭代发展,但这一顺序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走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