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统编2024七下生物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2024版七下生物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生物第4单元第1-3章测试02
范围:第4单元第1-3章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50分)
自我综合评价(三)
[范围:第四单元 第一~三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1.(2024福建)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输卵管——提供营养 B.阴道——分娩通道
C.卵巢——产生卵细胞 D.睾丸——产生精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A
2.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婷婷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3-Z-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怀孕的开始
B.④通过自身消化系统从妈妈体
内获得营养物质
C.婴儿的出生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D.青春期的婷婷会出现月经,这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关
D
图3-Z-1
3.某女子因病切除了子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女子失去排卵能力
B.该女子失去孕育胎儿的能力
C.该女子没有月经现象
D.该女子雌激素水平变化不大
A
4.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身高突增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男孩和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完全相同
C.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开始萌动,这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D.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和家长交流,有利于培养独立意识
A
5.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后植入子宫内膜
B.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C.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无关
D.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
A
6.(2024牡丹江)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夜盲症——维生素D 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 D.神经炎——维生素A
B
7.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需要摄入较多蛋白质以建造身体
B.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D.儿童患佝偻病一定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
D
8.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果表明黄豆中所含能量是最多的
B.测定能量值与食物实际能量值完全相符
C.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
且接触到锥形瓶的瓶底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食物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都必须相同
D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g 10 10 10
水的体积/mL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5 3.1
9.图3-Z-2是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②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
B.③能分泌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
C.①和②分泌的消化液都经导管流入③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图3-Z-2
10.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具有镇痛、解热、消炎功效的药物,其药物被封闭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时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这种护胃措施的原理是 ( )
A.胃不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
B.淀粉在消化道内被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D
11.(2024河北)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粒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B
12.某女士因病切除全部小肠,成为“无肠女”。她每天完全依靠静脉滴注2000毫升营养液生活,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下一个女儿,创造了奇迹。你认为该女士静脉输入的营养液中不会含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A
13.(2024南充)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图3-Z-3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牙龈出血时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
C.Ⅲ层食物富含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食物的
摄入,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C
图3-Z-3
14.一日吃三餐是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人体健康与三餐的营养是否合理均衡以及三餐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息息相关。下列四种习惯中属于不良饮食习惯的是 ( )
A.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B.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C.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D.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
A
1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气管壁上有纤毛和腺细胞
C.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液
D.气管内部的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道畅通
A
16.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解释( )
A.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时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消化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A
17.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肺部吸气后使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
B.刚下水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会增大
C.呼吸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平静呼吸时,用鼻呼吸比用口好
A
18.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C
19.(2024广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Z-4所示装置,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C
图3-Z-4
20.图3-Z-5中,图甲为小刚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他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依据图甲可以算出,小刚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
B.从图甲可以推测,小刚正在做剧烈运动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收缩
D.在图乙曲线的abc段时,膈肌处于图丙的
①→②状态
D
图3-Z-5
21.(5分)人造子宫(如图甲所示)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生物袋模拟母羊子宫,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早产羊羔被放入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羊羔发育正常。但研究人员指出,这一设备目前并不能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丙是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图3-Z-6
(1)图甲中生物袋模拟的结构是图乙中的[ ] 。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 。
(2)图甲中生物袋外部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可以模拟图丙中的[ ] 。
③
子宫
羊水
⑤
胎盘
(3)图乙中[ ] 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这一阶段 (填“能”或“不能”)在图甲所示的人造子宫中完成。
①
卵巢
不能
22.(8分)如图3-Z-7是人体的部分消化结构及其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 ] 分泌的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使 变成微小的颗粒,促进其与相关消化酶的接触和消化。
3
肝
脂肪
图3-Z-7
(2)图中[2]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小肠具有许多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6] ,这种环形结构表面又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7] ,它们大大增加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结构[7]的壁只由一层 构成,结构[7]内还分布着丰富的[ ] ,有利于营养物质快速吸收。
皱襞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8
毛细血管
(3)如果某同学早餐只吃了“1杯豆浆和1个馒头”,那么经消化、吸收后进入其体内图中[8]所示结构内的含量最多的2种小分子
有机物是 。(2分)
葡萄糖、氨基酸
23.(4分)适度的心理压力可激发人的潜力,提高运动员成绩。为更好地备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①”处应为 。A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对照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②
(2)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出现的变化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观察、记录并比较A、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37
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少于A试管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②
24.(7分)图3-Z-8中,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表示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结合图回答问题:
图3-Z-8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 ] 和[ ] 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6
呼吸道
7
肺
毛细血管
(2)图(二)中进行①过程时,人体的[8] 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c表示的气体是 ,它在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膈肌
舒张
氧气
(3)煤气中毒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常用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借外力使被救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心肺复苏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帮助被救者完成图(二)中 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与外界
25.(6分)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3-Z-9中甲所示(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其他气体 78.97% 80%
合计 100% 100%
图3-Z-9
(1)由表可知,吸入气体中 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2)观察图甲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 (填字
母)。
氧气
A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其他气体 78.97% 80%
合计 100% 100%
(3)分析图乙可知,组织细胞产生的 (填气体名称)进入毛细血管内,说明该气体在人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4)吸入的氧气可通过 和 两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
1.A 【解析】 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
2.D 【解析】 ①表示受精,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表示怀孕的开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3.A 【解析】 卵巢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切除子宫不影响卵细胞的产生;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因此切除子宫将失去孕育胎儿的能力;月经是指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血管破裂出血现象,因此切除子宫会没有月经现象;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因此切除子宫雌激素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化。
5.A 【解析】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在到达子宫后植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负责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负责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激素,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生殖器官。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会促进男生和女生第二性征的出现。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脐带只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起运输作用,它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物质交换。
6.B 【解析】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
的。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时,儿童易
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常表现为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7.D 【解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蛋白质。糖类、脂质、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含钙的无机盐是骨和牙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儿童患佝偻病不一定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还有可能是因为缺钙。
8.D 【解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放出的热量使相同体积的水温度上升最多的是核桃仁,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否则测出的实验数据不准确。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食物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都必须相同。
9.C 【解析】 [②]胃内有胃腺,其分泌的胃液直接在胃内起作用,[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在小肠内发挥作用。
11.B 【解析】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12.A 【解析】 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物
质。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糖类必须被分解成葡萄
糖、脂肪必须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必须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
13.C 【解析】 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但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16.A 【解析】 痰中含有的病毒、细菌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高声喊叫或尖叫会损伤喉部声带。
17.A 【解析】 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
18.C 【解析】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9.C 【解析】 题图中a、b、c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液面A上升,液面B下降。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液面A下降,液面B上升。
20.D 【解析】 由图甲可知,小刚在20秒内呼吸6次,所以小刚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图甲中,小刚呼吸深度较浅,呼吸频率较慢,因此,小刚处于平静状态;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顶部上升,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图乙曲线的abc段,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膈肌处于图丙的①→②状态。
23. 【解析】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要以心理压力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A试管“①”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A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2)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保证实验出现的变化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观察、记录并比较A、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少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等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影响;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大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
24. 【解析】 (1)呼吸系统由[6]呼吸道和[7]肺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图(二)中进行[①]呼气过程时,图(一)中的[8]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c表示的气体是氧气,它在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心肺复苏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帮助被救者完成图(二)中的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七下生物第4单元第1-3章测试0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24福建)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A.输卵管——提供营养B.阴道——分娩通道
C.卵巢——产生卵细胞D.睾丸——产生精子
1.A【解析】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
2.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婷婷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3-Z-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表示怀孕的开始
B.④通过自身消化系统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
C.婴儿的出生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D.青春期的婷婷会出现月经,这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关
图3-Z-1
2.D【解析】①表示受精,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表示怀孕的开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3.某女子因病切除了子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该女子失去排卵能力
B.该女子失去孕育胎儿的能力
C.该女子没有月经现象
D.该女子雌激素水平变化不大
3.A【解析】卵巢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切除子宫不影响卵细胞的产生;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因此切除子宫将失去孕育胎儿的能力;月经是指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血管破裂出血现象,因此切除子宫会没有月经现象;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因此切除子宫雌激素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化。
4.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身高突增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男孩和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完全相同
C.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开始萌动,这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D.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和家长交流,有利于培养独立意识
5.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后植入子宫内膜
B.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C.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无关
D.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
5.A【解析】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在到达子宫后植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负责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负责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激素,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生殖器官。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会促进男生和女生第二性征的出现。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脐带只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起运输作用,它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物质交换。
6.(2024牡丹江)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B)
A.夜盲症——维生素D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D.神经炎——维生素A
6.B【解析】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时,儿童易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常表现为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7.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青少年需要摄入较多蛋白质以建造身体
B.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D.儿童患佝偻病一定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
7.D【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蛋白质。糖类、脂质、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含钙的无机盐是骨和牙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儿童患佝偻病不一定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还有可能是因为缺钙。
8.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g 10 10 10
水的体积/mL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5 3.1
A.实验结果表明黄豆中所含能量是最多的
B.测定能量值与食物实际能量值完全相符
C.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且接触到锥形瓶的瓶底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食物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都必须相同
8.D【解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放出的热量使相同体积的水温度上升最多的是核桃仁,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否则测出的实验数据不准确。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食物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都必须相同。
9.图3-Z-2是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C)
A.②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B.③能分泌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
C.①和②分泌的消化液都经导管流入③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图3-Z-2
9.C【解析】[②]胃内有胃腺,其分泌的胃液直接在胃内起作用,[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在小肠内发挥作用。
10.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具有镇痛、解热、消炎功效的药物,其药物被封闭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时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这种护胃措施的原理是(D)
A.胃不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
B.淀粉在消化道内被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11.(2024河北)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粒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1.B【解析】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12.某女士因病切除全部小肠,成为“无肠女”。她每天完全依靠静脉滴注2000毫升营养液生活,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下一个女儿,创造了奇迹。你认为该女士静脉输入的营养液中不会含(A)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12.A【解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糖类必须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必须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必须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
13.(2024南充)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图3-Z-3为中国居民的“
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C)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牙龈出血时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C.Ⅲ层食物富含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食物的摄入,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图3-Z-3
13.C【解析】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但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14.一日吃三餐是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人体健康与三餐的营养是否合理均衡以及三餐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息息相关。下列四种习惯中属于不良饮食习惯的是(A)
A.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B.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C.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D.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
1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呼吸道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气管壁上有纤毛和腺细胞
C.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液
D.气管内部的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道畅通
16.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解释(A)
A.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时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消化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16.A【解析】痰中含有的病毒、细菌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高声喊叫或尖叫会损伤喉部声带。
17.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肺部吸气后使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
B.刚下水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会增大
C.呼吸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平静呼吸时,用鼻呼吸比用口好
17.A【解析】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18.C【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8.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9.(2024广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Z-4所示装置,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图3-Z-4
19.C【解析】题图中a、b、c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液面A上升,液面B下降。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液面A下降,液面B上升。
20.图3-Z-5中,图甲为小刚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他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依据图甲可以算出,小刚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
B.从图甲可以推测,小刚正在做剧烈运动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收缩
D.在图乙曲线的abc段时,膈肌处于图丙的
①→②状态
图3-Z-5
20.D【解析】由图甲可知,小刚在20秒内呼吸6次,所以小刚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图甲中,小刚呼吸深度较浅,呼吸频率较慢,因此,小刚处于平静状态;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顶部上升,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图乙曲线的abc段,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膈肌处于图丙的①→②状态。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5分)人造子宫(如图甲所示)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生物袋模拟母羊子宫,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早产羊羔被放入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羊羔发育正常。但研究人员指出,这一设备目前并不能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丙是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图3-Z-6
(1)图甲中生物袋模拟的结构是图乙中的[③]子宫。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羊水。
(2)图甲中生物袋外部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可以模拟图丙中的[⑤]胎盘。
(3)图乙中[①]卵巢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这一阶段不能(填“能”或“不能”)在图甲所示的人造子宫中完成。
22.(8分)如图3-Z-7是人体的部分消化结构及其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3]肝分泌的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促进其与相关消化酶的接触和消化。
图3-Z-7
(2)图中[2]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小肠具有许多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6]皱襞,这种环形结构表面又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7]小肠绒毛,它们大大增加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结构[7]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构[7]内还分布着丰富的[8]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快速吸收。
(3)如果某同学早餐只吃了“1杯豆浆和1个馒头”,那么经消化、吸收后进入其体内图中[8]所示结构内的含量最多的2种小分子有机物是葡萄糖、氨基酸。(2分)
23.(4分)适度的心理压力可激发人的潜力,提高运动员成绩。为更好地备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①”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A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2)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出现的变化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观察、记录并比较A、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
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少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23.【解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要以心理压力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A试管“①”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A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2)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保证实验出现的变化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观察、记录并比较A、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少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等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影响;若结果为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大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
24.(7分)图3-Z-8中,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表示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结合图回答问题:
图3-Z-8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6]呼吸道和[7]肺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图(二)中进行①过程时,人体的[8]膈肌处于舒张(填“收缩”或“舒张”)状态。c表示的气体是氧气,它在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煤气中毒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常用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借外力使被救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心肺复苏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帮助被救者完成图(二)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4.【解析】(1)呼吸系统由[6]呼吸道和[7]肺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图(二)中进行[①]呼气过程时,图(一)中的[8]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c表示的气体是氧气,它在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心肺复苏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帮助被救者完成图(二)中的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5.(6分)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3-Z-9中甲所示(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如图乙所
(1)由表可知,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2)观察图甲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A(填字母)。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其他气体 78.97% 80%
合计 100% 100%
(3)分析图乙可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填气体名称)进入毛细血管内,说明该气体在人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吸入的氧气可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七下生物第4单元第1-3章测试0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24福建)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器官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A.输卵管——提供营养B.阴道——分娩通道
C.卵巢——产生卵细胞D.睾丸——产生精子
2.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婷婷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3-Z-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表示怀孕的开始
B.④通过自身消化系统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
C.婴儿的出生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D.青春期的婷婷会出现月经,这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关
图3-Z-1
3.某女子因病切除了子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该女子失去排卵能力
B.该女子失去孕育胎儿的能力
C.该女子没有月经现象
D.该女子雌激素水平变化不大
4.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身高突增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男孩和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完全相同
C.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开始萌动,这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D.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和家长交流,有利于培养独立意识
5.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后植入子宫内膜
B.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C.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无关
D.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
6.(2024牡丹江)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B)
A.夜盲症——维生素D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D.神经炎——维生素A
7.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青少年需要摄入较多蛋白质以建造身体
B.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D.儿童患佝偻病一定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
8.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g 10 10 10
水的体积/mL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5 3.1
A.实验结果表明黄豆中所含能量是最多的
B.测定能量值与食物实际能量值完全相符
C.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且接触到锥形瓶的瓶底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食物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都必须相同
9.图3-Z-2是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C)
A.②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B.③能分泌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
C.①和②分泌的消化液都经导管流入③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图3-Z-2
10.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具有镇痛、解热、消炎功效的药物,其药物被封闭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时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这种护胃措施的原理是(D)
A.胃不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
B.淀粉在消化道内被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11.(2024河北)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粒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2.某女士因病切除全部小肠,成为“无肠女”。她每天完全依靠静脉滴注2000毫升营养液生活,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下一个女儿,创造了奇迹。你认为该女士静脉输入的营养液中不会含(A)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13.(2024南充)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图3-Z-3为中国居民的“
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C)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牙龈出血时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C.Ⅲ层食物富含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食物的摄入,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图3-Z-3
14.一日吃三餐是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人体健康与三餐的营养是否合理均衡以及三餐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息息相关。下列四种习惯中属于不良饮食习惯的是(A)
A.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B.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C.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D.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
1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呼吸道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气管壁上有纤毛和腺细胞
C.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液
D.气管内部的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道畅通
16.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解释(A)
A.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时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消化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17.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肺部吸气后使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
B.刚下水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会增大
C.呼吸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平静呼吸时,用鼻呼吸比用口好
18.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9.(2024广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Z-4所示装置,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图3-Z-4
20.图3-Z-5中,图甲为小刚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他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依据图甲可以算出,小刚的呼吸频率为27次/分
B.从图甲可以推测,小刚正在做剧烈运动
C.在图丙中,①状态时膈肌收缩
D.在图乙曲线的abc段时,膈肌处于图丙的
①→②状态
图3-Z-5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5分)人造子宫(如图甲所示)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生物袋模拟母羊子宫,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早产羊羔被放入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羊羔发育正常。但研究人员指出,这一设备目前并不能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丙是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图3-Z-6
(1)图甲中生物袋模拟的结构是图乙中的[③]子宫。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羊水。
(2)图甲中生物袋外部与早产小羊脐带连通的外置机器可以模拟图丙中的[⑤]胎盘。
(3)图乙中[①]卵巢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这一阶段不能(填“能”或“不能”)在图甲所示的人造子宫中完成。
22.(8分)如图3-Z-7是人体的部分消化结构及其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3]肝分泌的消化液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促进其与相关消化酶的接触和消化。
图3-Z-7
(2)图中[2]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小肠具有许多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6]皱襞,这种环形结构表面又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7]小肠绒毛,它们大大增加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结构[7]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构[7]内还分布着丰富的[8]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快速吸收。
(3)如果某同学早餐只吃了“1杯豆浆和1个馒头”,那么经消化、吸收后进入其体内图中[8]所示结构内的含量最多的2种小分子有机物是葡萄糖、氨基酸。(2分)
23.(4分)适度的心理压力可激发人的潜力,提高运动员成绩。为更好地备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①”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A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2)B试管“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出现的变化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观察、记录并比较A、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
B试管内蓝色褪去的时间少于A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试管编号 A B
加入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①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②
24.(7分)图3-Z-8中,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表示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结合图回答问题:
图3-Z-8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6]呼吸道和[7]肺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图(二)中进行①过程时,人体的[8]膈肌处于舒张(填“收缩”或“舒张”)状态。c表示的气体是氧气,它在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煤气中毒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常用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借外力使被救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心肺复苏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帮助被救者完成图(二)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4.【解析】(1)呼吸系统由[6]呼吸道和[7]肺组成。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5.(6分)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3-Z-9中甲所示(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如图乙所
(1)由表可知,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2)观察图甲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A(填字母)。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其他气体 78.97% 80%
合计 100% 100%
(3)分析图乙可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填气体名称)进入毛细血管内,说明该气体在人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吸入的氧气可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