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31 09: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新课导入——高清实录,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第一篇: 难忘沧桑岁月愁——港澳问题的由来
第二篇: 伟大创新促回归——一国两制的提出
第三篇: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第四篇: 港澳繁荣创辉煌—— 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学习目标
1
2
3
简要的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
通过问题思考、合作探究、材料分析,认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可实践性,理解“一国两制”具体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自主建构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盛况的视频再现,感受当时的氛围,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家国情怀)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半岛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新界(租期99年)
思考:结合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简述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占领整个香港地区的。
2.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半岛
氹仔岛
路环岛
1553年
1557年
1851年
1864年
1887年
1887年《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1864年,葡萄牙人侵占路环岛。
1851年,葡萄牙人侵占氹dang^4仔岛。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3.台湾问题的由来:


福建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割给日本
1624年
1895年
1949年
1662年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
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离。
香港、澳门属于外交问题、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的问题,和会主席、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借口中国提案“不在和会权限范围之内”,予以否决。
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由于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孙中山没有完成收回香港澳门的历史使命。
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借此机会向英方提出收回香港的要求。丘吉尔蛮横回复:“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
思考:近代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试图收复香港、澳门,结果都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弱国无外交,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材料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邓小平
武力方式
和平方式
和为上策
思考:新中国解决港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有什么结果?
1)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
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促进其经济的繁荣;更符合人民的心愿;不影响中英、中葡关系。
1.提出: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
思考:一国两制是谁提出来的?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邓小平
台湾问题
2.含义: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 陆
港澳台
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保留
前提和基础
主体
补充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分为两点。一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尊重和承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现实状况,其生活方式不变,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共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邓小平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二、 伟大创新促回归——一国两制的提出
3.意义: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
《复兴之路 》展览
材料一 “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 ——邓小平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③为国际上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历史小剧场:《邓公与铁娘子的较量》
画外音: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和中国谈判。
关于主权,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约,你们不能推。
香港属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不承认曾经的不平等条约,如果中国愿意,今天就可以收回香港!
香港,它在我们的治理下经济发展得非常好。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破坏香港的繁荣。
香港的管理权一定要由中国掌握。在中国管辖之下,香港可以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你的方案我会考虑。
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英方未能提出改变态度,中国将于1984年9月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片段: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
在历时两年22轮的谈判中,与邓小平同志的交锋,让撒切尔夫人这位铁娘子不得不折服。英国同意把香港主权交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1982年撒切尔跌倒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下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现场
1997年7月1日凌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邓小平夫人卓琳女士出席回归庆典
“香港回归祖国日,家祭无忘告邓公”
“我自己是争取活到1997年,就是要中国回收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马玲(香港大公报记者)1997年2月19日:
我在报馆上班时,突闻邓小平去世的消息。这位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老人家,曾期待香港回归时能亲临现场,然而距香港回归不足140天时,他却驾鹤西去了。当时的新华分社为邓公设立了灵堂。我去悼念祭拜时,看见有上年纪的港人哭倒在地,痛不欲生,其悲哀的程度超过了内地人。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2.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江泽民题词“香港明天更好”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知识拓展: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不变与变
1
5
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香港的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的生活方式不变
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
2
3
4

主权归属:英国→中国
管理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不变
“马照跑
股照炒
舞照跳”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3.澳门回归:
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4.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 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5.港澳回归的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京条约》签订的场面
《辛丑条约》签订的场面
三、 举国欢庆港澳归——香港澳门回归
6.港澳回归的原因: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 想一想: 为什么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3)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4)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四、 港澳繁荣创辉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1.方针:
香港和澳门回归后:(1)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2)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
作用:这些措施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
繁华的香港
繁华的澳门
四、 港澳繁荣创辉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2.进入新时代对港、澳的措施:
①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②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③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四、 港澳繁荣创辉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在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进入新时代对港、澳的措施:
课堂小结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香港和澳门
的回归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含义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的回归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祖国统一的
基本方针
香港回归的历程
香港回归的原因
澳门回归的历程
洗雪国耻
促进统一
课堂训练
1.2022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主要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C.“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
2.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提到:“我们本不想让香港回归中国,但是后来达不到这样一个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和中国之间的力量太悬殊了。”据此可知,中国能收回香港的主要原因是(  )
A.综合国力增强 B.“一国两制”提出
C.人民群众坚持 D.世界格局变化
C
A
课堂训练
3.邓小平曾说:“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目标而创造的方针
B.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
C.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D.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