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22: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睥睨(pì) 稽首(qǐ) 驰骋(chěnɡ) 虐待(nüè)
B.诡谲(jú) 耷拉(dā) 侦缉(jì) 罪孽(niè)
C.钢盔(kuī) 咆哮(xiào) 鞠躬(jū) 雷霆(tínɡ)
D.蓦然(mò) 囫囵(lún) 煞白(shà) 凄惨(cǎ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喃喃自语 蹑手蹑脚 无可奈何 犹豫不决
B.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C.吃喝嫖赌 披红挂绿 垂手而立 名噪京师
D.哗众取宠 土偶木梗 大义灭亲 雷电交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   ,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     ;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     、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   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挠 缅怀
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挠 沉湎
C.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和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5.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回头看看海鸥①潜水鸟②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③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④“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孝老敬亲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内容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②不仅不会过时,还必将历久弥新。
③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历来都十分崇尚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度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老敬亲文化永远不会过时。
④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孝老敬亲是家国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
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⑤④①③② B.①⑤③④② C.②③⑤④① D.②④⑤①③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B.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评剧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又是现存剧种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戏曲剧种。
C.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其中,常见的敬辞有“贵庚”“贤弟”“奉陪”“令尊”等。
D.郭沫若的《屈原》、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和孙鸿的《枣儿》都是话剧。
8.默写填空
(1).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 , 。
(2).《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 , 。
(3《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们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语句是: , ; , 。
《朝天子·咏喇叭》一诗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
“不,你得留下!我发誓你得留下——我会信守这个誓言。”
“告诉你我必须得走!”我反驳道,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激情,“你以为我能留下来,而在你面前什么也不是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自己嘴里的一口面包被夺走,让自己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杯里溢出?你以为,由于我贫穷无名,相貌平平,地位低微,我就没有灵魂、缺乏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并不比你的差,我的感情并不比你的少!假如上帝赐予了我一些美貌和足够的财富,我就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此刻不是通过习俗和传统的东西和你谈话,甚至也不是通过人的肉体,而是通过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仿佛咱们两个都走过了墓穴,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旁——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文段中加点的“我”是指________(人名),说这段话时“我”在________庄园做家庭教师。
(2)结合情节,说说引起这次对话的导火索是什么?
10、假如你是光明中学九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开展以“我们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材料二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巨星陨落,举国同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生前曾说:“不下田的学生我不带。”他常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评价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材料三 日前,湖南某小学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孩子们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1)任务一:探究三则材料,你懂得了关于劳动的什么道理
(2)任务二:现已根据材料二拟写了上联,围绕活动主题,请你根据材料三补写下联。
上联:科学家禾下乘凉勤躬耕 下联: 
(3)任务三:你班计划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邀请农科所博士团某老师前来指导,结合材料三,请你以班长小明的身份将下面的邀请函补充完整。
邀请函
尊敬的农科所博士团老师:
我班将于2024年4月25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示例:诚邀您来我校对我们的活动加以指导 。回复为盼。
光明中学九年级(1)班班长小明
2024年4月20日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安军① (宋)文天祥
梅花②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 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1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 原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搭搭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3.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15.正文前面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祖云
①“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公务员”“最美志愿者”……一段时间以来,“最美”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一个个“最美”人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各条战线。他们以不凡的业绩,展现了砥砺奋进的姿态、绚丽出彩的人生,生动诠释了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
②敬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共和国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岗位的“砖瓦”筑就的。三百六十行,倘若每个人都能齐心敬业、履职尽责,我们就能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敬业精神既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因此,我们要有敬业精神。
③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以行动诠释敬业精神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
④敬业,首在爱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一种朴素的职业情感。葆有这样的职业观,就会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书记,到无惧风险、完成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禁区勇士”……那些“最美”人物皆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榜样。事实证明,“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才能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绽放个人梦想。
⑤敬业,要在勤业。业精于勤荒于嬉,立足本职岗位勤勉工作,是一种职业操守、职业品格。勤劳、勤勉、勤恳,意味着务实奋斗。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的浙江科技警察钟毅为了跟疫情赛跑,带领团队开发新冠病毒信息化防控系统,在几天内完成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的分析研判,使“健康码”成功问世。钟毅事业的成绩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靠勤奋拼出来、干出来的。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勉奋斗谱写最美壮歌。
⑥敬业,还需精业。精通业务,体现着职业上更高的价值追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精通业务,方能谋创新、出精品。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往往都追求卓越、业务精进。全国劳模、“最美职工”潘从明能从铜镍冶炼的废渣中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 只看溶液颜色便能精确判断99.99%的产品纯度。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找难题、啃难点、攻难关”的呕心沥血。肯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的人,才能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
⑦如果说事业是航船,那么敬业就如同风帆。敬业,推进人生从平凡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激扬敬业精神,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必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选自2021年2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揭示论点的标题。(不超过10字)
删去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句子表达效果有何变化
本文第⑤⑥段可否调序 为什么
20.下面的材料能否支持第④段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材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就痴迷于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九十高龄仍沉醉其中,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的长势。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荣军鞋铺
石钟山
老兵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
那一年,军营正门口,马路对面,多了一个修鞋铺,起名“荣军鞋铺”,吴老兵便成了这家鞋铺的主人。店内店外就他一个人,戴着一副花镜,低着头,有一缕花白的头发从额头滑下来,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
鞋大都是对面军营里的军官送来的,那些年部队上只有军官才发皮鞋,4年一双,军官们对鞋都很仔细。有时鞋刚发下来,为了防止鞋底磨损,都来他这里钉掌儿。钉了掌儿的皮鞋,穿在脚上,走起路来不仅有声有色,后背也挺得格外直。
荣军鞋铺的窗子上立了块纸壳,纸壳上标明了钉鞋掌的价格,后掌儿两角,前掌儿七角。春夏秋冬,吴老兵把鞋摊摆在门外,身上系了条黑色围裙,低着头、弓着身子,一丝不苟地钉鞋掌。
午休或傍晚,是荣军鞋铺最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军人从军营大门里走出来,轻车熟路地来到吴老兵的鞋铺,把鞋放下,亲切地叫一声:“吴师傅,鞋放这了。”这时,吴老兵会半仰起头,交代一句:“把名字写好。”
凡是来过荣军鞋铺的人都知道,吴师傅有个习惯,总会让来人用纸条把钉鞋人的名字写上,放在鞋窠里,这样不会拿乱。
从大院出来的军官们,有时放下鞋并不急着走,而是立在鞋摊前和吴老兵聊一会儿。久了,便知道修鞋的吴师傅是名老兵,而且参过战。聊到兴致处,吴老兵会说几句当年去朝鲜参战的事,他话不多,三言两语后总是适时打住。军官们把吴老兵的故事连缀起来,慢慢地把吴老兵的经历铺展开来——吴老兵叫吴先发,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参加过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脚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受的伤。回国后,他在锅炉厂上班,退休了,就搞起这个鞋摊。
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后都啧着嘴,眼神里多了崇敬。再称呼吴师傅时,有的叫班长,有的叫老兵,也有人仍称吴师傅。
吴老兵总是在每晚军营响起音乐时收摊。不用问,此时是九点四十,他知道,再过二十分钟,军营的熄灯号就该吹响了。他把摆在门口的工具,还没来得及修的鞋拿到鞋铺里,用一把铁锁把门锁了,推起立在一旁的自行车,跛着脚上车,影子便遁到了暗夜里。有一天吴老兵来到鞋铺门前,像往常一样开门、搬出工具,却猛然发现了异样,抬眼向对面的军营望去,军营安静得出奇。一夜之间,军营里的军人开拔了。那阵子,电视、收音机里天天播放的都是南部战事(对越反击战)。
吴老兵有个收音机,就放在摊位前,他不仅把音量调到最大,还要竖起耳朵来倾听。手里的活儿已经干完了,他并不收摊,仍旧坐在那儿,跟前只有收音机陪伴着他。日子忽悠一下,三个月过去了。他在一天早晨来到鞋摊前,军营突然又热闹起来,又听到了熟悉的军号,还有士兵列队走过的声音。
吴老兵的脸色又活泛起来。这时,军营里有两个军官直奔他的鞋摊而来,报上姓名,他很快在那一排修好的鞋里找到属于他们的鞋,庄重地递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又有一些军官陆续来取自己的鞋。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他却发现还有十双鞋没人认领。他从鞋窠里把纸条掏出来,姓名清晰,他找了一块比较大的纸壳,依次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上,立在摊位显眼的地方,希望鞋的主人早点来把它们取走。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一天,团长来了,站在纸壳前依次把那些名字看了,叹了口气,说:“吴师傅,他们都成了烈士。”说完弯下身子把纸壳反转过来。团长他认识,当营长时就到他这儿来钉鞋。他死死盯着团长的脸,虽然已有预感,但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团长又看了眼玻璃窗后那十双摆放整齐的鞋,说:“鞋就放这儿吧,权当留个念想。”
团长走了,他的目光久久收不回来。
从此,每天打开鞋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擦拭那十双鞋,然后把它们又庄重地摆到原处,像展览橱窗。更多时候,他的眼睛先是盯着那没人认领的鞋,随后,眼神定在某一处。
偶然的一天,有两个军官在鞋摊前说起要去南方某省新建的烈士陵园参加纪念仪式……后来军官走了,他的心也不在了,眼神飘飘地定在天边的某一个地方。
后来,儿子成了他的徒弟。鞋摊前一老一少,叮叮当当的钉鞋声,像二重奏。儿子三十几岁,胡茬儿硬硬地扎在脸上的样子,很硬朗,但修鞋的动作却很温柔,这是父亲要求的。
又过了些时日,鞋摊前突然少了父亲。
南方某省的烈士陵园来了一个老人,背着包袱,不时停下来,从鞋窠里拿出纸条在碑上查对着名字,终于对上一个,他把鞋摆放在烈士墓前,冲着那墓说:李大生排长,鞋给你送来了。穿上鞋,脚不冷。
十双鞋,他找了三处墓地,终于都找到了它们的主人,一双双摆好,敬礼。两个月后,他又回到鞋摊前,儿子修鞋的手艺已经很熟练了,他能腾出空来发呆了。他经常抬起眼,望着远处的天际,一望就是半晌,嘴里一遍遍唠叨着:把鞋穿好……
(文章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老兵在军营正门口对面开鞋铺,“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表现吴老兵的军人情结。
B.军官们将刚发的皮鞋交给吴老兵钉上鞋掌,表现军人对鞋子的爱惜,体现军人的勤俭节约作风。
C.吴师傅让修鞋人用纸条写上名字放在鞋窠里的习惯,既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也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D.吴老兵修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来倾听收音机,忙完了活,仍然坐着听,这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2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吴老兵,既写出了吴老兵身体特征和人生经历,确立了其大致形象,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吴老兵听到军营的音乐就收摊,“跛脚上车”“遁到暗夜里”,写出了他的凄惨孤独。
C.小说通过设置“团长”这个人物,来揭开“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的谜底,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小说借助“吴老兵修鞋”这一核心事件,巧妙地将其过去与现在一系列经历串联起来,使结构浑然一体,主题鲜明且意蕴丰富。
23.小说开头简介了吴老兵的经历,却又在后文让“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4.小说中三处画线语句描写了吴老兵的神态,它们各有不同的含意,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三、写作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戏剧中,演员常戴着悲喜双面面具,演绎命运的起伏跌宝。其实,艺术常常探讨着悲喜交织的人生真谛。这不仅是个艺术命题,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命课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千800字。
答案
1、B 2.B 3.D 4.D 5.C 6.A 7.B 8.(1)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2)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3)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4)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9.(1)简·爱 桑菲尔德(2)简·爱发现罗切(彻)斯特有(疯)妻子
10、(1)辛勤劳动是光荣的,好逸恶劳是可耻的;用劳动创造社会价值;从辛勤劳动中体味快乐。(答出一点即可)
(2)示例:中学生田间实践乐劳动 
(3)示例:诚邀您来我校对我们的活动加以指导
11、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1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13.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14.屈原 内心独自
15.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16.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7、示例一:我们要有敬业精神 示例二:以敬业绘就美好人生
18、删去“重要”一词后,句意变为敬业是劳模精神的全部内涵,而原句中劳模精神的内涵不仅限于此,与原意不符;没有强调敬业在劳模精神内涵中的重要性;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9、不可以。第⑤段论证了“敬业,要在勤业”的观点,第⑥段论证了“敬业,还需精业”的观点,勤业是精业的基础,二者是递进关系;与第③段中所写的“勤业”“精业”的先后顺序相照应。
20、示例:能。因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袁隆平一生热爱杂交水稻育种工作,这是爱业的具体表现,与第④段“敬业,首在爱业”的观点一致,所以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这一观点。
21.D
22.B
23.①后文的叙写对开头的简介作了补充,让吴老兵的人生经历更加具体、充实,也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②借青年军官的连缀侧面写出吴老兵不愿讲述过去经历、不事张扬的性格特点。
24.①表达了吴老兵对牺牲战士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勾起他对以往战场惨烈的回忆。②吴老兵已决定到烈士陵园给烈士去送鞋并悼念他们。③吴老兵始终想念着烈士,对他们怀有深深的关爱、崇敬之情。
25、略